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缠故筝 浅谈古筝四大流派的艺术风格及特点---大学生毕业论文
小编 2022年4月5日 12:47:37 小说大全 456
【标题】浅谈古筝四大流派的艺术风格及特点 【作者】程 【关键词】古筝南北四大筝派 艺术特点 【指导老师】许 【专业】音乐学【正文】 一、引言 一提到古筝,不免让人想起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佳话。筝是 一种中国古老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族乐器,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灿 明珠,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占有不可轻视的地位其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 战国时期(约公元前2 世纪),故被大家称之为“古筝”。 作为声乐的伴奏乐器, 当时已流行于秦国(在今陕西省),自此“古筝”又获得“秦筝”之美誉 古筝, 音色浑厚明亮,弹奏时需要较强的技艺,具有特殊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在其发展与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历史、社会风俗文化、区域生活差异等原因,逐渐 派生和形成了各种具有不同音韵、演奏技巧的流派,如山东筝派、河南筝派、浙江 筝派、潮洲筝派、闽南筝派等。从北到南,逐渐发展成为南北两派,从具体的艺术 特点上面可以归纳成为河南、山东、潮州、客家四大流派。 从古到今,各流派专家也在潜心研究、摸索古筝的人们或许要问:既然古筝艺术如 此珍贵,那么它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起源于何地?又如何形成流派?各自流派如何发 展?它们之间有什么却别与联系„„通过本次论文的写作,可以更好地研究、探讨 “取百家之长还是独善其身”这一问题。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并探求其中的奥秘, 笔者通过调查,梳理今人成果,以供大家研讨。希望能更好地把握各流派的精髓, 发扬光大各流派的艺术特点,并进一步宣扬古筝音乐以及古筝文化,这对本人和读 者都有着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我国目前的南北四大古筝派别(概述) (一)流派的定义 流派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思想倾向、审美趣味、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大 致相同或相似的某些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而成的统一体。一个流派的形 成,往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成乐种勾缠故筝,其次是 演绎乐种中不同乐调的乐器在演奏实践中所形成的演奏风格。 (二)我国古筝四大流派简介 我国古筝流派风格多样,有的刚健激越,有的幽柔清雅,有的轻盈柔美„„, 在目前 汉族地区古筝流派主要分为: 河南筝派、山东筝派、客家筝派和潮州筝派四个流派。 而河南、山东筝派又被统称为“北派”, 客家、潮州则被统称为“南派”。对于“北 派”人们常用刚毅、爽朗形容, 对于“南派”则常用柔美、秀丽形容。 与此同时, 各家筝派具有它所依附乐种特定的技法、音律、音韵、调式、调体、节 奏、板式结构、套曲程序等, 包括了一些专用名词、术语, 以及约定俗成的审美标 准,下面将对这些流派的成因、流变、衍展、风格特点、演奏技法及代表人物等进 行探讨。
古筝发展在我国的历史上渊源流长,由于各种历史或者区域风俗特点的原因,使古 筝在各地的演奏风格和艺术特点上面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差异,例如:在河南筝中, 经常使用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颤,音乐表现很富有戏剧性,也很有效果。而潮州筝在 演奏上特别注重指序,如符合“勾、托、抹、托”的称为“顺指”,不符合这规律 的称为”逆指“。在演奏时如遇”逆指“出现勾缠故筝,必须采用“大撮”或“历弦”(历 来解决。如连续出现三个相同的音符时,必须采用“反打”(先用中指“勾”弦,再用拇指“托”弦的指法) ,再用“飞指”(反撮) 或“大撮”的指法来演奏。 在客家筝的演奏中,为了丰富音色的变化和对比,增强曲调情绪的起伏,常采用乐 句音高的高低翻变手法,将旋律乐句提高八度或降低八度来演奏,来突出低音为旋 律配和声。在山东筝中,大指“花奏”指法,是以大指连托数弦构成“下花指”为 主,在《普天同庆》中,花指在旋律中不仅占有完整的拍子、时值,还在强拍上出 现,成为旋律的主要因素。 虽然各地的风格艺术特点有很大的不同,但中国古筝是由北向南逐渐流传的,它们 之间也存在不少的相同点。 三、四大古筝派别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一)河南筝派 河南筝的音乐表现力极强,集叙事、状物、抒情三大特点于一体,是汉民族筝乐中 影响力较大的一个流派。
河南古筝流派的形成, 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 主要依附的 乐种“河南大调曲子(又称鼓子曲)” 及后来的河南曲剧。尤其大调曲子, 可以说 差不多概括了河南筝曲的绝大部分,它是一种以曲牌联缀为其演唱特点的曲艺形 式,伴奏乐器为三弦、筝、琵琶, 加以手板、八角鼓。 河南筝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使用大指大关节连续有力地托劈,右手从 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的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时,指法上以左手的 滑按、小颤、滑颤、大颤最有特色。在河南筝中,把这一技巧称为“游摇”。河南 筝的传统用法,从民间相传的一首诗可以概见: 短短四句讲了左手和右手的重要的演奏技术问题。可以见出在河南筝技的普及已经相当高。除了上述音律、调式、技法的特点外, 河南筝派的独特之处与方言有 极大的关系。河南筝派的筝乐艺术在与声腔交融中, 一是把声腔中的音韵变化吸收 二是随腔送韵既丰富了声腔,又丰富了筝乐本身。这就是所谓的“以 充分体现了河南筝乐的泼辣与细腻兼具,奔放与委婉并 存的魅力。 河南流派筝曲包括传统筝曲和创作曲。传统筝曲中一部分是从大调曲子的唱腔牌子 曲和板头曲中衍化而来的,有:《山城羊》、《倒推船》、《扬调》、《银钮丝》、 它们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活泼,地方风格很强。
河南流派的确 除了历代河南筝人的不断努力修订出丰富的传统曲目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的创作曲也成为这一流派的延续和有机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合奏伴奏中,经过筝人 的不断加工、提炼、创作而成,代表曲目有《陈杏元和番》、《打雁》、《陈杏元 今天,河南筝乐仍与大调曲子和戏曲等民间音乐紧密相连, 豫剧、曲剧、越调, 以筝为其伴奏乐器。正是这些丰厚的民间音乐土壤,培育了刚健的河南流派筝乐。 山东筝派山东筝派以它特有的演奏形式、技术特点、音韵和大量的传统曲目, 成为有影响的 古筝流派之一。山东古筝主要流传于山东鲁西南地区, 特别是菏泽、郓城、鄄城地 因为这一地区民间音乐丰富多彩,传统文化积淀丰厚, 又被人们称为“古筝 之乡” 山东筝传统的古筝演奏形式有独奏、合奏、琴书伴奏和曲牌演奏等,并且都有严格的格式, 每曲分为八个乐句, 每句八拍, 俗称“六八板”。六八板的大板曲是山东筝曲的精华,艺术性强, 既可以单独 演奏一曲, 也可以按板序连起来演奏。 弹奏山东筝曲时中, 一般会采用右手弹与左手颤,即右手弹奏的同时, 左手轻一下 琴弦, 使这个音在瞬间变高之后, 马上又回到原有音高,明显地突出颤音,表达出 激昂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山东古筝的风格活泼、粗犷、爽朗。
山东筝派的右手演 奏技术, 主要是以大指为主, 大中指配合的勾搭技巧较多,演奏形式则多以独奏、 伴奏、合奏、重奏为主。 演奏中主要使用所谓的四大件乐器:古筝、扬琴、琵琶、奚琴,另外加以铃、板、 碟掌握节奏, 好比乐队中的指挥。在套曲演奏中,四大件演奏的是长度, 调式一致, 组合方式可分可合。这种组合方式在我国民间音乐的演奏形式中是很具鲜明特点 的。山东筝的民间演奏形式多以独奏、伴奏、合奏、重奏为主。山东老一代筝家张 应易先生曾说过“山东筝本来没有独奏, 全是合奏曲”。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 套曲形式已经日渐衰微,而古筝则因为在原有的套曲合奏中占主奏地位,在自 身发展过程中的不断进步,从套曲中解放独立出来, 再经现代筝家的改编、二度创 作后成为独奏曲,实际上已经取代了民间的套曲形式。 山东古筝以其丰厚的历史积淀、渊源, 独特的演奏技法, 乡土浓郁的风格, 在中国 古筝流派中独树一帜, 而赵玉斋、高自成等当代筝家又以艺术家特有的那种敏锐能 高超的艺术功底、修养,丰富了山东筝的艺术风格和内涵, 使它更具表现 流传和影响更加深远。许多山东筝曲都出自山东琴书,和河南板头曲有相似之 也有六十八板的像《汉宫秋月》、《鸿雁捎书》等。
(三)潮州筝派 潮州筝是古筝流派的南派代表之一,系“华夏正声”之流,以清丽、柔和见长,主 要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潮州筝派的细腻特色, 是潮汕人民生活、性格在音乐中的 反映。它的调性、调式概念不同于其它民族调式和西洋调式。除了板数和骨干音的 一致外,演奏者必须了解潮乐诸调音乐特点,诸调弹奏风格,才能形成潮汕筝曲流 畅华丽而旖旎迷人的曲调风韵。 潮筝有“轻六”、“重六”、“轻三重六”、“活五调”,实际上是弹筝时左手按 音的变化。在演奏时,右手弹弦后,左手多以按滑柔吟来加以润饰,这种被潮乐人 叫做“弹按尾随”的手法,再加上“勒弦”加华的频繁使用,就形成了潮筝独特的 风格。这些风格特点表现在潮州筝之中, 其实就是通过左手按音的变化, 以达到几 种音阶和调式的组合形式, 而且音律也不同于十二平均律和其他地方的民间音乐。 一般地讲, 在潮州筝中,“轻六调”表现的情趣比较明快,“重六调”比较深情庄 “轻三重六”表现则为轻松活泼,“活五调”具有六声音阶的特色,表现比较 悲惨缠绵。由于潮汕语言比较平和, 潮州筝音程的跳跃也就比较文静委婉, 起伏变化也细腻微妙,主要起润饰作用, 从而独具一格。 潮州筝的另一风格特点就是潮州筝曲没有合奏独奏之分, 任何曲子都可以用合奏 的形式演奏, 也可以分出来单弹。
单弹时进行加花处理, 种。与西洋音乐调性、调式的概念不同,潮筝的演奏是以相对固定板式为基础,充分发挥演奏者的再度创造。在以潮民间音乐音韵特点为基础,加上吟、揉、绰、注 等多种装饰,以韵补声并加以各种“催奏”变化,以独特的板式结构,变奏方法及 音调特点组成自己独到的演奏手法。 正是潮筝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潮汕子民,建家园,闯天下,潮乐流传遍及海内外。 可以说:“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潮音乐。” 像潮州筝 的代表人物就有洪沛臣、李嘉听、张汉斋、肖韵阁、徐倏生等,他们从各种乐器的 演奏中脱颖而出, 不仅教授后学、传宗接代, 而且搜集散失在民间的音乐古谱, 理成曲,影响遐迩, 最终成为流派的代表人物,这些民间古筝界泰斗对潮州流派的 形成和发展均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四)客家筝派 就南派古筝而言, 潮州筝依附于潮州音乐这个乐种, 客家筝则依附于客家汉调音 乐这个乐种。两个乐种均有其不同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和发展过程, 既有共性风 格又有个性风格、故派生出来的古筝演奏风格也就有所区别。 客家筝派的命名与其他筝派都不同, 不是以地域来命名的。客家筝中的“客家”一 词意思是外来的, 而它所依附的客家文化、音乐也都是外来的。
客家筝采用的是全 钢丝制弦, 这就和其他流派的钢丝外缠尼龙制弦不同, 这样的音色清越, 余音悠 韵味别致。客家筝曲目繁多, 又名汉乐筝曲, 是从客家音乐中发展出来的。有“大调”、“串 调”之分, 严格为六十八板, 其余为串调, 大调重稳健, 串调显活泼, 客家筝和 潮州筝的板式也大同小异, 不同的是它没有拷拍, 而慢板和中板经常会反复演奏。 客家筝曲一般以“板数”来分类,把六十八的乐曲称大调,其余为串调。在演奏上 多用中指以及丰富、多变的左手按滑音从而形成客家筝独特的委婉、雅致的风格。 从曲目上也可以看出其厚重的文化感与历史感,如我们熟知的有《出水莲》、《崖 现在的客家筝源于广东大埔地区。此外,客家筝在赣南、闽西南、台湾以及国外有 华裔的地方也很流行。当古筝艺术来到广东大埔后, 历年来与当地的文化、语言、 习俗等融合, 形成了既保留庄严肃穆的中州古乐的余韵, 又富有浓郁地方色彩的 独特风格特点。 南北筝派的比较中国南北文化大致是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的属于北方文化,长江以南的,属于南 方文化。南方人的精致、细腻与北方人的粗犷、简朴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人称的“南 细北爽”。受地域语言、人文性格、风俗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南北方的筝派反 映在音乐和艺术风格的表现大不相同。
在传统风格中, 音色和韵味是南北筝派的最 大区别。 相对北方筝派粗犷的音色, 南方筝派音色显得较为柔和、细腻、含蓄甜美, 就仿佛 在品尝功夫茶一样, 令人感到心境平和, 细心地探求茶叶的甘、甜、苦、涩。在 筝技方面,北方人向来性格豪爽,有的年少就开始习武,故演奏古筝的时候大刀阔 斧,表现出来的音乐线条铿锵有力,而南方筝派弹奏时指甲触弦的面积比较大 而且紧贴平稳,角度先下压后慢提起, 尽量延长指甲贴弦的时间, 使手指在 做功时增大对琴码的压力, 传至面板增大共振幅度,从而带给人以委婉缠绵的感 受,这种弹法与北方筝差别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个古筝流派之间的广泛交流和受到其它音乐文化的影响,在 许多筝的演奏和创作中,不再像过去那样较多保留各流派在技法和音调上的特点, 而趋向于向综合型的演奏技巧和风格发展,各种技法表现出各个流派的筝乐个性, 筝乐的个性又表现出它所依附的乐种的共性,这些正是表现乐种和形成流派的条 件。演奏技术的发展,无疑加强了这件古老乐器的表现力,也涌现了一批表现时代风 貌的各尽所长的新作。 五、结语 一个流派承传在某一个地区,它必须符合所处地区民众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 化、审美、语言、习俗等,并被本地区的民众所接受、承认。
成为流派的音乐,就是 乡音,它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唤起思乡、恋乡的感情,它与语言一样,能沟通,能表 达喜、怒、哀、乐,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每个古筝流派都和其它民间音乐一样,融化 在民众的生活中,经受住历史的客观的检验。 近年来,古筝艺术呈现出令人可喜的局面,多种多样的流派风格得到进一步发展, 传统曲目及新创作品在群众中较广泛地流传,老一代筝家为培养后继者呕心沥血, 中青年筝家人才不断涌现,业余古筝爱好者越来越多,演奏形式也由独奏、为歌唱伴 奏发展为重奏及合奏。 发展流派,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古筝艺术的兴盛。应该认真总结古筝流派的艺术经验, 研究各种流派的现状及特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其精华,发扬流派的特长,继 续推动地域或民族的群体性古筝流派风格的不断变化发展。另一方面鼓励筝家根据 个人的艺术特长、天赋条件进行创造,逐渐形成个性鲜明的新流派。期盼着南北文 化在绽放自己独特的美丽时也能加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中国的古筝流派文化以 更绚烂更多姿的形态出现在世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