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为什么被称为德国的“铁血宰相”,了解一下你就懂了
小编 2023年3月6日 13:36:02 小说大全 148
郭沫若在《十年建国增徽识》中有诗云:
识得止戈为武意,能将铁血铸平和。
“铁血”之所谓含义即:挥寒铁之利器,洒热血之壮志。
譬如我们的工农红军士兵就是一群“铁血铸和平的战士”,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也很形象生动的诠释了铁血的内涵,时人常把李鸿章喻做“东方俾斯麦”。不过在我看来李中堂能力有余,而铁血不足。
俾斯麦担任宰相不久,在普鲁士议会上就发表了具有煽动性的言论说:
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
俾斯麦的政治观就是推崇用强权和武力的“铁血政策”来完成德国统一和对外扩张,这种政治观决定了俾斯麦属于“鹰派”政治家。
相比俾斯麦的强硬作风,我们可以从李鸿章的一番自我独白来揣摩他的政治观: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封建时代的政治家们注重君臣伦理,所以少了一丝政治血性,以上都是闲话,我再来说说俾斯麦为何被称其为“铁血宰相”的原因。
自罗马帝国分裂以后欧洲就再也没有完成过统一,其局势就宛如中国之春秋战国时代,各邦国、各封建封建领主相互独立和割据。
拿破仑的出世让欧洲短暂出现了统一之光,不过随着他兵败滑铁卢,一个有可能统一的欧洲沦为了空谈。
展开全文
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后,神圣罗马帝国瓦解(注: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人开创的罗马帝国并没有直接关系,法兰克王国君主查理曼在公元800年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算是从皇位的形式上继承了覆灭的西罗马帝国)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就曾嘲笑神圣罗马帝国的尴尬地位说:
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
随着神圣罗马帝国最终被拿破仑勒令解散,在拿破仑战争以后,名义上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管辖的各个公国、邦国都成为了一团散沙。
在此背景下,在维也纳会议中决定成立一个德意志邦联,以便把这些邦国团结起来。
但德意志邦联只是一个组织,并不是主权国家,就像今天的联合国一样,而争夺德意志邦联领导权的主要是奥地利和普鲁士。
但其实争来争去争的就是德国这一块土地,因为神圣罗马帝国后期领土大萎缩,其核心管控地域只有德国地区。
这也是为什么德国人把神圣罗马帝国又称为德意志第一帝国的原因,俾斯麦统一全德国以后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希特勒时期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
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赋予了俾斯麦“铁血宰相”的美名。
由于彼时的德意志邦联处于分裂的独立状态,鼓吹要以强权和武力统一德国的普鲁士王国宰相俾斯麦悍然发动了第一次普奥战争。
这一次战争的起因实际上就是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相互争夺德意志邦联的领导权,这就跟后来美国和苏联都想称霸世界是一样的,所以才有了冷战铁幕,东西方阵营的对抗。
在萨多瓦战役中,俾斯麦动员了多达29万的军队取得了对奥地利帝国的胜利,统一了德意志邦联的北部地区,但俾斯麦的野心是要统一德国全境。
所以这时候在幕后控制着德意志南部地区的法国不可避免的要和这个崛起的普鲁士王国发生冲突,这也就有了我们熟悉的“普法战争”。
俾斯麦之所以铁血在于,他并不害怕战争,相反,他渴望战争,这个政治狂人相信只有强权和武力能够统一彼时分裂的德国地区。
通过“埃姆斯密电”事件,在俾斯麦的刺激下,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率先发动对普鲁士的战争,普法战争打响。
谈到这个“普法战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我们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做《最后一课》,这篇文章的背景就是“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
战争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欧洲霸主法国不仅战败,连国王都选择了投降,德意志民族的军队开进巴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住进了凡尔赛宫。
在那里,德意志邦联升级成为了德意志帝国,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成为德意志皇帝,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俾斯麦也迎来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帝国宰相、中将、侯爵的种种显赫身份以及统一德意志的壮举让他迅速成为扬名欧洲的大人物。
不过,俾斯麦虽然是一个推崇强权统治的政治家,但他并不是希特勒式的战争狂人,要以武力来统一德意志,普奥战争胜利后,北德意志境内弥漫着要以暴力来统一德意志的气氛。
俾斯麦对此说道:
我也认为,仅通过暴力事件来推进德国的统一是可能的。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是造成一场暴力灾难的使命,和选择时机的责任。任意地、仅仅按照主观的理由而决定干预历史的发展,结果总是只能打落不成熟的果实。至于说,德国的统一在目前不是个成熟的果实,在我看来是十分清楚的——节选自艾伦《俾斯麦传》
俾斯麦并不反对战争,在当时德意志邦联几乎完全是散沙一块的状态下,只有通过强权统治以及武力征服才能把这些高度独立的邦国打造成为铁板一块。
应该说这是时代背景对俾斯麦的政治观产生的影响,他的“铁血政策”正是谋求通过战争来完成德意志邦联的真正统一,事实也证明。
在发动三次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以后,德意志完成了统一,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国家,普法战争也改编了法国的命运。
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转而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这些功勋足以令俾斯麦成为欧洲历史上无法绕开的一个人物。
时至如今,我们常常把俾斯麦和李鸿章拿来做比较,其实两者并没有可以比较之处,两者彼时身处的处境都全然不同,这也就决定了他们会采取不同的政治措施。
其实在“庚子事件”中,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达成的“东南互保协议”就已经私下协定好,只要慈禧和皇帝遭遇不测,就把李鸿章推出来做领导人。
可惜的是李鸿章并没有等来这样的机遇,诚如梁启超的评判:
虽李之际遇,或不及俾,至其凭借则有过之。人各有所难,非胜其难,则不足为英雄……使二人易地以居,吾知其成败之数亦若是已耳。故持东李西俾之论者,是重诬二人也。
应该客观的说,时代成就了俾斯麦,他也造就了时代,李鸿章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