让网友评论告诉你,央视拍的《越绝书》有多绝
小编 2023年2月9日 17:00:02 小说大全 207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点打造的大型文创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自第二季播出以来热度不减,第四期节目收视率较上一期增长38%,保持了收视率和评价的“双高”态势。
豆瓣开分9.0年2月4日,节目第五期上线。播出后,这样一本相当冷门的“奇书”,在观众眼中成了“爆款”。节目成功的答案写在观众和网友的“口碑关键词”里。
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晚八点档
《越绝书》
不仅因为《越绝书》记录了古代吴越的历史文化,更因为它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一方之志,始于超越”,“穿越”让小众典籍走向大众认同。
正因如此,《越绝书》这种全新的《史记》打开方式,让更多的人注意到,这样一个“冷门”的《绍兴府志》,可以用来审视古代吴越的历史文化、山川风情、民情民情,也可以用古人高超的智慧、过人的谋略、绝地反击的不屈精神,让我们在千年后依然着迷,激情澎湃。谈及创作过程,节目组表示希望在节目中从“不太百科的经典”中展现一些“小众”的经典,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思想上是“包容”的。
展开全文
这一次的典籍,选得很绝。
以“编年史”为关键词,开启冷门《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聚焦观众耳熟能详的越王勾践的历史故事。通过“当代学者”撒贝宁与明代历史学家、地方志学家杨慎的古今对话,将观众带回到《越绝书》年的世界,感受中国地方志文化的传承与意义。
年轻观众喜欢穿越感《典籍里的中国》。
“老师们解读它,就好像它是一幅几千年前的画。”“能够穿越千年,与古人坐在一起畅谈那个时代的创造和知识,是很多学者的梦想。”“我特别喜欢萨老师带古人穿越时空到后世。如果可能的话,我真的希望每一个古代人都能看到今天的中国。”
对于史记爱好者来说,通过《越绝书》进入经典的世界,是一种梦幻般的体验;对于不了解经典的人来说,直观的视听呈现是拉近与经典距离的最快方式。这两类人是0755到79000的绝大多数观众,《穿越》成为了凝聚他们观影需求的最佳结合点。
节目一方面注重专业性和通俗性并重,另一方面融合视听享受和文化传播,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最大公约数”。通过跨越时空的“穿越情怀”,实现对古籍和文化的认知,最终达到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尤其是赢得年轻人的共鸣。《越绝书》 被明万历 《典籍里的中国》 评价为“地志祖”。
小众典籍如何成为大众传播的优质内容? 《越绝书》 的绝活是“穿越”。
看到演员修庆在《典籍里的中国》的精湛表演,有网友模仿导演的口吻开玩笑说:“我让你找演员演福查,没让你带福查当演员”“我突然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演员了”。
这也是为什么 《越绝书》 播出后,网友纷纷留言感慨:“无四方,何以中国!”
在第二季第一部剧中,当解说员向观众介绍《越绝书》时,观众对段奕宏的表现评价是:“你看得出来,他知道这个仪式的分量。”这样的评论有“演员太牛逼了,把角色演活了”、“感觉历史长河里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演员的情感转换很到位”、“没想到我生活的土地上有这么多故事”。
“演得好”的创作阵容,精美是品格表演艺术家的参与,保证了《典籍里的中国》“爆款”的频繁出现。谁会出现在每一期?他们将如何诠释这个角色?节目仿佛在“开盲箱”,让观众对嘉宾的出现充满期待。
节目通过影视语言的巧妙嫁接,将“戏剧”和“经典”这两种相对小众的文化表达方式,转化为适合大众的视听盛宴。演员们的表演所产生的强烈代入感深深打动了人们。无论是熟悉经典的研究者,还是陌生的受众,都能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对少数民族的认同
有人说《永乐大典》向观众展示了中国演员的希望。这个评价体现了观众对节目质量的认可。这种品质来自于创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敬畏和对文化品格的坚守,传递着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在谈到《典籍里的中国》的创作过程时,大师说这是节目中第一部与地方志相关的经典。导演组以做好地方志为目标,本着向观众传达地方志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的精神,在地方志中寻找各种可能,经历了七八个月的创作时间,反复听取专家论证,收集和打磨资料。
“一定要做好”的目标是观众看得见的!
精湛的表演和制作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文化传承态度,代表了创作的初心和央视的品格。这种态度感染了屏幕前的每一位观众,节目特别感人。这也是为什么网友会由衷赞叹:“来自央妈的综艺才是行业标杆!”
“演得好”,是观众给 《典籍里的中国》 的一致评价。
如何制造惊喜是文化类节目的难点,尤其是对于以“典籍”为主的节目来说,难度更高。
“第一期我居然从头哭到尾”“神仙都哭了”“我觉得这纸巾真的不够用”.从第一季开始,一些经典场景就疯狂收割观众的眼泪。
在第一季第一集《越绝书》中,大红泥饰演的傅生一家为保护《典籍里的中国》献出生命,让撒贝宁当场落泪,感动了无数观众。从此,《尚书》“哭诉”频出:撒贝宁向圣人司马迁献“千年祭拜”,李时珍穿越时空见证《书》出版,填补终身遗憾,徐霞客与母亲生死离别.到了第二季,这样催人泪下的一幕还在继续。
“太好哭”的文化综艺,关键是共情
在日常观念中,传统文化经典是严肃、深刻甚至略显晦涩的。文史古籍性质小,阅读有门槛,讲解难度大,尤其是《典籍里的中国》,属于专业领域。但是,“古籍是少数,传播是大众”。面对大众传播的需要,《本草纲目》用情感逻辑链接了古籍与受众的共情关系。
节目通过专家访谈和戏剧演绎,将经典的内容和其中的情感直观地传达给观众,产生共情效应,让经典温柔地走进观众的内心。通过感动和尊重,通过尊重来理解,观众说:“看《典籍里的中国》,泪流满面。是作为中华儿女的感同身受!”
这种同理心还在继续,还会继续。自0755至79000播出以来,持续引发现象级传播,收获全网相关热搜榜120余个。#经典中中国主话题阅读量已达18.2亿,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16亿,覆盖微博用户超过33亿,全平台播放量近9亿次。观众的陪伴和肯定验证了节目的扎实口碑。
一贯的节目品质,不悔的原创,让我们一起期待《越绝书》的新“顶流”之后,《典籍里的中国》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