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田野 追梦“向往的生活”
小编 2023年3月8日 16:54:02 小说大全 158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新春伊始,“一号文件”和春天一同如约而至。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首个中央一号文件,谱写乡村振兴蓝图,强调“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传递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那么,乡村振兴愿景中“向往的生活”应该什么样?简而言之:宜业宜居宜人。
宜业,即“小酌慢品农家乐,绿色蔬肴趣更幽”,让农村有干事创业“奔头”,更尝腰包鼓鼓“甜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兴邦”,发展乡村产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我们必须在可持续上更加用力,努力擦亮农业“金字招牌”。要“数字赋能”乡村产业,优化农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强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打好“数字农业”技术应用基础,畅通本地金融机构、移动网络运营商、电商通信基站及农产品仓储物流等设施与农业产业的融合渠道,降低“最后一公里”成本。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精乡村休闲旅游,培育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教育农业、体验农业等,推动农业产业与康养、文化、体育、旅游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要以点连线,注重把不同区域的“珍珠”串成精致的“项链”,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目标,打造有情怀、有乡愁、有寄托的特色乡村旅游。农村产业发展有“盼头”,农民“菜篮子”更满了,“家底子”更厚了,“幸福感”就更足了。
宜居,即“暮霭昏昏半掩扉,偶逢邻叟荷鉏归”,让农村有绿色蝶变“新意”,更有田园牧歌“诗意”。“美丽乡村更宜居,青山绿水寄乡愁”。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名片。要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紧盯时间节点、工作要求,强化质量意识、速度意识,不断完善农村道路、供水管网、电网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狠抓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和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重点整治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全面推行“村庄清洁日”“义务清扫日”行动,让“扫干净、摆整齐、有归栏、成习惯”成为常态,推动乡村“面子”“里子”再提升,以庭院“小美”促乡村“大美”,着力打造幸福美丽健康家园。农村已成为更多人心里田园牧歌式的“怡情美居”,成为“最忆是乡愁”的情感归属、“悠然见南山”的心灵渴望。
宜人,即“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让农村有文化人的“底蕴”,更显文明新风“温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既要“颜值”,也要“气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是“重头戏”,且不是一场“短时赛”,而是一场需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的“持久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持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强化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创建,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大力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明。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书屋、文化礼堂、休闲文化驿站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多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和巡讲活动,持续补足“精神食粮”,孕育农村社会好风尚。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声颂”,全力构筑乡村精神文明新高地,让良好乡风的“文明之花”永开不败。
农业,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
心向田野 追梦“向往的生活”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新春伊始,“一号文件”和春天一同如约而至。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首个中央一号文件,谱写乡村振兴蓝图,强调“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传递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那么,乡村振兴愿景中“向往的生活”应该什么样?简而言之:宜业宜居宜人。
宜业,即“小酌慢品农家乐,绿色蔬肴趣更幽”,让农村有干事创业“奔头”,更尝腰包鼓鼓“甜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兴邦”,发展乡村产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我们必须在可持续上更加用力,努力擦亮农业“金字招牌”。要“数字赋能”乡村产业,优化农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强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打好“数字农业”技术应用基础,畅通本地金融机构、移动网络运营商、电商通信基站及农产品仓储物流等设施与农业产业的融合渠道,降低“最后一公里”成本。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精乡村休闲旅游,培育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教育农业、体验农业等,推动农业产业与康养、文化、体育、旅游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要以点连线,注重把不同区域的“珍珠”串成精致的“项链”,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目标,打造有情怀、有乡愁、有寄托的特色乡村旅游。农村产业发展有“盼头”,农民“菜篮子”更满了,“家底子”更厚了,“幸福感”就更足了。
展开全文
宜居,即“暮霭昏昏半掩扉,偶逢邻叟荷鉏归”,让农村有绿色蝶变“新意”,更有田园牧歌“诗意”。“美丽乡村更宜居,青山绿水寄乡愁”。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名片。要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紧盯时间节点、工作要求,强化质量意识、速度意识,不断完善农村道路、供水管网、电网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狠抓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和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重点整治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全面推行“村庄清洁日”“义务清扫日”行动,让“扫干净、摆整齐、有归栏、成习惯”成为常态,推动乡村“面子”“里子”再提升,以庭院“小美”促乡村“大美”,着力打造幸福美丽健康家园。农村已成为更多人心里田园牧歌式的“怡情美居”,成为“最忆是乡愁”的情感归属、“悠然见南山”的心灵渴望。
宜人,即“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让农村有文化人的“底蕴”,更显文明新风“温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既要“颜值”,也要“气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是“重头戏”,且不是一场“短时赛”,而是一场需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的“持久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持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强化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创建,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大力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明。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书屋、文化礼堂、休闲文化驿站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多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和巡讲活动,持续补足“精神食粮”,孕育农村社会好风尚。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声颂”,全力构筑乡村精神文明新高地,让良好乡风的“文明之花”永开不败。
农业,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