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江南 品味古镇 | 同里:超越时空遇见爱
小编 2023年2月26日 01:48:04 小说大全 165
同里:超越时空遇见爱
□ 张永祎
同里古镇,地处江南福地,风调雨顺,水陆通衢,隋唐时期就已经非常富有,当时的名字叫“富土”。那确实是叫富得流油啊,试想如果没有这个实力,谁敢把它们直挂云帆?问题是如此趾高气扬地公开宣誓,似乎不太符合中国文化中藏富的心理,也容易招人惦记,更重要的是富土人不想冒富过头,因为过了头就意味着要走下坡路了,于是到了宋代,他们对“富土”这个名字悄悄地作了修改,删去了“富”字头上那个喜欢抛头露面的“一点”,再把下半身的“田”字埋到后面的“土”字里,这样“富土”就变成了“同里”,从名副其实到名“掩”其实,低调了很多,也更接地气,显得更加亲切一点。人们说同里有1000多年的历史,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算的。
同里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意江南。近年来,影视摄制组也频频光临取景,整个同里就仿佛是一个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18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和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在这里合作建立“同里影视摄制基地”,这里水韵天然、底蕴深厚和风景优美,在2006首届中国影视旅游产业高峰论坛上,又被评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
同里古镇,河道纵横,街巷逶迤,以前有“前八景”“后八景”“续四景”等二十多处自然景观,明清时代的园林小筑、寺观庙宇、深宅大院、名人故居以及水岸人家随处可见,粉墙黛瓦,鳞次栉比,里弄深巷,俄脊高挑,还有保存比较完好的石板街、老字号、古街坊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融汇着遥远的回响、岁月的沧桑和人事的春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园两堂三桥一塔”。
展开全文
“一园”:退思园
退思园是清光绪年间(1885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回归故里后建造的一座私家花园,该园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被陈从周先生誉为“中国唯一的贴水园”。全园格局紧凑自然,内敛雅致,别出心裁,妙趣横生,有序幕,有过渡,有高潮,有尾声,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是一曲自然美与建筑美巧夺天工的完美乐章。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江南古镇园林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该园取名“退思”二字,源自《左传 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因此,退而归隐、退而赋闲、退而思过就成了整个园林的主调和灵魂,也非常明确而坚定地被贯彻到具体的设计之中。该园没有拘泥于江南园林“南宅北园”的纵向结构,而是根据东西狭长、南北短促地域特点,因地制宜,果断采用横向布局,通过三组不同风格的建筑群,将西部宅第、中部庭院和东部花园,由西向东地铺展开来:西部宅第,分为外宅与内宅。外宅有门厅、轿厅、正厅三进。门厅、轿厅为平常停轿待客之用,正厅专为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来临所开。内宅主要建有南北两幢各五楼五底的“畹香楼”,楼间由双重廊道贯通。中部庭院是园主读书待客之所。庭中古木掩映,华盖如云,浓淡相宜,清雅幽静,围成了错落有致的过渡空间。东部花园亭台楼阁、廊舫桥榭、厅堂房轩等一应俱全。这三组建筑群的安排寓有各不相同的含义:西部宅第,寓退隐;中部庭院,寓退闲;东部花园,寓意退思。每一组建筑群既可独立成景,又能互为对景,彼此呼应,相得益彰,透露出一股隐逸避世的浓郁氛围。
园主任兰生,同里本地人。21岁入安徽军营,因功受奖,一路升职。同治三年(1864年),27岁捐升同知候选,后投安徽巡抚乔松年,30岁晋升道员,不久加布政使衔,驻防寿州。光绪三年(1877年)官至代理凤颍(阳州)六泗(安州)兵备道。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爱民如子,政绩斐然,“兴水利”“浚河塘”“赈灾民”“建学校”,治理好了大半个安徽,深受老百姓爱戴。可就在他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时候,却遭到内阁学士周德润的弹劾,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被革职罢官。
解甲归田的任兰生,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完全明白了宦海浮沉的情非得已。既然无法身处庙堂之高,替君分忧、为民谋利,就只能在江湖之远,让自己的身心得以诗意的栖居。于是他便请来本镇画家袁龙为自己设计,历时二年,花费了十万两银子,建造了一座与众不同的“退思园”。把所有的心灰意冷都凝聚在冷清空寂的抉择上,从“官场之退”到“还乡之退”再到“人生之退”,一退再退,步步后退,直到退无可退,最后就只能退到自己的家里了。我们可以想象他当时遭受的打击是多么的巨大,他的心情是多么的复杂不堪。正当我们叹息其人生意外凋零之时,走进园中,目力所见,却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悲观,倒仿佛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人生策略,表面上好像是“退思补过”,实际上都是在“进思进忠”,那些看似颓废至极的孤旷情怀,都激荡着壮怀激烈、一飞冲天的满腹豪情。园中如此喻义,处心积虑,随处可见。
一是明喻:把花园建在东部,花木扶疏,草木茂盛,馥郁芬芳,盈室绕阶,蔚为大观,可谓“向阳花木易为春”是也!同时,置身东部的暖阳,也是寓有希望东山再起的真实意图。“退思草堂”环顾全园,有着无限诗情画意,十分符合“退思”之意。但堂前一平台,被左右水尾相夹,突出于水面,更有勇往直前之感,“退思”之中,又有了进取之意。
二是暗喻。西部内宅有园主的起居地,有家眷起居地,有侍仆起居地,尊卑贵贱,主仆分明,规矩明确,等级森严,看来园主确实难以忘怀当年的高贵之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退隐。从中庭入东园有个洞门,西面刻着“得闲小驻”表明此刻所想,东面刻着“云烟锁钥”意为此刻所看。他认为自己被罢官,只是人生“得闲”的暂时“小驻”罢了,没有什么了不起;虽然眼前所见“云烟锁钥”,但他始终坚信,终究会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三是借喻。退思园有两处船舫非常有意思,可能是园主担心人们看不懂他的意思,就干脆用它们来直抒胸臆:一是中庭庭院里的旱船;一是东部花园中的石舫。江南水乡,以水载舟,朝夕相处,情同手足,最易形成寄情于船、寄意于舟的直接借喻。中庭的旱船隐去船尾,只见四周山石耸立,水岸凸出,水穿石隙,潺流不绝,卵石为水,湖石为波,站在船上,就好像航行于江海之中,突然遭遇一时波涌浪急,逆水行舟,艰难卓绝,但不为所惧,依然顶风前行。“自古英雄多磨难”,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做大事情的人和有追求的人,就要有迎接人生挫折的心理准备,不舍其为,敢有所为。东园的石舫比旱船更富动感韵律,船头采用悬山式形制,船顶榜口稍低,船身由湖石托起,外舱地坪紧贴水池,我们刚走到上面,就立马能够感受到园主乘船启航,踏风破浪,将要奔赴彼岸的那种感觉。两只船舫形态各异,都是官船的定制,它们和光同尘,流情溢意,整个建筑的修辞学至此已经如日中天,两腋风生、志在千里的强烈愿望全部溢于言表。
“心心念念必有回响”。光绪十四年(1888年),也就是任兰生住在退思园里,大概过了两年多的样子。朝廷一纸诏书,重获启用。时值黄河决堤,郑州、安徽被淹,他被派往前线组织抗洪。其依旧忠于职守,亲力亲为,周历灾区千百余里,视察灾情,问民疾苦。有次在江岸巡视,因洪水咆哮坐骑受惊,他被掀翻在地,摔伤尾椎骨,不久因成疽难治,病逝他乡,年仅五十。英年早逝,可谓“壮志未酬身先死”,令人顿生无限感慨。但在病榻之上甚至弥留之际,他“诿至在三,易箦之际,犹顾问水势,以手画灾状,无一语及家事”。
由此可见,退思园不仅是任兰生寄情山水的人生天地,也是其保持进取人格的精神乐土,是他徘徊于进与退之间、入世与出世之间的一个交叉点。通过这座江南小园,我们不仅看到了退思风月,更看到了进取功名:出世归隐,不忘济弱扶贫;入世为官,造福一方百姓。作为旧时耿介文人士大夫,在任兰生身上所彰显出的高洁的审美情趣和辽阔的精神品相,诚如空谷生幽兰,其芳日增,其韵长存。所以要读懂退思园,首先要读懂任兰生。
“两堂”:崇本堂和嘉荫堂
同里的名人故居非常多,这些故居大多都以“堂”来命名。堂者,高大威武,堂堂正正。每一座堂都事出有因,每一座堂都引人入胜。最为著名的就是崇本堂和嘉荫堂。
崇本堂位于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主人叫钱幼琴,同里本地人,这是其在1912年购买顾氏“西宅别业”部分旧宅基础上翻建而成的新居。整个建筑都是沿中轴线向纵深发展,由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厨房等五进组成,虽空间有限,体量不大,但结构紧凑精致,风格清宜淡雅。在正厅与堂楼之间均有封火墙隔断,防患于未然,门楼与过道两侧设有“蟹眼天井”,这些看起来小小不然,其作用颇大,通风、采光、泻水、防火,全靠它们的挺身而出和勇于担当。嘉荫堂建于1922年,宅主人叫柳炳南。嘉荫堂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纱帽厅”。“学而优则仕”,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大概是主人所尚,所以他把大堂正厅的梁木构造弄得像明代官员帽翅一样,希望借此能够给自己的家族带来官运亨通。崇本堂的砖雕门楼堪称一绝,特别是“望子成龙”和“鲤鱼跳龙门”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浮想联翩。而嘉荫堂纱帽厅内到处都有精美的木雕,五架梁两侧刻有八骏图,梁两端刻有风寒牡丹,梁底则刻有称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图案,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崇本堂和嘉荫堂,斑驳的老墙里流淌着的都是岁月,不断唤醒着人们的思古之幽情。同里人都喜欢给自己的房子命个堂号,用来表达一种主张或者抱负以及激励自己所奔赴的目标。
关于“崇本”,究竟崇什么本?开始我们不太明白,也不敢妄加判断,直到在砖雕门楼的字牌上发现“崇德思本”四个字时,这才恍然大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夫为国,其化莫大于崇本……何谓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崇德思本,德之为要,此乃世人安身立命之根本,亦是宅主人尊天敬地的为人之道。说得具体点,就是我们要遵循天时地利人和的大道。这是万物之本,也是道德之本,更是做人之本。
至于什么叫嘉荫?我记得苏轼在《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中有“幽人得嘉荫,露坐方独酌”,这大概是我见到这个词比较早出现的地方。那么什么叫“嘉”呢?《说文》说“嘉,美也”,《尔雅》“嘉,善也”,也就是说代表着美和善的东西。至于什么叫“荫”,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树荫,《左氏传》曰,若去枝叶,则本根无所庇荫矣,引申凡覆庇之义也。如果把这两个意思结合起来理解,美和善就像深深扎根沃土的参天大树,树叶繁茂才能荫蔽子孙,应该是希望子孙后代继承好的家风和善的心地,一脉相承,赓续不断,方能天长地久。
崇本堂与嘉荫堂隔河相望,崇本堂的前门临河,风景很美,嘉荫堂后窗看景,水乡如画。这两个堂虽然各取其意、各有魅力,但崇德思本和嘉荫子孙,也许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不约而同,殊途同归,崇德思本,德泽后世。
“三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
同里三桥就是指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太平桥和长庆桥皆为梁式,吉利桥则为拱形石桥。这三座相邻的石桥,呈“品”字形结构,屹立于三河交汇处,俨然是古镇的一道独特风景。
据了解,太平桥,清乾隆十二年里人范景烈等重建,嘉庆二十三年修建,光绪二十八年重建。桥有楹联:“永济南北太平路,落成嘉庆廿三年。”吉利桥,清乾隆十一年里人范景烈重修,1988年同里镇政府重建。南侧楹联:“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北侧楹联:“吉利桥横形半月,太平梁峙映双虹。”长庆桥,俗名谢家桥,又名广利侨。明成化中里人陈镛、谢忱改建,清康熙二十九年重建,同治十二年修建,1988年进行加固整修。桥有楹联:“共解囊金成利济,好留柱石待标题。”
同里三桥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由之路,常年在上面走来走去,渐渐地也就走成了“三合一”的格局。我们不知道“同里三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并称的?但三座小桥,常年横跨三圩,凝眸对视,遥相呼应,一人点破,一呼百应。约定变俗成,习惯成自然。我曾经到三桥上去尝试过,不管你站在哪座小桥上看过去,都会有弯虹卧波的水墨画,跃然映于镜中,令人着迷,引人入胜。
我们知道桥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连接两岸的交通,让阻隔变通途,人在桥上走,心在桥里动,不得不说人类确实是一个喜欢移情的动物,走着走着就把自身感情走到桥里去了。为了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移情入桥就成为唯美的精神寄托,因此,桥常被人用来象征从现实到理想由此及彼的美好连接。同里古镇水道纵横,密如蛛网,镇内共有大小桥梁49座,所以三步两桥非常普遍,以桥寓情,也就是人之常情。被人们叫做“读书桥”的小东溪桥,桥上那副“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的桥联,非常著名,朗朗上口,生动地记录了当时同里人勤学苦读之风。也许正因为这些情感与桥梁的息息相关,那些原本坚硬冰冷的石头才渐渐地变得温柔多情起来。
由此可见,同里三桥之所以名气很大,确实与人们“走三桥”的习俗有很大的关系。清顾禄《清嘉录·走三桥》:“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也就是说,妇女于元宵或正月十六夜相率出游,历三桥而止,以祛疾病,谓之“走三桥”。既然走三桥能够避灾去祸,那么它们同样也可以祈喜求福。经过多年如此这般地摇旗呐喊,走三桥的祈禳活动,也就变得愈演愈烈:每逢婚嫁喜庆,同里人在鼓乐声中要走三桥;同里人适逢六十六生日,在日午餐后也要走三桥;如今,就连婴儿满月之期,也要由其母亲抱着走三桥。人们走在桥上还要念念有词说着“太平、吉利、长庆”,这也算是为自己讨个很好的口彩。
毫无疑问,“三桥”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就是吉祥之物和美好之意,“走三桥”的谚语更是将此诠释得具体而生动。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有两个版本:一是“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好;走过吉利侨,生意兴隆步步高;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二是“小巴戏走三桥,读书聪明、成绩年年好;大姑娘走三桥,天生丽质、越长越苗条;小伙子走三桥,平步青云、前程无限好;老年人走三桥,鹤发童颜、寿比南山高;新郎新娘走三桥,心心相印、白首同偕老。”
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地方习俗,走三桥确实蕴含着文化人类学、民俗、心理学及社会学的多重意义,也承载了学业、事业、爱情、婚姻以及健康等多种追求,可以说是每位走三桥的人,都会孕育着自己的内心意象,更会演绎着自己的期盼梦想。
“一塔”:珍珠塔
珍珠塔就是同里珍珠塔园,又称侍御古坊,是明嘉靖万历年间任南京监察御使陈王道的故居。陈氏旧宅也叫孚寄堂。建筑始建于明朝,兴盛于清朝乾隆年间。“庭院深深深几许”,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这里有着江南园林典型的山水意境,主要景点有御史第、陈家后花园、陈家牌楼、宗祠等,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闻香读书楼”,这里被称为“陈翠娥书楼”。我们在里面转了一圈,到处都弥漫着造园者澎湃的激情,许多艺术佳构,都令人耳目一新,但我们心里一直惦记着珍珠塔,到处寻寻觅觅,就是不见其踪影。
既然没有珍珠塔,何以要名珍珠塔园?我们向当地人请教,他们解释后方才明白,珍珠塔不是现实中的塔,而是故事里的塔。明神宗万历十八年,告老还乡的西台御史陈琏正值五十寿辰,河南开封府人氏方卿,因家道中落,奉母命前找姑父陈御史告借求助。站在一旁的姑母,得知其来意后,一脸不屑,非但不肯借钱,而且说话十分难听。方卿见姑母如此无情,自己也颇有骨气,扭头就走,发誓冻死不穿陈家衣,饿死不吃陈家食,穷死不用陈家银,无官不进陈家门。陈家小姐翠娥却与其母不同,对这个表弟格外情意温暖。不仅好生劝慰,还假托点心,将传家之宝珍珠塔暗赠于他。三年后,方卿得中状元,官封七省巡按,假扮江湖艺人,唱曲道情试探姑母,盼其幡然醒悟。不料姑母本性难移,依然嫌贫爱富,依旧痛痛快快地把方卿奚落了一通。待到真相大白后,姑母方知大错特错,一时羞惭难当,不得不自食其言,头顶香盘跪接方卿。方卿感念长辈,扶起姑母,从此冰释前嫌。方卿与陈翠娥也就此花好月圆,成就了一段千年佳话。
《珍珠塔》最早是中国清代弹词作品,全称《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先后经弾词艺人周殊士、马如飞等增饰,流传渐广。现存最早刻本为乾隆年间的周殊士序的刻本。其中《方卿羞姑》一节,讽刺刻薄势利小人入骨三分,字字如剑,句句如刀,一泻而下,痛快淋漓。《珍珠塔》的故事在江南民间广为流传,有多种版本,也有多个剧种,如越剧、锡剧、潮剧、淮剧等,剧情也会因时因地因剧因人而作适当调整。但唯一不变的就是珍珠塔园是“珍珠塔”故事的发源之地。
到了同里,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有两条线索贯穿其中:明线是水,所有的景点都是缘水而起、循水而进。“一园”是沿水而建,“二堂”是临水而居,“三桥”是因水而生,“一塔”是因水而成。“醇正水乡,旧时江南”,水是岁月,水是命脉,水是天堂,同里确实是因水而变得超凡脱俗。暗线是情,爱人民、爱家乡、爱家人、爱恋人都是内嵌的灵魂,那些深埋在岁月中的动人故事,因为这些灵魂的存在而变得近在咫尺。“退思园”的背后是民情、“崇本堂和嘉荫堂”的背后是亲情、“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的背后是乡情,“珍珠塔”的背后是爱情,因此,品味同里古镇可以沿着水路摇曳多姿,也可以顺着情路激荡人心。多一种切换角度,就多一种人生的体验。顾长卫曾导演制作的《千年艳遇,情归同里》和如今盛演不衰的《水墨同里——新珍珠塔传奇》,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打开路径,让我们直接走到古镇的历史深处,触摸灵魂,感同心跳,深入骨髓,超越时空遇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