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佳人》:中国的乱世佳人
小编 2023年2月18日 11:16:02 小说大全 181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杜甫写这首《佳人》,借鉴了800多年前汉乐府李延年写的那首“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笔下的“佳人”虚幻缥缈,是一个没有烟火气的美人。而这首《佳人》中的女子杜甫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细节,住在山谷、兄弟死于战乱,被丈夫抛弃,生活穷苦,精神独立,感觉是杜甫偶遇的一位乱世中的奇女子。
这首诗的第一句,“绝代”有“佳人”,什么人配得上这四个词。我们问下自己,如果你在生命中遇到这样的一个女人,你会不会这样来描述她。
我想,是不会的。
描述一个现实中遇到的女子,对杜甫这样以夫子为师的人来说,“绝代”“佳人”就稍显轻浮,即便是对李白这样的浪漫仙人来说,女子的美貌也不会在现实中做定义,尤其是最高级的形容词。
绝代、佳人,这两个词都是极致的词,中国人的情感是含蓄的,我们不会把真实的人可以称得上绝代,即便在今天,配得上叫绝代的,在很多场合都是“言过其实”的广告和评论。
“绝代佳人”更像是一种回忆往事和故人的描述方式,是活人定义死人的方式,是一代人定义上一代人的方式。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美本身就是距离,离生活越远的东西,美的属性越强,如果有一个美人可以成为绝代佳人,当然最适合呆的地方就是幽居空谷。
杜甫笔下的“佳人”幽居在空谷,但她为什么幽居在空谷,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佳人开口讲述自己的身世——“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这是佳人的自白:住在幽谷,不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女子,也不是野狐女妖,而是一个有着良好家世的人,那么第一个悬念来了,既然如此,为何会孤零零一个人在此和草木为伴呢?家人呢?丈夫呢?
展开全文
娓娓道来的是一段悲惨的往事:“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国和家连着,国事乱了,即便自己家里是高官,但兄弟也在战乱中被杀,连尸骨都没有收回。一个官宦家庭的女子,失去了家族的庇护,丈夫都开始变心,找到了新欢。
《红楼梦》里有一个贾迎春,在贾府败落时被欠钱的父亲嫁给了孙绍祖,但家族的败落让她不但得不到关爱,反而成为丈夫眼中的出气筒,成为一个卑微的草芥,婚后仅一年就被丈夫凌虐致死。
杜甫的这位佳人命运坎坷,也遭遇了这样的丈夫。但佳人一定有不凡之初,这个要细细读才能感受出来。
文艺作品中男女情感的故事大部分放在了情感的开头和结尾,写相思、写离别、写追忆,都不缺杰作,但写中间的很少,写婚姻进行时的也不多,有一部分写婚内丈夫变心,也不自觉先把丈夫的新欢描述成一个“坏人”,以自己的“好”对应她者的“坏”,把这弄成了两个女人的战争。但杜甫笔下的佳人,面对丈夫变心抛弃自己,对丈夫抛弃自己的原因,并没有归咎在新欢上,而且还称新欢是“新人美如玉”。这是她的家世给她带来的自尊,她有着一种从容和客观,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一个独立女性的温婉坚韧,让今天很多现代夫妻的故事都显得狗血低俗。
诗的上半部分,女子的身世我们了解了,娘家毁在了战火中,夫家却恰恰有了新欢。这个时候可以说是一个女人的“至暗时刻”,那么佳人会怎么做。我们看下半部分。
杜甫开始化身为这个女子的口气,来讲述自己的感受。相比前半部分的直抒胸臆,当化身为佳人后,杜甫的诗多了一个东西,在每一句讲事的间隙,都插进去了一个比喻。这就把这种人世间处处可见的男女滥情故事,以物来抒情,让情感悠长深远。
背叛的男人,新入门的妻子。如果文章直接接着“新人美如玉”写“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就多了一丝的哀怨,也有点无助,佳人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呢?但杜甫笔下的“佳人”用了一个比喻“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合昏是一种花,合昏,即朝开夜合,像人一样“知时”;鸳鸯是一种禽鸟,这种鸟雌雄永不分离,总会出双入对。
因为加了这个比喻,佳人不单是在控诉命运、不单是在怜惜身世,还有一种刚硬,草木鸟禽尚且如此,一个人因为家世遭难就会做出背叛行为,连花鸟都不如。“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字字如泪,不知哭了多少次。尽管如此,佳人没有丢掉优雅,到了这个程度,也不出恶言,最多就是轻轻说了一下丈夫是“轻薄儿”。
这位佳人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
她不是被赶出家门,然后无家可归来到了山里,而是主动来到山里隐居,山里物质条件不丰富,对一个出身官宦,从小衣食无忧的女子来说,是要重新开始面对生活。但她没有后悔,没有后退。从哪里可以看出,是下面这句。同样,杜甫在女子的说话间隙,又加入了一个比喻,上个比喻是比丈夫,这次是比自己。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表面说泉,内里说的是本心。她为何住在山里,因为她觉得自己就像泉水一样,在山里是清的,而出山,对她来说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可以有一个外表看上去还能维持的家庭,或者也可能还有爱慕者的追求,但那时,那汪清冽的泉水就会变污浊,艰难孤独,不改其志。
猛人再猛,孤胆英雄再勇,也比不过心志如坚的人。但心志如坚是要有代价的——“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一个人生活,没有钱,只有一个随身的奴仆,而现在刚刚卖掉了佳人的首饰珍珠,她只能靠典当为生,屋子破了没有人来修,只好用屋旁的藤蔓来补一补漏雨的屋顶。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说完了自己的心志,佳人不再说话了,接下来视角又回到了杜甫的眼中,他眼中的这位佳人与刚开始见面时已经完全不同,刚开始时,他看到的是“美貌”和住在山谷的“疑惑”,而现在他的目光聚焦在了佳人的一举一动上,她摘下了花,却不插在头发上,自己动手去采下柏枝,亲手拿着。
摘花、采柏这是她维持生计的动作,很累、很苦、不美也不浪漫,但她愿意这么做,只为独立而顽强地生活。天气冷了,她只穿着一件薄衣,日头西下,她在屋子旁边修剪着竹子。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心疼,又多么美的画面。每个男人何尝不想成为那个帮她插花的人,帮她披上厚衣的人,但如果你听过她的故事,有一种美丽会让人有了神性,让凡人只能远观仰望,这就是绝代佳人。
诗读完了,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杜甫真的遇到过这样一位佳人吗?或者,你是否相信世界上是否有这样的佳人。
这就是文艺的魅力,就是你在某一刻觉得这样的佳人真实存在,不止一个,千千万万人身上都有她的影子,甚至她就是你自己,她有着真实人生共通的情感;但某一刻你又恍惚,她并不存在,她是你自己理想的化身,她像一道光照耀在你内心的黑暗方寸间,你也遇到过丧乱,遇到过背叛,你也想回到泉水清的那个自己,这是诗营造出来的、意味深长的另一个世界,因为诗,那些浑浊的眼神中闪现出一个清亮的光。
十八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