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专访丨刘世昌将军之女刘晓音:父亲从不宣传自己
小编 2023年2月17日 04:16:02 小说大全 182
抗日战争时期,除了八路军,全国各地也建立了很多抗日武装,在河北就活跃着这样一支让日伪军头疼的地方抗日力量,这支队伍就是大名鼎鼎的冀中回民支队,一支被誉为“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
提起回民支队,创建者抗日英雄马本斋被大家所熟知,但实际上,回民支队的创建者不仅只有马本斋一人,还有一位重要的领导人,他就是刘世昌少将。
▲刘世昌
作为从回民支队走出来的将军,刘世昌是回民支队创建、发展的参与者、领导者和见证者,他骁勇善战,带领这支队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江西剿匪等等,屡建功勋。1955年,刘世昌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1964年晋为少将,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勋章。
回民支队的英雄事迹历经岁月沉淀,抗日壮举至今仍被传颂。近日,刘世昌之女刘晓音接受红船编辑部的专访,为大家讲述起父亲戎马生涯中惊心动魄的革命往事,以及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战斗历史。
▲刘晓音接受红船编辑部专访
展开全文
与回民支队结缘
1921年12月,刘世昌出生在河北省安国县东安国城村,一个贫苦的回族农民家庭。
“父亲是家中的独子,家里老人将父亲看作是多少顷地里的一根独苗,特别金贵。尤其是他的爷爷刘老积,把所有的智慧和主要精力都用在培养唯一的孙子身上了。”刘晓音讲述道。
在爷爷刘老积的启蒙下,刘世昌发蒙很早,上学前就开始识字读书。1929年春,8岁的刘世昌边割草边上学,入了本村初级小学读书,他很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
“当时回民大多贫困,经济拮据,一般家庭让孩子读到小学就放弃学业,然后赚钱养家。对于父亲读完小学后是否要继续读书,他的父母是犹豫的,毕竟家里非常贫困。但是刘老积眼光远大,坚持让父亲读书,他认为只有读书才是出路,才能改变贫穷。”
后来,刘世昌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安国县第一高级小学,功课极好。也是在这时期,他开始逐渐了解到外面社会所发生的事情,开始关心时事政治。
1936年,刘世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保定第二职业学校。当时安国高小报考这所学校的有三十几个学生,只有刘世昌榜上有名,家里倾尽全力供他上学。受地域和环境的影响,在这里他的政治热情得到显现,期间和一些革命先行者有了接触,结识了共产党人肖秉钧。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因日军侵占保定在即,刘世昌只得弃学回家。同年10月,他参加了安国县抗日救国动员会,负责城东的宣传工作。
“父亲虽然是家里唯一的男丁,但在家人的支持下,在共产党员肖秉钧的引导和带领下,他冲破了各种束缚,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8年2月,年仅17岁的刘世昌参加了回民干部教导队,正式走上革命之路。
因为有文化,刘世昌在教导队任技术书记(主管抄写文书、镌刻蜡版,兼有秘书和文化教员的职能)。期间,他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政策,思想进步很快,入伍不到一个月便经肖秉钧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这支队伍中最早的共产党员。
就全国而言,当时抗日斗争的火焰已在全国燃烧起来,但发展不均衡,在冀中较为封闭的回族村镇,才刚开始做发动工作。
“当时在冀中地区有好几支回民抗日队伍,都是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组织。这种队伍有一个特点,就是虽然打仗很勇猛,但是纪律性比较差,由于队员都是自愿自发的百姓,有时候打着打着人就走了、散了,非常不利于队伍的发展。”刘晓音称。
其中,以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抗日义勇队作战最为勇猛。当时,我党想要把这支强悍的回民义勇队纳入共产党的队伍里,壮大冀中地区抗日武装,于是派遣同是回民的刘世昌进入支队,方便队伍之间的联络。从此,刘世昌与回民支队的缘分也就此展开。
坚决不宣传自己
1938年初,马本斋率队加入河北游击军,编为冀中回民教导队。同年6月,刘世昌所在的回民干部教导队和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教导队,合并编成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任总队长,刘世昌任政治部锄奸科科长,主管总队的安全工作。
▲回民支队的前身回民教导队
1939年7月,根据冀中军区指示,回民教导总队改称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即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
“父亲非常敬重、钦佩马本斋,虽然马本斋比父亲大20岁,但年龄并没有成为两个人的鸿沟,父亲尽心帮助马本斋,经常找他交流思想,了解他的经历和思想状况,两人成为了非常亲密的战友。”
1938年10月,在刘世昌等人的介绍下,马本斋加入共产党。
“参加回民支队,与马本斋并肩作战,转战南北,是父亲革命生涯中最骄傲、最值得回忆的一段经历。”
▲回民支队战士练刺杀(1939年)
1937年至1944年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驰骋在冀中平原,同日伪军作战,共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对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冀中军区奖给回民支队一面“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锦旗,同时毛泽东亲笔为回民支队题词“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1944年1月,回民支队奉命奔赴陕甘宁边区,担负保卫延安、党中央的任务。不幸的是,同年2月7日,马本斋因病在奔向延安的途中逝世。
“父亲作为回民支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跟随当时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带着队伍继续奔赴延安。为了稳定军心,父亲决定密不发丧,带领部队连破日寇6道封锁线,打了多次遭遇战,先后四次受伤,成功突围到达了延安。当父亲将马本斋逝世的消息传达给排以上干部时,全场痛哭失声。”刘晓音讲述道。
到达延安后,回民支队被编入陕甘宁晋绥联防第一旅,仍保留回民支队名称。刘世昌被任命为回民支队政委,参加了陕甘宁边区英模大会,受到了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解放战争爆发后,刘世昌率领回民支队的90名干部奔赴东北战场,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以及江西剿匪等等,屡建功勋。
▲马本斋
在回民支队成长起来的刘世昌,对回民支队的发展壮大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在后来进行战斗宣传时,低调的刘世昌却只让宣传马本斋,不愿意提及自己,他说:“我还活着,享受着今天的生活,可马司令为了抗战命都没有了,我有什么资格宣传自己呢?”
“父亲是从回民支队走出来的,他参与了支队的创建发展,是回民支队重要的参与者、领导者和见证者。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父亲却不准任何人宣传自己,只准宣传马本斋。父亲在世的时候,只要说起回民支队就反复表示不谈自己,父亲对于名利看的是非常淡泊的。”对于父亲这种从不追名逐利的品质,刘晓音十分敬佩。
要与战友们葬在一起
在回民支队百余次大小战斗中,绝大多数战斗获胜,但也有惨痛的经历。在高纪庄战役中,回民支队的铁血本色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极为惨烈的一仗:高纪庄西面的沙土地上,到处是阵亡者的遗体,庄里家家户户几乎都躺着回民支队的伤员。当刘世昌将回民支队伤亡名单报告给马本斋时,刚强的马本斋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回冀中,别忘了高纪庄!”马本斋的这句话,刘世昌记了一辈子。高纪庄这块浸透着烈士鲜血的土地,从此也成为回民支队战士心中永远的圣地。
关于高纪庄战役,刘晓音讲述了一件感人的事情:回民支队在高纪庄突围时牺牲了很多战士,部队撤离后,当地有一位老乡冒着生命危险,主动将烈士们的遗体就地掩埋,修了很多无名土坟,并一直守护着这些无名坟墓。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特意回到这里,为无名烈士重修坟墓,并和当地有关部门一起,把这里建成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父亲时常说,比起党和军队给他的待遇和职级,他总感到自己得到的太多,他时常怀念曾经因革命牺牲的战友们。”刘晓音深深感受到父亲对牺牲英烈们的深厚感情。
上世纪七十年代,刘世昌调到北京工作后,每年清明节都会回到高纪庄,祭奠长眠于此的83位战友。
“当时牺牲的战士很多都是非常年轻的,大多还没成家,但是他们还有父母、兄弟姐妹。由于很多烈士牺牲时都不知道名字,也没有材料,父亲就让秘书到相关部门查找,尽可能多的找到烈士的亲属,父亲想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
晚年时期,刘世昌因身体患病不便行动,但他仍念念不忘,于是每年都派秘书前往高纪庄祭奠烈士。
“每年春节,父亲都自掏腰包,给烈士家人送米、油和鸡蛋等生活用品,改善他们的生活。并从自己有限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分别送给他们。父亲往往感慨说:跟牺牲的烈士比,跟烈士亲属比,我们得到的已经太多了!”刘晓音回忆道。
2010年9月19日,刘世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按照职级,他本应可以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但是刘世昌生前曾和家人说过,他不去八宝山,他要去回民公墓和回民支队的老战友安葬在一起。最终,家人遵照他的意愿,将刘世昌葬在了北京回民公墓。
做事要坚持原则
刘世昌一生淡泊名利,对子女的要求也极为严格。
“父亲为人处事很有自己的原则,无论是对我们子女还是对身边的人。这么多年来,我们在求学、入伍、转业的过程中,父亲始终要求我们自食其力,绝不让我们沾他的什么光。”
因工作需要,几个孩子常年跟着父母“南征北战”。上世纪七十年代,刘世昌调至北京,历任空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副政委、空军纪委书记等职。在此期间,他的三个孩子也陆续回到北京。
当年,刘世昌要求子女们在部队的“去留”完全服从组织分配。他曾告诉自己的孩子们,该转业就转,不要想着去什么大部委大机关,要到地方普通单位里工作,做一个普通的劳动者。
子女的工作和求学问题都是自己解决,他从来不肯为他们托关系走后门,也没有安排几个在军队任职的子女去更好的部门工作。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个老革命艰苦朴素、公正无私的精神。
“父亲告诉我们做人要实实在在,还要敢于说实话。也时刻教育我们,不能因为是将军子女就觉得自己特殊,绝对不许有优越感,不能有任何特殊照顾。所以我们从小到现在为止,从没有什么优越感,我们和大家是一样的,有区别就是你要做得更好才对得起父辈的荣耀。”
刘晓音还提到,父亲对贪腐嫉恶如仇。晚年的他保持了关心时事新闻的习惯,每天读报,看新闻联播。对于媒体曝光的一些领导干部贪腐现象,没有办法理解,也很气愤。
“父亲开始是不相信这些的,他不能想象竟然可以用钱买官职,不相信当兵还要花钱跑关系。如果父亲还健在,看到现在很多落马官员的腐败,以他嫉恶如仇的性格,估计会气得拿起枪。”
在刘世昌生命的最后时光,心心念念的还是他的战友们。
“父亲病重期间,一直躺在床上,有一天他拉着小孙子的手说:以后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不要忘了那些穷苦的人,不能忘了那些烈士的亲属,他们都是很不容易的。当时医生护士见状还说:首长,他还是个小孩子呢,等他长大了自然就懂了。”
刘晓音称,父亲把自己心中的牵挂作为一个遗愿寄托于子女们,希望后人们不忘先辈,能做得更好。
“作为后辈,我们这些子女也都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心里一直记着父亲的期望和嘱托。红色精神是我们认为非常值得去发扬的,继承传统也是我们非常愿意做的事情,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做得更好。”
撰文:李影
视觉:王学民
统筹:张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