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真正的智者,看到宋江上了山,赶快下了山,结局比谁都好
小编 2023年3月3日 04:18:02 小说大全 190
公孙胜是梁山泊的代表人物,这个代表人物还是有些特殊的,他是一名道士,会法术。公孙胜是核心领导团体中的一员,地位仅次于宋江、卢俊义和吴用,坐在了忠义堂上的第四把金交椅上。
梁山众好汉的结局令人唏嘘,死的死,残的残,走的走,散的散,能得以善终的极少,而公孙胜就是极少数中的其中一个。在混乱厮杀的社会背景下,公孙胜能有一个比其他人都好的结局,自然是有其原因的。
道士神秘出场助力智取生辰纲,身在三界外心在红尘中
《水浒传》中,公孙胜是在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中以道士的身份登场的。道士给人的形象总有些神叨叨的,而公孙胜的神秘出现,也确实让人费解。
召集劫生辰纲人手时,晁盖等六人已集结完毕,正在家中边喝酒边商量,突然有人进来禀报说外面有个云游四方的道士求见,晁盖吩咐人打发他走。谁知,这道士出手打倒十几个人,晁盖便自己来相见。
可以说公孙胜的出场是很离奇的。首先,他跟道士的形象不符,一出场就是施展暴力;其次,道士应清心寡欲,而他好像心在红尘中;再者,他说跟师父在偏远幽静的山中修行,是怎么知道劫生辰纲这个消息呢?
展开全文
从他的出场方式来看,公孙胜算得上是梁山泊的一个奇人。
公孙胜虽然是智取生辰纲中的一员,但从事实看来,他好像是个多余人。在智取生辰纲的行动中,吴用用心策划,晁盖奋力指挥,公孙胜充当打杂的。如果把他从这队伍中开除,整个故事也依然完整。
但,公孙胜也是有他的聪明在里面。他作为一个不请自来的合伙人,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如果表现过胜,怕引来猜忌招来麻烦,还不如当个透明小跟班呢!但自己又想有进入梁山泊的入场券。
智取生辰纲应该是梁山起义的发轫之举,是梁山好汉首次有组织地对抗官府,参与此次行动的人必将身份地位有所拔高,会成为元老级人物,公孙胜积极掺和此次活动,是在为他的将来铺路。
劫不义之财劫得很顺利,宰相的生日礼物被劫走了,必然是大案,上级责令破案。卖蒙汗药的白胜被锁定,锒铛入狱,挨不住打就全招了,团伙其他人全被供了出来。
官府派人来抓,按常理来说应该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公孙胜偏偏没走,跟随晁盖和官兵们狠狠打了一仗,就上了梁山,这时他在晁盖心目中的形象又高了一截,真讲义气。
在火并王伦的政变中,公孙胜也是参与其中的要员,经历了这次惊险又刺激的行动后,公孙胜就顺利进入了水泊梁山的核心领导队伍中,担任非常重要的领导角色,受到晁盖的重用。
宋江上梁山,公孙胜下梁山
公孙胜在梁山定下来,以山寨高级领导人的身份过着悠哉悠哉的生活。当宋江上梁山以后,公孙胜却下定决心要下山。
宋江上梁山后,马上回到家中把宋太公搬请上山,李逵也坐不住了,也要去搬自己的老母亲上山,公孙胜看到这情景就借机说自己也要离开山寨,回家探望自己的母亲。
梁山即将迎来大发展,公孙胜却选择中途退场,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从宋江上山后排座次以及晁盖的反应等事件中,公孙胜看出梁山虽天时地利却人心不和,这个团体的社会复杂性已经显现出来。
公孙胜是一路跟随晁盖上的梁山,自然是支持和扶持晁盖的,但他发现晁盖并不是宋江的对手,这个集团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在里面,兄弟相残也不是没有发生的可能,所以他选择了离开。
公孙胜的中途退场并不是盲目的,是他根据对人性的认识做出的判断,是对梁山不透明的环境做出的反应。
公孙胜离开以后,梁山依然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宋江在攻打唐州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叫高廉的对手,这个对手是有些法术在身上的,这一点让宋江有些束手无策。
用魔法打败魔法。高廉会法术,那就找个会法术的人跟他对抗,宋江自然想到了公孙胜,于是派戴宗和李逵去请公孙胜回来,公孙胜趁机拿捏了他们一番,听说两位来请自己出山,先躲了起来,不照面。
他的师父罗真人替他出面,对着李逵一顿狠狠的取笑,这下把李逵给整治住了,公孙胜在李逵心中的威信先立了起来。之后,在对抗高廉的过程中又立了功,名声更盛,这也是公孙胜的第二次出山。
不表态的透明打工人,一应大事全是无声沉默
但是,公孙胜再次回归梁山后,他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像以前那般积极主动了。他只勤勤恳恳地打工,按部就班地做事,不多说话不凑热闹,对事情也不主动想办法出点子。
这是公孙胜新的职场规则,那就是就事论事,只谈工作,不谈感情。领导集团争斗时,他也是处中立地位,两不相帮,用行动大大方方地表明我就是个打工人,只想做好本职工作,不想谈什么私人感情。
除了不谈感情,在梁山泊的很多事情上,公孙胜也是不表态的。
晁盖中箭时,别人都哭得悲悲切切,他不表态;宋江被推上一把手的位置时,他只是附议罢了;卢俊义上山,领导团体重新排位置,他被排到第四位,也不计较;朝廷要招安,他也是不表示自己的想法。
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公孙胜其实过得还是蛮舒服的,领导核心成员增加,他身上的压力减少,种种事情他也不做决定。此时的他享受着极高的待遇,却没什么烦心事,有些尸位素餐的意思在里面。
所以他主攻专业技术,当对方用妖法来犯,那公孙胜就会大显身手,摆平对方,帮梁山度过重重危机。公孙胜是有道家做派在身上的,虽主张清静无为,却也心系天下,颇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侠义在其中。
征辽得胜归朝,公孙胜如期归隐
朝廷开始招安,脑子里一直有君臣那一套的宋江不愿被称为草寇,在梁山终其一生,想着能替朝廷做事,有些功劳的话,加官晋爵锦绣前程也是指日可待。
但此时的公孙胜却已经看明白了,朝廷看梁山的动静越来越大,围剿时多以兵败结束,打不过就拉其入伙,拉入伙站在统一战线上,让梁山替自己卖命攻打方腊。
他知道朝廷招安的这一举动绝不会给梁山团体带来什么好下场,只是想利用他们的战斗力罢了。表面上看起来红红火火,其实这团体就快要垮了。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还是趁着现在赶紧离开吧。
果然梁山被招安后,宋江被委以重任,率兵前去攻打辽国,打到了公孙胜的家乡蓟州。他前去拜访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罗真人是明白人,知道自己徒弟公孙胜的心思,于是便对宋江说了下面这一番话。
他说公孙胜在跟着你们干事业,这我也不加阻拦,眼看着你们的仗就要打赢了。公孙胜的母亲年纪也大了,需要他在身边尽孝,我也需要他传承修行。罗真人便和宋江约定,这仗打完后,放回公孙胜。
宋江打了大胜仗,按照和罗真人的约定,公孙胜照约被放回,公孙胜这一离开,此后便再没有露过面。
公孙胜在梁山最辉煌的时刻选择退出,也无非是看到梁山即将走下坡路的局面。
梁山在连续的征战中,伤亡巨大,招安这招并没有让他们去掉贼寇的帽子,他们也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再观公孙胜,他的结局无疑是梁山众好汉中最好的一个了。
他是个真正的智者,知道什么叫进退有度,什么叫做事有章法。有句话叫做“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有多少人因为不知进退有度,在面临绝境时,手足无措,一筹莫展,只能任人宰割。
就像范蠡,他跟着勾践出生入死,立下过很多功劳。当陪着勾践稳定好时局后,勾践要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范蠡给他留了张纸条就走人了,转而投身商业,成了有名的商人,他的故事也流芳百世。
再看看历史上那些陪君王打天下的功臣,最后落了个“狡兔死,走狗烹”的凄惨下场,而这样的结局也无非是因为他们贪恋官场,不知道君王的恐惧,不知人生的进与退。
在梁山众好汉中,公孙胜算得上是英勇的,也是出色的。他能发挥出色的本领,为梁山的事业做出贡献,也能在发展势头最足最为辉煌的时刻选择转身,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是他的大智慧。
因为他知道这世间的繁华热闹终究会归于平淡平静,所以选择了在梁山事业最辉煌的时刻转身离去,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更不贪恋这一站,走得那般毅然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