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为何山贼不抢劫他们?
小编 2023年2月22日 22:00:02 小说大全 147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为何山贼不抢劫他们?
山贼有山贼的规矩:一不抢孤儿寡母,二不抢和尚道士,三不抢清官还乡,四不抢孝子奔丧,五不抢学子赶考!
进京赶考的学子个个富得流油
古时候,进京赶考是一件大事,由于交通不便,距离京城较远的学子,往往得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就出发,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历尽千辛万苦才能赶到京城。
常言道,穷乡富路,在家的时候日子可以节省一点,在路上可不能亏待自己,所以,进京赶考的学子都会随身携带很多盘缠,清朝大员曾国藩进京赶考的时候就随身携带着200两纹银,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有些学子家境贫寒,筹不够盘缠也没关系,朝廷会给他们补贴一些银两,路途越远,补贴就越多,安徽学子10两,福建学子15两,广东学子20两,海南学子30两。
除了朝廷的补贴之外,当地的官员和土豪也会赞助一些,有资格进京赶考的人数不多,只需要拿出100两银子就能搞定,好好巴结一番,一旦学子高中,那这个人情可就大了,其价值远远超过100两,所以,这是一笔很好的投资。
展开全文
家里有钱也好,接受补贴也好,能进京赶考的学子,每个人手里都有几十上百两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山贼从不抢劫考生呢?
鄙人不才,家里也算是书香门第,祖上也曾出过几位秀才一位举人,关于山贼不抢考生这件事,我认为主要有3个原因。
原因一:山贼也有自己的职业操守
俗话说,盗亦有道,古时候的山贼并非全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之辈,绝大多数人都是家里遭了灾了,生活所迫,走投无路之下才落草为寇,他们的目的很简单,不伤人性命,只求一口饭吃。
山贼在抢劫的时候,也会认真物色对象,孤儿寡母不能抢,清官返乡不能抢,否则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他们最喜欢抢的是富商,一车货物对富商来说不痛不痒,却能让他们生活很久。
山贼之所以不抢考生,其实也是存了怜悯之心,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天能出人头地,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如果山贼把他们抢了,那就不只是抢钱那么简单,而是断送了人家的命运,万一考生想不开寻了短见,那可就造了孽了。
这个理由是从人心本善的角度出发的,如果你相信人性本恶,觉得山贼没有良知,没有这么高的思想境界,那我也能从人性本恶的角度出发,给你一个不抢考生的理由。
原因二:考生的身份不一般,山贼不敢抢
在明清时期,科考制度分为5大阶段: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其中,童试是在本县考试,考中之后是童生,可以参加省级院试,考中之后是秀才,可以参加朝廷举办的乡试,考中之后是举人,这个时候才有资格去京城参加会试和殿试。
看到没?进京赶考的学子可不是一般人,那可是举人,也被称为举人老爷。
举人为什么会被称为老爷呢?因为举人拥有做官的资格,最少能当一个副县令,如果家里面有点背景,直接就能当县令,地位可是很高的。
一般来说,一个县城每3年才能出一个举人,非常罕见,每出现一个都会成为全县的名人,很多土豪都会抢着“赞助”,提供路费,提供保镖,保护着去京城赶考,一旦高中,那自己就傍上了一条大腿。
你瞧瞧,举人老爷可不同于穷酸秀才,要钱有钱,要势有势,一般的山贼可不敢抢跟县令平起平坐的大人物,否则就是自找麻烦!
原因三:朝廷对举人的保护十分完善
举人是经过全国乡试选拔出来的优质人才,是朝廷官场的后备人才,是朝廷未来的顶梁柱,也是朝廷未来的希望,所以,朝廷对举人的保护是十分完善的,缺钱的发钱,缺车的发车,总之,一定要保证举人安全抵京。
一些人受到影视剧的影响,认为举人进京赶考是一个人步行前往,一路上风餐露宿,晚上就睡在破庙里,偶尔还能遇到个狐仙野鬼啥的,其实,现实根本就不是这样的。
山贼虽是莽夫,但也不敢抢劫朝廷的马车,否则就如同造反,朝廷会即刻发兵剿匪,所以,山贼不会冒着全军覆没的风险,去抢官家马车上的举人。
而且,举人被抢或被杀,当地的官员也难辞其咎,轻则丢掉乌纱帽,重则掉脑袋,所以,他们也不允许在自己的地面上发生此事,所以,他们也会保护举人进京,不给山贼一点机会。
举人老爷坐着官家的马车前往京城,途中有官府保护,非但不会遇到山贼,还会遇到一些贵人,比如千金小姐、大家闺秀之类的,不仅要人家的钱,还要人家的人,类似的佳话不少,当然,负心汉也不在少数!
写在最后
山贼或许有职业操守,或许不敢挑战朝廷底线,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们不去抢劫举人都是一个正确且明智的选择。
举一个例子,唐代著名诗人李涉就曾遭遇过山贼,一群山贼将李涉团团围住: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李涉被一群壮汉团团围住,当时就吓坏了,连忙拱手作揖:小生李涉,一介书生,身上也没有多少钱,还请壮士高抬贵手,放我一马。
你猜怎么着?山贼一听是大诗人李涉,当时就激动坏了:李先生你好,久闻先生大名,俺是你的粉丝啊!
原来,这群山贼也喜欢李涉的诗词,对李涉十分敬仰,所以,他们非但没有抢劫李涉,还自掏腰包给李涉拿了几两银子作为盘缠。
李涉十分感动,此情此景,我想赋诗一首: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翻译:这个小村子傍晚的时候风雨潇潇,遇到的绿林好汉竟然也知道我的名字,你们当年根本就不用隐遁荒野,如今的世上多半都是你们这样的绿林好汉啊!
你瞧瞧,县令不一定有底线,山贼不一定没节操,您觉得呢?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为何山贼不抢劫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