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科幻小说掀改编潮?火的还只是刘慈欣!
小编 2024年10月17日 09:24:55 小说大全 224
科幻小说《三体》
2014年11月20日,在中影刚刚公布的24个电影项目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预估制作成本最高的三部电影分别是6000万美金的《超新 星纪元》,5000万美金的《流浪地球》,以及4000万美金的《微纪元》。这三个项目的共同点是,都是科幻小说改编。而这三个项目的小说原著作者,都是 同一个人——刘慈欣。
刘慈欣——科幻圈人士都喜欢亲昵地称呼他“大刘”,在连续四年凭借科幻小说《三体》成为中国出版市场的热门话题和视线焦点之后,终于水到渠成 地,在今年成了影视市场风头最劲的作者。当然,不止这三个中影项目,早已尘埃落定的,有刘慈欣早年作品《乡村教师》,由宁浩执导,据悉二人已经就剧本进行 了多次探讨。至于已然有中国当代“国民小说”地位的《三体》,则早早就被孔二狗的“游族影业”拿到版权。那么,由《三体》为何能变成改编剧本的大热作品? 中国科幻小说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Part 1 为何科幻题材突然成了“抢手货”?
事实上,大刘的作品成为影视改编大热门,并不是今时今日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为期至少五年的市场酝酿的结果。以下三个原因缺一不可。
■ “科幻图书”扎堆出版 “科幻迷”不再是小众群体
在内地图书市场中,科幻小说的出版热度始终居高不下,给影视改编提供了规模极为庞大的铁杆粉丝群。这个热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三体》的出版,二是大批量国外经典科幻小说的重新包装与引进。
《三体》三部曲,是在2006到2010年期间出版的,第一部《三体:地球往事》最先在《科幻世界》连载,反响很不错,经过了四年相对寂寞的写 作与出版之后,2010年年底《三体3:死神永生》成了亚马逊“科幻小说”榜单的销量第一名。从此,这本书再也没有从这个榜单的TOP10跌下来过。它的 读者首先局限在科幻核心粉丝圈,然后就开始一圈圈扩大发散。因此,《三体》给科幻电影市场培育了大量的“圈外”读者,阅读科幻小说不再是某一类小众人群的 专利,这一群人通常是IT人士,理工科宅男,以及阅读兴趣广博的那一小群中学生、大学生。
现在,一位一直以言情小说作为工余消遣的女白领,可能也开始阅读《三体》了,一些阅读口味朴实温和的小清新少男少女们,也开始涉猎“人物塑造和 文笔并不出众”,“但点子很精彩”的科幻小说。任何场合,任何职业,还保留着古朴阅读习惯的那一群精英们,也都开始谈论《三体》,他们之前各自的阅读兴并 不一致,可能是日本私小说、英国纯文学、西班牙诗歌、美国普利策纪实报告,亦或是各类学科专著。但现在,无一例外地开始赶上阅读《三体》的潮流。这个潮流 还在持续磅礴汹涌,还会裹挟更多人进来。
除了《三体》这样的国内原创。国内出版市场从2012年以来,也引入了大量国外经典科幻。比如读客图书,2012年重新包装推出阿西莫夫的《银 河帝国》,阿瑟·克拉克的《遥远地球之歌》、《神的九十亿个名字》,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以及2014年重磅推出的《海伯利安四部曲》。世纪文 景则选择重新包装推出了阿瑟·克拉克的太空漫游四部曲。上海译文刚刚出完了道格拉斯的《银河搭车客指南》套装。新星出版社也引入了一些国外当代科幻小说。 这些人类幻想小说历史中,最璀璨的殿堂级作品,还将继续冲击着正在持续升温的休闲阅读市场。
这批西方当代经典科幻,受到的媒体关注度虽然比《三体》要少,但这批作品正如同还没有大红大紫之前的《三体》,正在默默渗入中国最核心的科幻粉丝圈,正在影响的是想象力最为放肆的那一批精英人群。
■ “科幻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科幻”已到起步阶段
电影市场亟需高质量的原创科幻电影。在科幻电影这个领域,好莱坞是一枝独秀,横扫全世界票房。好莱坞的美国年度票房TOP10中,科幻题材往往 能占据至少半壁江山。尽管如此,这个市场还远远谈不上饱和,像漫威这样的巨头,即使已经开始用电影级别的预算来制作科幻电视剧了,却仍然无法满足观众需 求,观众永远期待更炫目、更刺激、更激荡人心的科幻大片。
远大的前景与巨额的利润吸引着各国各路好手进入这个市场去分一杯羹。更重要的是,中国内地电影创作团队也日趋成熟,不断有新锐导演靠着处女作取 得优异成绩,从导演出身的宁浩,到演员出身的徐峥、赵薇,到作者出身的郭敬明,韩寒,他们在这两年都迎来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与口碑。“中国也必须有自己的高 质量原创科幻电影”,这个需求已经不能再停留在“立志”阶段,而是必须奋起投入大量精英与财力,实打实地开始做一点原始的积累了。
■ “科幻探索”从未停止 “未来世界”魅力无穷
这是一个全球人民都开始仰望星空的时代。仍然还有战火、贫穷和饥饿,但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开始仰起头看向星空,遥想未来。人类开始探索火星, 人类持续向宇宙发出信号,去太空旅行已经进入实质性的试飞阶段,人类从未停止寻找新的星球与家园,人类从走出非洲的那一步开始,就已经注定不会止步于脚下 的这颗星球。
我们的未来,已经是必然会到达的太空时代,我们的未来故乡,也许在银河系之外的亿万个星球。最近火得火烧火燎的《星际穿越》,与其说是一部“匪 夷所思”的科幻神作,倒不如说是一部“脚踏实地”的,对即将发生的人类太空时代的一次探讨,它最契合我们的现在,也契合即将看得到的未来。
Part 2 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事实上,除了刘慈欣的辉煌,今年已经立项或正在拍摄的国产科幻电影还有十多部。郭敬明已签下并出版了多位内地青年科幻作家的作品,如陈楸帆、宝 树、飞氘等等,并放言要进军科幻影视市场,计划打造一个科幻出版影视产业链。韩寒也已透露下一部电影可能是科幻题材。但究竟有哪些原创小说可能已经进入实 质性的影视改编阶段了?还尚未有更进一步的消息被放出来。那么,我们来激动地问一问,影视改编的领域,内地科幻小说的春天到来了么?
■ 《三体》只是个案 “春天”至少需要十年
呃,必须泼冷水地说,远远没有。我们离内地科幻小说影视化的春天,恐怕还有至少十年的距离。(“十年”还是一个相当乐观的估计。)大刘的影视改编其实是一个相当独立的文化现象,这个现象尽管非常振奋人心,却很难复制或大面积波及到整个内地科幻圈。
让我们先看看刘慈欣的书究竟火到什么地步。刘慈欣的短篇小说《赡养上帝》被收入西班牙当代世界科幻小说选集第三辑。《三体》的英文版11月11 日刚在美国上市,就已经蹿升到美国亚马逊图书总榜1000名左右的位次(这个排名已相当高,对于一本外国翻译小说而言)。到今天11月22日,已经有67 位读者给这本书写了评论,好评如潮。
在谈论刘慈欣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常常被提到:刘慈欣几乎单枪匹马地,将中国科幻提高到世界水平。
别谈中国科幻小说了,我们先放眼看看国内所有类型小说,包括纯文学在内,有哪些书可以输入到西方坚固如铜墙铁壁般的,从来都是自给自足的小说市场中去?
对西方已经产生一定影响力的日本文化,也只有漫画这一块是可以强势输入到欧美的。谈到小说,也只有村上春树这一位当代作家能持续被译介到英语国 家。欧美小说市场本来就是一个竞争白热化、本土高手层出不穷的竞技场,极难找到翻译作品的生存空间。目前,《三体》取得的成绩已经是相当夺目了。
因此,这只是一个个案,一个极其特殊的个案。一个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而言,都极难被复制的个案。
■ 西方科幻才刚迎“春天” 最牛小说尚未被拍成
但是,我们可以安全地这样说,在影视改编领域,西方经典科幻才刚刚迎来了春天。
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发展了四十多年,从1977年的《星球大战》,1982年的《ET外星人》,以及《异形》系列在内的这一批七八十年代的优质科幻电影,几乎都是来自原创剧本,都只是在科幻的背景下,讲述战争、冒险、友谊或者惊悚的故事。
而西方最经典、最有生命力的那一批殿堂级科幻小说,出版于1960年代到1980年代之间,它们等了很多年都没有遇到恰逢其时的技术与市场。
直到今天,这两年,先是大卫-米切尔将线索庞杂、场面复杂的《云图》轻松地搬上了银幕,又迎来了情怀和技术能够互相增值的《星际穿越》,可以说,整个西方电影市场现在什么类型小说最火,已经为改编真正经典的西方科幻小说做好了人员、资金和硬件上的所有准备。
出版于1960到1980年代之间的那一批黄金作品,硅谷当代精英们的少年阅读记忆,现在终于进入好莱坞的视线了。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比 如,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乔纳森-诺兰才刚刚和HBO达成了合作,要开始将其改编为电视剧。《银河帝国》在国外是什么地位呢?无人可以撼动的科幻圣 经。从1950年代末期开始,直到1980年代末期,这套15本的大系列,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美国最聪明的大脑,其中,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 曼,他在各种采访中不止一次提到阿西莫夫原创的“心理史学”(《银河帝国》的一个核心概念)将自己引领到了研究经济学的道路上。
此外,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读客图书2013年出版),赛博朋克的圣经。《黑客帝国》导演沃卓斯基姐弟公开承认受到了《神经漫游者》 的影响。这部小说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现在什么类型小说最火,关于赛博朋克的一切,都是起源于这部1984年出版的小说。目前,这部小说的知名度仍然远远低于 它本身的地位,主要原因是这部小说太难了!难到什么地步呢,就是英语为母语的读者,都有30%的几率看不懂。据了解,这部影片的拍摄计划在2010年已经 公布,目前还在制作阶段。
还有著名的《沙丘》,那次惨痛的电影改编经历众所周知,和无数次惨痛的电视剧改编,由于编剧和硬件均不如人意,其质量都大大低于原著小说水准。 这也是极有可能被重新纳入影视计划的经典名作。在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和诺兰的《星际穿越》之后,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