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四季之春始,春来万物生
小编 2023年3月21日 13:54:02 小说大全 209
唐代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反映的是大户人家的尝春盛况。生菜含“生”字,春盘中的“五辛盘”带有谐音“新”字,因此吃生菜、春盘反映了人们对于“新”“生”的期待与祝福。同时,如春饼、春卷等佳肴,无不蕴含着人们对于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宋代张栻的这首《立春偶成》,以拟人的手法和富有动感的活泼语句,展现了春的气息,表现出诗人对春天欣欣向荣之景的渴望。立春,二十四节气的首个节气。通常在每年2月3日至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进入立春节气。明代农学著作《群芳谱》对立春的解释是“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篆体字的“春”,由“艸”“日”和“屯”字组成,其中“屯”表音,“艸”和“日”表意,指春阳抚照、万木荣生。立春反映冬春季节的更替,标志着寒冷的冬季已经过去,开始进入温暖的春天。唐代罗隐有诗云:“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景象将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
外国友人参与石阡说春(石阡县文化馆供图)
展开全文
立春节气蕴含着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传统。中国先民观察自然物候细致入微,立冬一候“东风解冻”,冰封的大地开始从下到上逐步化冻,冻土变浅;二候“蛰虫始振”,在土地里冬眠的虫子随着气温上升而苏醒,开始蠕动;三候“鱼陟负冰”,唐代罗隐《京中正月七日立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河冰开始融化,潜伏在水底过冬的鱼儿上浮,享受春日暖阳、呼吸新鲜空气。人们常说春暖花开,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迎春花、樱桃花和望春花逐次绽放,迎来了岁月含香、花开锦绣的美好时节,彰显着中华民族对诗意浪漫自然生活的追求与期许。
扶牛犁田(遂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立春农事经验是中国农耕智慧的重要体现,对于现代农业生产依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时节,春耕备耕正当时。农民开始准备种子、肥料,修整农具。农谚“打罢春、麦起身”,在广袤的农田里,冬小麦需及时进行“顶凌耙地”和“镇压”。顶凌耙地是北方地区早春地面夜冻、昼融时进行的耙地作业,可切断土壤水分散失通道,保墒、增温、促早发。而镇压可以弥合土缝,使麦根扎实,防冻保苗,有利于保水、保肥、保湿,促使麦苗生长健壮。
古代农耕社会每逢立春都会举办隆重的迎春纳福仪式,体现着中华民族顺天应时、道法自然的文化精神。东郊迎春是国家重大祭礼,根据《礼记》记载,立春前三日,皇帝要沐浴、斋戒,待至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祭祀春神句芒。鞭春牛也是一项官方主持、群众参与的重要传统仪礼,明代于谦《立春》:“击罢泥牛物候新,一鞭分与万家春。”通常,“春牛”由泥塑或纸糊,鞭打春牛意在兆示丰年、策励农耕,时至今日,河南“内乡打春牛”便是这一古老立春文化的当代遗存与历史见证。
九华立春祭:民间组织舞龙、抬神巡村(衢州柯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供图)
当前,全国各地传承的迎春民俗更是丰富多彩,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浙江衢州在立春节气举行“九华立春祭”,通过祭拜句芒、扎制春牛、演戏酬神,企盼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班春劝农”是浙江遂昌流传久远的迎春文化,始于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其创作的《班春》:“家家官里给春鞭,要尔鞭牛学种田。”意在通过颁布“春耕令”,劝导农民按时耕作、不误生产。贵州石阡等地还传唱着专门迎接春天的说唱艺术——说春,春官们走街串巷、挨家挨户,以朴实美妙的歌声,向乡民们传播农事节气、报送美好祝福。
装饰春日是立春习俗的重要内容,表达了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在无形中滋养着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民族品格。宋代施枢《立春》:“彩胜飘春上鬓蓬,倚栏一笑问东风。”反映的是立春戴春胜等饰品迎春的传统,妇女剪彩为春花,或草虫、飞燕、蝴蝶之类的饰物,俗称“闹嚷嚷”,将其簪戴于首,以迎接生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春日生气。春鸡是幼童佩戴的立春饰物,以“雄鸡啄豆”图案为多,其中“鸡”与“吉”谐音,取迎春纳吉、福佑安康的含义。同时,传统社会,各家各户每逢立春日都会张挂春牛图,以指导农事劳作,祈盼稼穑岁登、年景丰稔,在门户张贴“宜春”二字,以赞美春日、祝福春生。
抢五谷(遂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顺时而食是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传统,兼有“养身体”与“养心性”的双重功能。在林林总总的立春食俗中,萝卜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食物。立春吃萝卜,俗称“咬春”,萝卜清脆、味辛,有助于驱除春困、提振精神。吃生菜和春盘也是遍及各地的传统习俗。唐代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反映的是大户人家的尝春盛况。生菜含“生”字,春盘中的“五辛盘”带有谐音“新”字,因此吃生菜、春盘反映了人们对于“新”“生”的期待与祝福。同时,如春饼、春卷等佳肴,无不蕴含着人们对于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
立春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双春年更是被视为大吉之年。旧年已去,新岁可期,立春节气酝酿着无限的活力、孕育着新生的希望,在春天之始谋划全年、砥砺奋进,必将耕耘出丰收年景、创造出光明未来。
作者:隋 斌
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二十四节气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牵头人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理事长
原标题为《四季之春始,春来万物生》,首图《忙春》摄影为吴景
编辑:陶家璇
校对:焦 晴
审核:史慧玲
来源: 《中国政协》2023年第3期
新刊速递 |《中国政协》2023年第3期都有啥?快来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