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绣非遗传承人王素花:匠心不泯 针指之间绣人生
小编 2023年2月21日 14:00:04 小说大全 152
汴绣非遗传承人王素花:匠心不泯 针指之间绣人生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如今,已是满头银发的王素花仍在为汴绣传承坚守着。受访者供图
汴绣也称“宋绣”,是流行于河南开封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因产生于北宋都城汴京而得名。北宋时期汴京刺绣业兴盛,已达到较高的技艺水平,故《东京梦华录》中有“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之誉。2008年,汴绣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88岁的王素花是汴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针来线往地和汴绣打了一辈子交道。专注汴绣的60多年里,王素花心不离绣、针不离手、手不离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刺绣风格,创出蒙针绣、平针绣等十几种新针法。其作品针法细腻、造型生动,具有鲜明的立体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她还创新运用乱针绣等针法技艺,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汴绣技艺的空白。
一针一线 针法存匠心
选料、扎制、上绷子、上图、描摹、绣制、整理……完成一件汴绣绣品需要十几道工序,且每一道都颇有讲究。“就说这第一步选料吧,得根据所绣作品来选择缎料的颜色和规格,不能有细微的瑕疵。”王素花说,要使绣品达到平、齐、光、亮、净的要求,每道工序都得精细入微、做到完美,这得靠长年的经验积累和每时每刻的精心琢磨。
1935年,王素花出生在河南省封丘县的农村家庭。受长辈的熏陶和影响,王素花自幼就喜爱汴绣。“我11岁的时候,就能绣棉鞋、枕套、被面这一类的小东西了。一拿起绣针,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1957年,王素花进入开封汴绣厂工作。半年后,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的王素花被提升为车间副主任。
1959年,开封汴绣厂接到一个任务,创作一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刺绣。当一幅构图复杂的白描长卷送到大家面前时,不少人傻了眼,但王素花硬是将这一项任务揽到了自己身上。“当时,我只有两年的刺绣基础。清明上河图中不仅有牲畜、船只、房屋、桥梁,光人物就有七八百个,个头高的也不过才一寸,还得把人物的鼻子、眉毛都清晰地绣出来,难啊!”
展开全文
刺绣的基础是针法。接下任务的王素花带着工友们沿街串户,收集流传下来的老绣片,细心琢磨传统针法。“这都是老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每个针法都需要几遍甚至几十遍才能试验成功,但大家一点也不觉得苦。”
为了更好地呈现画中的细节,王素花还经常到乡下观察毛驴的毛色、耕牛的形态;还多次跑到黄河边,到大船上体验生活,看纤绳有几股、船工如何盘绳;只要看到树上有鸟窝,就仰头看上一阵子,看它的结构、材料、色泽。之后,她还专门到北京看《清明上河图》的真迹。
回到厂里后,王素花带着工友们反复试验,创出了十几种新的针法,又结合传统针法,经过三个月零二十天的艰苦奋战,成功绣出我国第一幅《清明上河图》绣品,并被送往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展出。
一丝一缕 情牵汴绣传承
1990年,从开封汴绣厂退休的王素花,创办了开封市艺苑宋绣厂。她的肩上也从此扛起了一个厚重的担子——传承。“汴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绝不能丢,我要用自己掌握的技艺回报社会。”
王素花开始收徒弟。怀着报答人民的朴素理念,她把招生对象定位在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女孩和城市下岗女工,包吃包住免费培训。当时没有汽车,王素花就搭公交车,甚至骑自行车到现场亲自教授,将自己几十年积累的理论知识和针法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希望更多的女孩子可以通过汴绣这门技艺养活自己。”
生活上,王素花把每个学员都视为自己的孩子,关怀备至,深得学员们的尊敬和爱戴。2002年,一名农村绣工向王素花讲述了他们村一个残疾姑娘因家境贫穷求业无门几欲自杀的事情,询问能不能也让她来学习技术。王素花当即表示:“明天就让她来,我亲自教。”
就这样,王素花的培训对象又增加了残疾人学员。“只要手眼健全,都可以免费学习技术。”
王素花长期以来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帮助,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2010年,王素花被评为河南省十大爱心人物;2013年,被评选为第四届河南省道德模范;2012年入选“中国好人榜”。
据不完全统计,王素花多年来免费培训的绣工有2000多名,带动当地2万人就业,很多留守妇女找到了自己职业的春天。这些绣工中,大部分已经成为汴绣行业的骨干力量,还有不少成为知名美术大师和高级工程师,与王素花一起传承汴绣技艺。
如今,已是满头银发的王素花仍在为汴绣传承坚守着。“我希望把汴绣送进寻常百姓家,让大家都能买得起、用得上汴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