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天下 石道十大景物
小编 2023年2月23日 11:46:41 小说大全 146
石道是一个乡镇的名字,旧社会叫石道镇,解放初期叫区,1962年6月成立公社,1983年12月改石道公社为石道乡,我就是这个乡的人,石道是我的老家。
关于石道老家,近年来我在我的公众号“颍源柳”上发了多篇散文,对老家的风土人情,岁月往事,风俗习惯等都有过叙述,本篇文章主要根据我几十年来的切身体悟,写一下石道十大景物,也可简称为“石道十景”。为便于好记,我先把这十大景物编作一首歌谣,然后再逐一表述。
太平有象当阳山,颍水之源珍珠泉。
玉仙庙闻三县鸡,崚嶝坡上探幽险。
连山寨顶观嵩岳,朮村赵庄蜜桃园。
隐士湖畔龙泉寺,济渎庙里话神仙。
早春赏花杏子岭,少室若莲开云天。
太平有象当阳山
“太平有象”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汉书·王莽传》:“天下太平,五谷成熟”。太平有象即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意思。瓶与平同音。故吉祥图案常画象驮宝瓶,瓶中还插有花卉作装饰。
当阳山在石道乡最北部,主峰海拔1230米,神话传说故事“杨二郎担山撵太阳”时,曾在当阳山下用三块大石头支锅做饭,如今这三块巨石仍旧巍然屹立,百姓分别称这三块石头为大郎石,二郎石,三郎石。数千年来,石道百姓又俗称当阳山为奶奶山,主要是山顶有一山峰酷似老年妇女之像,这个羽化为石像的老奶奶有送子,赐药的神力。当阳山东北部有座山峰极象两位慈祥的巨人并立,民间传说此为炎黄二帝的羽化像。今年春节过后,我到当阳山下的悠然农场走山休闲,表兄贺一峰告诉我,当阳山远看真如一头大象哩,尤其落雪满山之时,从当阳山的西南到东北,整个山脊轮廓极似大象,他还用手机拍了张照片让我看。当阳山还是石道的一座“气象山”,石道民谚有“北山戴帽,长工睡觉。”这里的北山指的就是当阳山,当阳山山顶只要被云彩罩住,一场透雨很快就会到来了。
象字除了表达动物大象的意思外,还有“意象”、“形象”、“想象”、“幻象”、“气象”,“象征”之意,还引申有“相似”官道天下,“好像”等意。象字在汉文化中与祥字同音,于是又被赋于吉祥的象征,所以象在汉文化中是瑞兽。“稳行致远”,是大象品质的最好闸释了。当阳山的“象”太多了,写到这里,对于“太平有象当阳山”这句话,我无需多语了,否则,会限制你的思维和评判呢。
(当阳山)
颍水之源珍珠泉
颍水又叫颍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在周口与沙河交汇之后称作沙颍河,在安徽省颍上县注入淮河,全长620公里,颍水之源就在石道乡西窑村。
颍源之水发自阳乾山下,阳乾山被石道百姓称为伏牛山的头,民谚说“伏牛山八百里有头没有尾。”其实,伏牛山的头就在石道乡境内。
据郦道远的《水经注》记载,颍水源又称水神头。颍水之名来自于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颍考叔,他是“颍谷封人”,颍谷是当年郑国的边界之地,“封人”即在边界之地作地方官的人。他有“天下第一纯孝”的美誉,《古文观止》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中有“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句。
上世纪八十年代,颍水之源尚处于原生态,占地约有两千多平方米。在我的记忆中,当年的颍水源是这样一幅画面:高高的阳乾山下,一条幽谷的尽头,一片绿草茵茵的沼泽湿地,若干大小不一的清水碧潭,碧潭有深有浅,深者一两米,淺者几十公分,每个小水潭就是一口大泉眼,泉眼中泉水汩汩上涌,若串串珍珠由潭底直上潭面,倾耳细听,这如串串珍珠之水还有清新悦耳之声,掬一捧泉水入口,甘冽甜美,沁人心脾。
颍源之水富含锌、钾、碘等十余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矿泉水。1985年,石道乡政府曾找专业机构化验评定,有专家说颍水源珍珠泉的水质可与青岛崂山的矿泉水一比高下。颍水源珍珠泉每小时出水量360吨,水温常年保持在15至17度。
(颍河源)
玉仙庙闻三县鸡
传说月亮上有骞树林,道教传说食骞树叶成仙者为玉仙,俗语说的玉仙指的是仙女,美女。石道乡有座玉仙庙,这座庙所敬的“玉仙”,有呼风唤雨的神能,千百年来,方圆附近的百姓多向这位玉仙祈雨。这座玉仙庙就在玉仙庙村,村因庙而得名。
玉仙庙村位于石道乡最西南端,与汝州,伊川搭界,山高川大,村子小,人口少,海拔高。玉仙庙村的风光少有人知,还处于原生状态。近年来,我曾多次造访这个小山村,对这里的风景情有独钟。
现在的玉仙庙己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每逢初一,十五,祈福许愿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之盛,较为罕见。庙前的一口古井也有数百年历史了,现在还在供村民使用。这口井井台方正,原石平铺,一架辘轳架在井口上,井水清澄甘冽。有村民说这口井的水源旺得很,前些年除了供村民吃用,还可浇灌庄稼,水旺季节,提个水桶,弯腰就能打上水来。在这口古井的不远处,还完整保留着一处古色古香的清代民居,这所民居里住的是孙姓人家,他们的祖上考取过秀才。如今,走进这所民居,仍能品味出大山深处“书香门第”的气息。
玉仙庙村东的茴椿沟,那才真是一沟的风景 。这条山沟大体呈东北向西南走向,越向西南山势越高。沟口有一小水库,站在水库边上,很容易使人想到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梅雨潭的绿”了。这条沟从沟口到山顶约有三四公里,没有一户人家。一条山间小溪顺沟而下,淙淙有声;芦苇随风摇曳,碧草青青满山坡;几十种山鸟在这寂静的山谷争鸣,漂亮的野鸡不时从草丛中飞起;春天:野杏,野桃,野棠梨,花漫山野;初夏:野桑葚,野艾,野刺槐,野草莓,果甜气香;秋天:兰天,白云,幽谷,白草,红叶,黄叶,那一沟秋色惹人醉;冬天:白雪皑皑,山静似太古,在这条山谷踏雪慢行,最能体会出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诗画意境了。
顺沟上行至山顶,所见风景尤为奇绝。山脊成了东西走向,站在山脊朝南向下望,绝壁千仞,这绝壁奇险令人惊异而又胆怯,这里的地质奇观,在整个嵩山地区实属罕见。秋高气爽时节,登上山脊,南望汝州沃野千顷,高楼林立,西看伊川若画卷在眼前,东北远眺登封城清晰无碍。杜甫说“会当崚绝顶官道天下,一览重山小。”他说的是登泰山,你若有闲,上到玉仙庙茴椿沟的山顶,同样会有这种感慨。至于我说的“玉仙庙闻三县鸡”,只是一种形象比喻而已,不可叫真。
(玉仙庙茴椿沟)
崚嶝坡上探幽险
崚嶝是一个词汇,崚者,形容山势高峻,嶝的意思是可供攀登的山间石道。崚嶝坡上有一条完整保留至今的古官道。你若是探险寻幽,访古追远,这儿确是好去处。
崚嶝坡位于石道乡东南部,邵窑村大路沟自然村的里沟。拿今天的眼光看,这里偏僻异常,但在百十年前,这条古道上应该是车水马龙,商旅行人熙熙攘攘。
崚嶝坡的这条古官道,接连着送表经段村、大金店街,到登封城。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书,是地方上奏朝庭的公文。古代多有帝王封禅嵩山,在封禅期间,地方呈送朝庭的“表”文只送到今天的送表界,再由朝庭派驻的“送表驿站”转呈;同时登封又临近古都开封和洛阳,因此登封的南方、西南方向的地方公文,也都必经崚嶝坡官道转呈朝庭。
前年秋末冬初,我曾探幽这条古官道。这条官道,依山就势,盘旋而上,曲曲弯弯,上山约有四十分钟里程。路面皆就地取材,全由块块山石铺成,在这山石路面上,还能依稀看到铁车轱辘碾过的印痕。古道两旁树木丛生,山鸟相鸣,枯草如人高,迟落的山花星星点点。及至坡顶,凉风拂面,惬意满怀,回首远望,人若在万山之中。
(崚嶝坡)
连山寨顶观嵩岳
连山寨在石道乡李窑村南1公里的山顶上,因此山是红石头山,此寨也被当地百姓称为红石寨。
这座红石寨山雄伟挺拔,俯视着颍河谷地的沃野良田。前年春初,我登上了这座古寨。寻访当地老人并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该古寨建造于清代,是应官府号令,筑寨保民,以防太平军和捻军。
正值初春,春阳暖照,和风习习,我们一行从后山小路登山。踏着软软的白草,顺着曲曲盘盘的羊肠小道,如履平地,很是轻松,约行四十分钟,我们便站在了古寨石墙上。
连山寨四周由巨大的红石头垒砌,约有两三米宽,三四米高,朝北方向还有大门。寨内约有四五十亩地,遍生着黄背草、白草,有山楂树,棠梨树,杏树,桃树,还有几株核桃树和叫不上名字的树,已没了一间房屋。可能是我们的行动和说话声惊着了一种动物,有一较大的草窝里的草还正慢慢向上舒展,会是什么动物呢?我们没见到,有同行者说,看这草窝的大小,应是一头野猪。
站在寨墙上北望嵩岳,连绵蜿延,逶迆起伏,嵩岳雄姿,一览无余。从西向东依次排列着中灵山,马鞍山,卧佛山,当阳山,少室山,太室山,五指岭等。几十年来,登封境内的山我都上过,我认为:观嵩最佳处,当在连山寨。
(山寨石门)
朮村赵庄蜜桃园
朮是一个姓氏,与金朝大将金兀朮有关联。石道乡有个朮姓人氏居住的村庄,故名朮村。朮村位于颍河谷地,距连山寨约3公里,美丽的颍河环村流过,给这个小山村增添了不少的诗情画意。这个村有很久的果树种植历史,村北跨过颍河的岭坡地,土肥水好,临风向阳,很适宜果树生长。近年来,该村村民在这块“风水宝地”上种植了500多亩桃树,有水蜜桃、黄金蜜四号桃、蟠桃、晚黄金桃、映霜红桃等品种,每年每亩产桃子4000斤左右。
赵庄村位于石道乡政府所在地石道街东的丘陵上,是石道乡的一块“陵上小平原”,地面平整,地域面积广阔,地势虽高,但地下水位浅,有利于果木树生长。这个村除了有400亩连片的艾草种植基地外,2018年又引种了700亩的连片黄桃园。去年,在严重干旱条件下,每亩产黄桃3000斤,明年进入盛果期,每亩可产黄桃6000斤呢!
朮村和赵庄的桃园同在一道丘陵,直线距离约有两公里。闭目静想:一陵之上,千亩桃园,春三月,惠风和畅,桃花盛开,蜂蝶飞舞,喜鹊争鸣,邀三五知已,带美食佳酿,徜徉桃林花海,小酌桃花之下,岂不乐哉?农历五月至九月,多种桃子渐次成熟,碧树枝叶间,硕果压枝,个个鲜澄,黄桃亮目,红桃耀眼,蟠桃诱人,人站桃树下,蜜桃在头顶,抬手摘鲜桃,一口一脆甜,岂不美哉?
(蜜桃满枝)
隐士湖畔龙泉寺
从石道街西南行三华里,有一风景绝佳处——隐士湖和龙泉寺。龙泉寺坐北朝南,挨临隐士湖。隐士湖和龙泉寺在两山峡谷之间,高峡平湖,古寺悠悠。
隐士湖是一座人造小型水库,建造于1966年,库容480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一万多亩。隐士湖名字中的隐士,指的是北宋时期大诗人毕仲游,他是郑州管城人,与司马光,苏东坡,黄庭坚等交情甚笃,他有一首《迁居颍谷》诗:渐入深山处,都无客到来。轻裘胜挟纩,渴饮当衔杯。得失情何预,閒忙老共催。清风一披拂,安坐兴悠哉。他的隐居地即石道乡隐士沟村。隐士湖的大坝在该村,故名隐士湖。
龙泉寺,南望伏牛山脉逶迤连绵,状如屏障。寺东、寺前是波光潋滟的隐士湖,山水映衬,绿树葱茏,地势幽竣,寺貌嵯峨,寺西有清泉一眼,泉水清澈见底,广方丈,深盈尺,四季涌流,逢旱清水不涸,人称“龙泉”,寺因泉而得名。
龙泉寺始建于何时?有关志书概莫能详。1991年10月,登封县文物保管所业务人员在该寺千佛殿前月台东南角沿下发现垒着一块北朝时期的半截造像碑。因此推测,此寺可能始建于北朝时期,距今有1500多年了。
隐士湖、龙泉寺不仅是石道胜景,也是嵩岳胜景之一。
(龙泉寺)
(隐士湖)
济渎庙里话神仙
石道乡老庄沟村的济渎庙,在嵩岳大地可谓唯一的一座济渎庙。渎者,水也。古代所称天下四渎,即指的是长江,淮河,黄河,济水。济水发源于济源市,济源市有济渎庙,所敬水神为“清源公”,“清源公”即是神话传说“担山撵太阳”,“辟山救母”的杨二郎(杨戬)。荷泽和济南也有济渎庙,但敬的水神却是大禹之父崇伯鲧。
石道老庄沟的济渎庙,位于“各河口”,在这个小渎之口,有分别从贾沟,老庄沟,韩沟三条小河汇聚,再加上庙下的一汪清泉常年汩湧不涸,共四条小河“各”自汇流,故名“各河口”。农历八月二十六,各河口有庙会。
老庄沟济渎庙所敬水神也是崇伯鲧。历史传说鲧用“堵”的方法治理洪水,后被舜帝所杀,他的孩子大禹继承父志,汲取教训,用“疏”的方法使天下洪水得到治理,名垂青史。鲧死之后,变成一条黄龙,继续帮助其子大禹治理了洪水,这也许是后人仍把鲧作为水神祭祀的缘由吧。
单从风景角度看,这座济渎庙位于丘陵沟壑之中,若金龟探水,别有一番静幽之意。这座济渎庙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距今已有630年的历史。
(济渎庙)
早春赏花杏子岭
石道乡的张沟,邰沟,游王庄三个村子之南,有一条东西横亘的大山岭,巍峨高峻,这一条岭叫杏子岭,当地百姓把杏子岭读作“横子岭”。顾名思义,这条岭上有许多杏子树。前年初春时节,我和朋友到过杏子岭,那景色至今令我留恋难忘。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但杨柳枝条已经发软,枝头嫩芽含苞。我们沿着羊肠小道在杏子岭上漫游。历经严冬而失去青色的白草,茅草,黄背草随风轻摇;山脊上,沟坳里尚有点点残雪耀人眼目;岭上不规则田地里的麦苗和油菜初露绿色的生机;草丛中的野鸡被我们惊吓后,鸣叫着匆匆飞起,又匆匆落下。整个杏子岭仿佛一幅静默的画卷。
在这幅画卷中,最出彩的当是那一棵,又一棵,成百近千棵的古杏树了。她们在杏子岭上不择地块,不选风向,或三五成群,或三三两两,或独自挺立;在高高的,直直的,黑黝黝的树干上,盛开着巨大的“杏花冠”;杏子岭的杏花如雪那般白,如丝绸那般绵滑,如蝉翼那般明薄,如白梅那般香。
早春时节,吹面不寒杨柳风,杏子岭上的杏花与谁有约,又在等谁呢?
(岭上杏花)
少室若莲开云天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有诗曰:“嵩山天下奥,少室险奇特。不到三皇寨,不算少林客。”这首诗中的“少室”,指的是少室山,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就在少室山阴,三皇寨在少室山阳。
少室山南距石道乡政府所在地也仅10公里左右,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是嵩山的最高峰,五月初夏,三皇寨顶还能见到雪。
少室山又名九鼎莲花山,远看这座山的九座如鼎而立的山峰,恰如九朵莲花合抱,因此,民间也俗称少室山为九朵莲花山。
观赏少室山的最佳位置在冠子岭村北,在此观少室山,近在咫尺,一目了然。但见:一山若莲,又若巨扇,峭拔坚毅,高耸云天;绿草,碧树,山花,奇石,绝壁,栈道,白云,红叶,积雪,古往今来,少室山的四时佳景不知陶醉了多少人。
元代诗人元好问写过一首《少室南原》诗:地僻人烟断,山深鸟语哗。清溪鸣石齿,暖日长藤芽。绿映高低树,红迷远近花。林间见鸡犬,直拟是仙家。
原字的意思是平坦而广阔的地面,据此,我认为冠子岭村就是《少室南原》诗中的南原哩。
(少室山)
石道是人文荟萃之地,可游赏的景点还有很多,如王楼村的碉楼,闫坡村的白鹤观,陈家门村的乳峰寺、少室寺、三仙庙,张沟村的“牛魔王洞”,李家门村的“小中岳庙”,美丽乡村李窑等。对于这些景物,我会慢慢续写。
刘曙光
2023年2月19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