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晚年最后悔一件事,不是看错人,而是对一个忠臣的墓不敬
小编 2023年2月21日 15:11:33 小说大全 159
李世民磨掉魏征碑文真相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接着上面“梧桐树下戏凤凰”一点号中《魏征墓》一文,继续聊,谈一下上文中没有说的魏征墓碑无字之疑云。
(魏征墓碑)
魏征墓碑真的无字吗?其实不是,原先有字,而且是唐太宗李世民亲撰。后来看不见字,仍与唐太宗有关。
原来,在魏征死后,朝中出了大事。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正月十七日,魏征病重。唐太宗听说魏征家里连个像样的大房子——将来放棺的正寝都没有,遂下令停建自己的宫室,将建筑材料运到魏征家,为其造了正寝,前后仅花 5天时间,就建成了。
(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
同时,赏赐魏征素褥布被,以遵从魏征的意愿。为了保证魏家人手,及时了解魏征的病情,唐太宗命令中郎将在魏征家值宿,有动静随时奏闻。要医给医,用药给药,所赐药品、膳食不计其数,当时原先只能为皇家服务的宫内使者,进出魏征家,不绝于道。
唐太宗甚至亲临魏征家看望问疾,屏退左右,一聊就是一天才回宫中。可见唐太宗与魏征的君臣之情是十分浓厚的,非一般人可比。
(君臣塑像)
正是因为这样,魏死后唐太宗亲自为魏征撰写墓碑和碑文。
但是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则风云。生前备受唐太宗尊重的魏征死后麻烦了,他生前推荐的人选杜正伦和侯君集“出事了”。
当初,魏征称他们有宰相之才。
杜正伦
杜正伦是唐前期重要人物之一,曾为“帝师”。贞观元年,经魏征推荐,杜正伦出任兵部员外郎,后来一路青云直上,到贞观六年已经受李世民赏识升任中书侍郎,不久加授朝散大夫,出任太子右庶子。
魏征死当年,唐朝出现了“宫廷政变”,太子李承乾意图谋反,未遂,被废为庶人。在肃清余毒过程中,杜正伦被发现了问题,李承乾曾命侯君集赠送金带给杜正伦。唐太宗看到调查报告后,觉得这事很严重,将杜正伦流放岭南驩州(在今越南境内)。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侯君集也是唐太宗生前重要臣僚,也为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作为唐初名将,侯君集官至兵部尚书,封“陈国公”。在玄武门兵变中,他与尉迟恭力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成为唐太宗的红人。虽然有讨灭高昌时私取宝物的污点,但谋反之心是没有的。在李承乾谋反事件中,侯君集被处死,家人被流放至岭南。
这么一来,唐太宗对当初的“推荐人”魏征也起了疑心。这时候,一些看懂皇帝心思的佞臣就出来了,诬陷魏征“包庇私党”,曾把谏言记录给史官褚遂良看过,泄露机密。
(禇遂良书倪宽赞)
魏征生前真的结党营私之私念?没有,而是年老的唐太宗出了问题。人一老就容易偏听偏信,唐太宗也是这样,他在听信了谗言后,一气之下,不但解除了魏征长子叔玉和衡山公主的婚约,还推倒了魏征的墓碑,磨去了碑文。
这就是著名的唐太宗“仆碑事件”。
(唐太宗画像)
结果不到两年,唐太宗就后悔毁墓碑行为。可以说,这是唐太宗晚年最后悔的一件事,不是看错人,而是对魏征这位亲密无间的忠臣之墓不敬。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发生了一件影响很大的征伐行动,当年二月,唐太宗亲征高丽,统帅六军从洛阳北上。《资治通鉴》记载:“凡征高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
(唐太宗东征高句丽)
但是开局这么多,成功在望贞观庶子,却受阻于安市,久攻不下,最后因“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看看冬天来了,唐太宗只得下令撤军,于九月返回,东征高丽失。
这次军事行动到底应该不应该?唐太宗是一位善于反省和总结的帝王,班师回朝以后,他“深悔此行”。这时候他想起了魏征,惆怅地说:“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意思是,魏征如果还活着,我还会有这次东征高丽之行吗。
(魏征碑头为蟠桃花纹饰,为昭陵陪葬墓中仅有的一例)
接下来,唐太宗悔过,并作补救。据《新唐书·魏征传》,“(太宗)即召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复立碑,恩礼加焉。”
唐太宗复立的墓碑,就是一块给魏征的“平反碑”。
不愧为一代明主,唐太宗的举行令人感动,并成古代帝王为政从善的重要事迹贞观庶子,载入史册。
(魏征墓所在凤凰山)
如今,魏征的墓碑碑身正背两面均光无字迹,确实被磨光了,与史书记载吻合。但碑侧隐约可辨曾有图案花纹,可见款仆碑之前,还是相当上档次的豪华墓碑。
遗憾的是,唐太宗给魏征后立的“平反碑”,现在没有发现,不知下落。不过,在附近发现了一块碑座,也不知道是否为当时的“平反碑”碑座(见最后一张图)。
(被磨光的碑身)
(
(碑座)
欢迎订阅“梧桐树下戏凤凰”专栏,每日更新,内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