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骏图》高僧爱马,爱其神骏而不乘,任其逍遥
小编 2023年3月19日 18:18:02 小说大全 149
支遁爱马
《世说新语》里讲了一位和尚爱马的故事,这位高僧法号支遁,是东晋时期一位著名的高僧,他特别喜欢马,爱到什么程度呢?据文献记载,他不但喜欢养马,还好养鹰,但他爱马养鹰的方式又与众不同。一般人养马不就是用来骑的么?而支遁却不骑马,任其自由驰聘。支遁好养鹰而不放,好养马而不乘,有人讥笑他,他却说:“贫僧爱其神骏”,其中所谓的“爱其神骏”就是欣赏马的那种豪俊爽朗的神气。也就是说,他喜欢马就是欣赏马的那种气质,而不是像一般人一样当宠物一样!这个故事非常投文人雅士的味口,成为画家笔下时常呈现的主题,唐朝韩干《神骏图》就是取材于《世说新语》中支遁爱马的故事。
唐朝韩干《神骏图》
一个披发的童子, 正骑着一匹骏马在河水边撒着欢踏浪归来, 童子只是侍候它的仆人,他手中拿着的并不是皮鞭,而是棒刷,是为骏马刷洗皮毛的工具。马儿欢快的奔跑,神态松驰而飘逸。马首平仰,四蹄张开,马尾上翘,嘴微张,似乎在诉说浴后的愉快。这匹出水沐浴归来的骏马正在奔向他的主人,正是爱马如痴的高僧支遁。
此时支遁正和一位友人坐在水边老树荫下坡地的石床上,一同欣赏着骏马飞奔而来的英姿。只见他身着袈裟,手执禅杖,一手撑于石床,一只脚向后伸,首微仰朝向马儿奔来的方向,明显地一副欣赏不已的表情;支遁对面的友人峨冠博带,宽袖大袍,背向而坐,一手撑住石床,一脚后伸,与支遁同一方向,虽看不到面部,但体态明显也是被骏马所吸引,两人均在全神贯注地观赏踏浪而归的神骏,兴致昂然。坡地边立着一穿胡服的男子,双手抱拳,上立一鹰,鹰首下俯,似在觅察地下的动静,伺机下扑,支遁爱马养鹰这是出了名的,这位应该是就是替支遁专门侍候老鹰的随从。
展开全文
支遁与友人
这幅画作可谓是画的神采飞扬,可以说是一幅国宝级的藏品,2007年12月13日,国家邮政部门专门发行了特种邮票《神骏图》,这款邮票题材就选自韩干的同名画作。《神骏图》搬上了有国家名誉的邮票,可见其非同凡响。
《神骏图》邮票
韩干画马
《神骏图》 这幅画的前隔水有用瘦金体书“韩干神骏图”五字题签。经过学者比较研究,初步认为是五代临摹唐人韩干之作,还有专家认为画风似更接近北宋。所以后世多传为唐代画家韩干所画。
马是画家非常喜欢表现的题材,现代画家画马最出名的莫过于徐悲鸿。自唐代以来,马一直是中国画中常见的题材。从唐代的韩幹到北宋的李公麟,再到后来的赵孟頫,都喜欢画马、擅长画马。古人画马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唐朝许多艺术创作都少不了以骏马为题材的作品,比如非常出名的如:昭陵六骏、《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春游的高头大马等。但是在唐代以前的画家画马都只停留在临摹或是描摹的阶段,直到从韩幹开始,画马才从临摹走向写生。
这位唐朝画家韩干据说是京兆蓝田人也就是今天陕西西安人。相传在盛唐长安期间,韩干年少时曾为酒肆雇工,当时生活非常清苦,经大诗人王维资助,学画十余年而艺成。擅绘肖像、人物、鬼神、花竹,尤其擅长画马,曾师从曹霸而重视写生。
经历唐玄宗年间,被召入宫封为“供奉”。此后专跟宫中画马名家陈闳学习画,但进展不太显著,后来韩干改变只临摹不写生的方法,经常到马厩里去,细心观察马的习性,对比找出马的性格特征,找出马的动作规律,并把各种各样的马记录在案。日子久了,人们对韩干经常进入马厩,甚至搬到马厩里和饲养人一起住感到奇怪。
韩干回答说:“我学习画马,马厩里所有的马都是我的老师”。为了深入了解马的习性,他常痴痴地观察上几个时辰,把别的画家不了解的具体细节都弄得清清楚楚,并牢记心上。这样时间久了以后,马的各种体貌,奔跑雄姿,千变万化的动态,作画之时自然而然就展现在纸上。所以人们都称赞韩干笔下的马是能跑动的马。
《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马
韩干流传于世的作品极少,这幅《神骏图》流传到今世也是历经各种辗转。《神骏图》曾经明汪砢玉《珊瑚网》、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石渠宝笈·续编》等书著录。明代曾为郭衢阶、顾正谊收藏,入清为梁清标收藏,后入清内府,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
据说辛亥革命之后,末代皇帝傅仪从故事宫偷偷带走1000多幅历代书画精品,其中就有这幅《神骏图》,后来由于溥仪出逃缺钱,只好用随身带的这些国宝换取钱财食物,然后就流落到了民间,解放后为辽宁博物馆收藏,成为国宝级珍品。
支遁爱马只是传说,韩干爱马则实实在在是见证。在韩干的画中,马成为了绝对的主角,韩干把支遁爱马的神韵活灵活现地地展现出来。
在这幅画中,韩干匠心独运,骏马奄然成为了画面的主角,占踞了全幅画一半的位置,重点异乎寻常的突出。《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刘备“马跃檀溪”的故事颇为传奇,描绘的是白马于危急关头于檀溪中一跃三丈,爆发出惊人之力,勇救先主刘备,神骏异常,当时是民间话本说唱,脍炙人口,影响广泛的故事。《神骏图》中踏浪而来的白马似乎也受到“马跃檀溪”影响。画中马为白色,踏水而来。
唐代人们崇尚大宛马,这种马的形体特征,可以说膘肥体壮,非常骄健,特别符合唐代时期人们喜爱的马的特点。韩干所画之马即为大宛马,所以他特别突出了马的膘悍、硕壮和英姿勃勃的神采,和汉代马踏飞燕腾跃的造型,唐代的三彩马,以及昭陵六骏的风格,一脉相承。
古刹遗韵
画中的故事,据说是发生在江南苏州的支硎古刹。这座支硎古刹就是支遁创建的。古刹所在的山,因为山多平石,平石为硎,故名支硎山,又名观音山。如今这座古刹早已荡然无存,古刹于1966年“文革”中被毁,片瓦无存。现在遗址在苏州高新区枫桥镇支英村。从《神骏图》我们所绘的周围环境特征,我们还能感受到当时环境的清幽。
画面中,环境古茂静寂,山石平坦广阔,在山涧洗漱一净的白色骏马,踏溪而来,神态清新脱俗。只见白马昂首,张口扩鼻,动势犹存,气喘未定,神态中自然流露出见到主人的欢快情态;而骑于马上童子则一手持缰,一手执策,神彩飞扬;主人支遁此时身子略向前倾一手拄榻,一手置马杆于屈起的膝上,全神贯注一心向马,似乎都顾不上袈裟零落,热切地注视着飞驰而来的爱马,其情其景,创造出一种无染无杂,返璞归真,超然空寂的通明境界。而与支遁对坐的友人、持鹰而立的仆从,三个人一前倾、一侧身、一直立,形成一种律动之美,视线全部集中于奔来的白马这一点,画面呼应,动静对比,奇情异趣,跃然纸上。
持鹰侍者
另类宠物爱好者
唐代文学家、识人学始祖韩愈在他著名的《马说》中说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常常用“千里马”比喻那些才华出众的人,而且一提到千里马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伯乐。千里马固然难得,但懂得发现好马、欣赏好马的高人更加难能可贵。由此看来,高僧支遁和画家韩干都可称得上难得的伯乐。这和他们为人处事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支遁之所以这样爱马,和他为人学识是息息相关的。支遁是魏晋时期的一位高僧,他是佛门中人,却喜欢老庄哲学。
高僧支遁
魏晋时代老庄的玄学极盛行,佛教僧侣有的也加入了清谈的行列,佛经也成了名士们的清谈之资,而支遁几乎是这种风气的代表人物。因而支遁一生交往的名士很多,名士也喜欢和他来往,并且非常推崇他。在以记载清谈家言行为主的《世说新语》中,关于支遁的记载就有四十多条。支遁是一位典型的具有清谈家条件杂揉老释的僧人,他对于清谈家最为宗奉的典籍《庄子》更有独到的见释。对于《庄子》的《逍遥游》篇尤能独抒己见,曾为当时名士王羲之、谢安、王濛等所欣赏,可谓名士中的名士。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里记载了支遁还是个另类宠物爱好者,他不是一般人一样养猫养狗,支遁养的宠物比较特别:像仙鹤、老鹰和骏马,可见这位高僧不光有闲还应该很有财力。而他更另类的是对待宠物的方式。例如有人送给支遁两只仙鹤,为了怕仙鹤飞走,那就得把翅膀剪短,可支遁看到仙鹤耷拉着脑袋的沮丧模样,就感叹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意思是说翱翔云霄是仙鹤的天性,怎么能给人做玩物呢?于是没有再剪仙鹤翅膀,任由它们飞走了。再说到马,一般人养马是为了骑马,支遁却从来不骑。很多人就嘲讽他说了:“你一和尚,天天玩马,多费钱哪。你还不骑,算什么事儿?”支遁微微一笑,说:“贫道爱其神骏之性耳。”
《神骏图》非常形象地表现出支遁爱马“爱其神骏”的神遂,画家通过表现支遁和友人一同观赏骏马的场景,细致的描绘,将每个人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支遁的神情静穆而投入,完全专注于观察欢腾跳跃的骏马;与他对坐的那位,虽然看不到面容,却能从背影想象出他定然是位有着孤傲脾气的名士。臂上立鹰的仆人显得小心谨慎,而骑马的童子则一派天真。
《神骏图》以精湛的笔墨技艺,生动描绘,人马用笔极为精练,施重彩而不愿其浓艳,画人马形神统一,“树石钩而不皴,水波浪花尤见功夫。”展现出画家爱马的又一神韵,以形与神,处处精工入微,简洁的空间结构,整体上给你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此画特别令人欣赏的地方是,神彩飞扬、飘逸灵动,细劲有力的线条,华美而艳丽的赋色,人物动态神情传神,骏马昂扬洒脱,由此反映出蓬勃而强劲的生命力,也昭示着大唐盛世绘画艺术的辉煌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