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海兰珠董鄂妃皆才貌双佳 难怪皇太极与顺治帝献出痴情
小编 2024年10月16日 12:03:14 小说大全 1070
清初的皇太极和他的九儿子顺治帝福临,都是满清王朝创基立业的有为君主,分别被尊为清太宗和清世祖。
且不说他们征战沙场和治国理政的业绩,在个人情感上,这父子两人也都够得上是“情种”级别,而且竟然雷同地上演了都为一个女人倾情折腰的“痴情”戏,在历史上留下了两段皇家爱情的不朽佳话。
能使清初两代皇帝分别爱得轰轰烈烈、难以割舍的女人,就是很多人已经从影视剧中熟知的海兰珠和董鄂妃。
(海兰珠剧照)
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是孝庄皇后的亲姐姐,她比孝庄大4岁,却比孝庄晚嫁皇太极九年。而她们姐妹还有姑姑共侍一夫,在历史上大概也是比较特殊的一例。
据说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之所以要把海兰珠送给皇太极做福晋,主要还是出于其家族的自身利益考虑。当时已先嫁的哲哲和孝庄还都没给皇太极生下儿子,因此必须再送到皇太极身边一个随时都能够生育的女子。
于是,时年已经26岁的海兰珠被选中,至于此前她是否嫁过人,没有史料考证。《清入关前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记载:“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尔沁部乌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 这是海兰珠最早出现的相关记录,民国时期赵尔巽修撰的《清史稿》里,也有提到海兰珠的详细生平。
天聪八年(1634年),海兰珠的哥哥吴克善亲送她到盛京,安排与皇太极成婚。
当时海兰珠虽然已过青春妙龄,然而更加丰满成熟,端庄动人。
海兰珠入宫之后,这个成熟美丽的女人很快占据了皇太极的内心。皇太极如同夙愿得尝,喜形于色。他几乎把所有的宠爱都给了海兰珠,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天赐知己和精神支柱。
皇太极与海兰珠的爱情,被有些人评价超越了生死,甚至说超越了极限。
皇太极正式登基称帝后,册封五宫后妃。刚入宫一年多的海兰珠被正式册封为东宫大福晋,汉号宸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姑母中宫皇后哲哲,位次比妹妹本布泰(庄妃)高出两个等级。
从海兰珠的封号和住处名称,即可以看出皇太极对她的宠爱。宸是帝王和王位的代称。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其意出自《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雎宫”。宸妃的地位后来居上,在五宫中位居第二。
崇德二年(明崇祯七年,1637年)七月,宸妃海兰珠诞下皇子,皇太极更是喜不自胜。此儿出生第八天,皇太极便传宣文武群臣聚集皇宫大政殿,颁布诏谕大赦天下。宣布,除十恶不赦者外,其他罪犯一概赦免。宸妃所生虽为皇八子,但其兄长无一出自皇太极称帝后的崇德五宫后妃,所以他就成了日后最有资格承袭皇位的“嫡长子”。
(皇太极画像)
宸妃在宠冠后宫的同时又母以子贵,正合皇太极心愿。所以,从孩子降生到次年春节,他与宸妃在精心抚爱小儿子的同时,不断接受着来自各方面的祝福。甚至有使臣来盛京参加新春庆典时,在朝贺皇帝、皇后之外,另进了一份给皇八子的贺表贺礼,使皇太极颇感高兴。
然而皇太极与海兰珠的恩爱却没能久长。海兰珠给皇太极生的儿子出生才半年,还没有来得及命名就夭折了。海兰珠受丧子之痛打击,身体健康情况开始变差起来。
清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皇太极率领八旗劲旅和漠南蒙古科尔沁等部铁骑,与明朝军队洪承畴部进行松山锦州决战。正当双方数十万大军生死搏杀之际,九月十二日盛京使节惶惶来报“关雎宫宸妃有疾”···。
爱江山更爱美人的皇太极,闻知爱妃海兰珠生病,心神顿时不宁起来。他立即安排属下诸将固守大营,自己则于次日启驾急返盛京。
一路茶饭不香,行色匆匆,至十七日夜驻跸旧边。哪知刚过一更时,盛京使节又来传报“宸妃病笃”。
得知海兰珠病危,皇太极连夜拔营,催动车马疾驰。十八日凌晨,再次闻报“宸妃已薨”之讯。皇太极如五雷轰顶,仅带几个随从飞马入京。他冲进大清门,直奔关雎宫,但无疑晚了一步,时年三十三岁的海兰珠已经香消玉陨,永远闭上了美丽含情的眼睛···。皇太极抚尸恸哭难抑。
有史料用“美人气已绝,英雄心欲碎”来形容皇太极此刻的心态。
皇太极实在难以接受海兰珠突然病逝这个残酷现实。他曾几次因悲痛过度而昏迷过去,吓得皇后宫妃和诸王大臣惶惶不安,纷纷跪劝他“自保圣躬,勿为情牵,珍重自爱”。
皇太极平静下来也自责说:“太祖崩时,未尝有此,天之生朕,岂为一妇人哉”。但无论如何,海兰珠的音容笑貌始终在他脑海展现。
皇太极无力挽回海兰珠的生命,所能做的,只有寄托哀思。他为爱妃举办了非常隆重的葬礼。九月廿九初祭之日,又亲率文武百官及其福晋们前往致奠,宣读了饱含他深情的祭文。最后,皇太极在海兰珠的墓前亲自奠酒三爵,又让诸王大臣和外藩属国使节轮番祭奠礼。
(剧照)
在此后的日子里,月祭、大祭、冬至祭、去世周年祭,表达着皇太极无尽的哀意。甚至在当年岁暮大祭列祖列宗之时,皇太极也与皇后率百官及其夫人们前去祭奠海兰珠,让爱妃去世后还尽享哀荣。
当次年正月元旦大贺之际,皇太极竟传谕“以敏惠恭和元妃丧,免朝贺,停止筵宴乐舞”,因爱妃之逝而停办了朝中重大典礼。群臣们见皇帝平日在宫中时常睹物思人,每当想起海兰珠即伤心落泪,就多次陪他出城射猎消遣。
但海兰珠就安葬在盛京地载门外五里之处,皇太极几乎每次射猎时,都要有意无意地经过她的墓地。眼见心中的爱妃尸埋坟冢、不能复生,皇太极每次都悲痛不已、泪如雨下地哭祭一番。
清崇德七年(1642年)二月,松山锦州大战告捷,清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明朝率军将领洪承畴、祖大寿被俘后降清。当年四月,皇太极指令在盛京皇宫的大政殿为此二人赐宴庆贺,
但在这盛宴之上,众人却没有见到皇太极的身影。原来,他为了表示对爱妃海兰珠忠贞不渝的爱情和无限的哀悼,借口哀悼期未过而没有参加这欢庆的喜宴。
皇帝都停止了宴乐,但却还有不识相的王公贵族不遵制默哀,结果受到重惩。有史料记载,在海兰珠的丧期内有不从禁令私自作乐的,后经查出,遭受处罚者达数十人之多。其中郡王阿达礼和辅国公扎哈纳的王公桂冠都险些因此而被削掉;其余人均受到没收家产、罚银、鞭笞、贯耳鼻等处罚。
此后,皇太极再也没能重返战场,悲怆结束了四十几年戎马征程。在宸妃海兰珠去世两年之后,他也驾崩在盛京清宁宫。
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福临,与其爱妃董鄂氏的爱情,也同他的父皇一样惊天动地,曾感动了无数后人。
(顺治帝画像)
顺治帝继位后先后册立两位皇后。一位是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由多尔衮做主定婚、聘娶。顺治亲政,册为皇后。由于顺治对多尔衮生前擅权怨恨在心,所以他对这位皇后并不满意,多尔衮死后,顺治不顾诸多反对,执意废掉皇后,把其降为侧妃。
另一位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聘为妃。六月,册为皇后。她不久又受到福临的责斥。但这位皇后能委屈圆通,又有孝庄太后呵护,才没有被废掉。
顺治帝真正视为知己的是董鄂氏,即后来追封的孝献皇后。
当时年轻的顺治帝福临对董鄂氏也是一见钟情。有几件事足以说明这位少年天子对董鄂氏的恩爱非同寻常:
17岁的董鄂氏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帝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这样的升迁速度,清史上属于罕见。十二月初六日,福临还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按照册封皇后的大礼颁恩诏大赦天下。
在大清近300年的历史上,因为册立皇后妃嫔而大赦天下的,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这一年顺治帝19岁,比董鄂妃大两岁。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诏书》。按常规,皇帝只有在册立皇后的大礼上,才会颁布诏书公告天下。董鄂妃享受到这种礼遇,显示了顺治帝的特殊宠爱。
有关董鄂妃的来历,历史上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有人盛传她就是明末名妓董小宛,后又认为她本是顺治皇帝的弟媳、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福晋。但前一种说法纯属讹传,较快得到澄清。后一种见解则绵延不绝,流传至今。
(剧照)
许多影视作品,小说等都拿她的出身说事,这也使董鄂妃在清初风云人物几大疑案中占了一席之地。
入宫第二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欣喜若狂,颁诏天下“此乃朕第一子”,为此祭告天地,接受群臣朝贺。举行颁布皇第一子诞生诏书的隆重庆典,之后再次大赦天下。顺治对这个孩子的待遇甚至超越嫡出,大有册封太子之意。这些举动与其父亲皇太极当年的举动大致相同。
然而这个孩子的命运,与上代海兰珠所生之子命运也相同,即在生下不过数月就夭折了。顺治帝伤痛之际,下令追封其为和硕荣亲王,这虽已超越祖制,但顺治还为他修建了高规模园寝,并亲笔写下《皇清和硕荣亲王圹志》,表达对这个夭折的皇四子的宠爱和痛惜之情。
董鄂妃本人也与海兰珠一样红颜薄命。
她本来就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从此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年仅22岁。
顺治帝福临曾回忆说,董鄂妃崩时“言动不乱,端坐呼佛号,嘘气而死。薨后数日,颜貌安整,俨如平时”。
正值芳华之年不幸病逝,董鄂妃给了顺治皇帝以致命一击。
董鄂妃去世后那海兰珠 小说那海兰珠 小说,顺治帝福临以哀思寄托无尽爱意。他做出许多破例之举。按照清王朝礼制,皇后去世辍朝时间为五天。但顺治则为董鄂妃辍朝四个月,这样的辍朝时间在后来清朝的历史上都没人超越。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二十七日,董鄂妃的灵柩从宫中移到景山观德殿暂安,顺治帝命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抬梓宫。这在整个清代,不仅皇贵妃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帝、太后丧事中也不曾有。
顺治帝又在景山观德殿为董鄂妃举办了大规模的水陆道场,有108名僧人诵经。日夜香火燎绕,经声不断。福临本人五次亲临祭奠。
清制中平时皇帝批奏章用朱笔,遇有国丧改用蓝笔,过27天后,再用朱笔。而董鄂妃死后,顺治帝用蓝笔批奏章长达4个月。
为了追思董鄂妃,顺治帝让学士撰拟祭文,“再呈稿,再不允”。后由张宸具稿,“皇上阅之,亦为堕泪”。
彰显董鄂妃的贤德,是顺治帝的一个心愿。他钦命大学士金之俊撰写董鄂氏传,又令内阁学士胡兆龙、王熙编写董鄂氏语录。顺治帝甚至亲自动笔,饱含深情地撰写了《孝献皇后行状》,洋洋四千多字,内容十分感人。
本来身体不错的顺治皇帝,经过失子、丧爱妃几次变故,身心遭到了极大的伤害。
亲人离去、国事操心,他曾想堕入空门又不允,···在董鄂妃死后仅半年,福临不幸患上了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于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在养心殿驾崩,时年24岁。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