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小说结构,分析情节作用》教学设计
小编 2024年10月22日 11:57:09 小说大全 1010
【学习目标】
1、明确考点,明确小说阅读情节作用题设题模式;
2、典例剖析,掌握分析小说情节作用题解题方法。
3、针对训练,指导学生准确、全面、规范答题
【教学重点】归纳情节作用题的设题模式和答题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准确、全面、规范答题
【教学方法】多媒体、自主探究、分析归纳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解读考纲,明确考点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C
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考试说明》“分析综合”等级要求“分析作品结构”。就小说而言,主要指分析小说情节结构。
(情节是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段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发展的过程。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揭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三.研读真题,把握设题模式。
近五年全国新课标卷小说情节作用题命题形式。
2016课标全国I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8分)
2016课标全国II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2016课标全国III
“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2015课标全国I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2014课标全国Ⅰ
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2013课标全国Ⅰ
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2012课标全国卷
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总结:高考对于“情节作用题”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
1、小说中某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做简要分析。
2、简要分析小说情节的特点【双线交织、悬念、曲折性、合理性等】及作用。
3、作者反复写某一情节,有什么作用?小说在描写人物时有哪些伏笔或照应?找出来并做简要分析。
4、某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做简述。
5、作者写某一段,对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
四、典例剖析*一模试题回放
《一匹马两个人》(迟子建)
问题:除使用传统叙事视角外,小说还刻意选取了“马”的视角。从“马”的视角叙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参考答案:
(1)把马人格化,马的心理活动与人的心理活动相结合,更好地推动情节,强化情感。
(2)用马这一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人们熟悉的世界,给人以新奇的阅读体验。
(3)马的视角与传统视角相结合,互为补充印证,增强小说的表现力。
(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2、评分细则:
从以下几个角度作答:情节、感情(主旨)、形象、新奇(激发兴趣、吸引读者),答出其中任何3个角度即可。每一条均需概括加分析,只概括不分析或只分析不概括均酌情整体上扣1——2分。
2、各分值答案:
(1)2分:提到“新颖”即从情节与读者的感受角度答题,有2分,“突出文章的主旨”笼统空范,看不出对文章的认真阅读。
1.使内容更加丰富,新颖。
2.多角度叙述,使内容更客观,描写更面面俱到。
3.从马的视角,表现了马的思想活动,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4.照应了文章的标题。
(2)3分:吸引兴趣从情节与读者的感受角度答题,有2分,“人性的光辉和世间的温情”触及到主旨,但本条只有分析,没有概括,扣1分,总得3分。
1.以马为视角,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是文章的线索。
3.以马的角度,写出了人性的光辉和世间的温情。
4.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景象,讽喻人不如马。
5.第三人称,加强文章真实性。
(3)4分:有趣味得1分,3和4涉及到人物形象和主旨,但概括分析不全面,酌情扣除2分。
1.作为文章的一个角色,贯穿全文,使文章更加有趣味。
2.丰富文章的情节内容,使小说更加有韵味。
3.衬托老人和老妇女的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4.体现小说中“凄凉中有温情”的一面
反思*低分答案存在的问题:
1.总体对文本理解偏差,认为本文写的是人对动物的虐待。
2.不知道小说情节作用题要从情节与人物形象、人物感情、小说主旨和读者感受角度考虑分析。
3.答题不规范,不分点答题,书面潦草。
4.只罗列术语而不结合文本分析或只有分析而没有概括总结。
(4)5分:该答案从情节、人物、主题三个角度答题,角度全,尤其是第2点答得很准;但1和3点虽然角度正确,但对人物形象和主题的解读不全面,酌情扣除1分。
1.从人物形象上,以马为视角,来观看两位老人,使两人的形象,更加立体与饱满。
2.从情节发展上,老马说的,老马所做的,都是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集蓄、情调。
3.从文章主题,以马为视角,展现出本性之美,对主题有升毕作用。
(5)6分:该答案角度全,分析准。分析情节作用题常见的三个角度都答出了,这说明该考生懂得对这类题型如何答;无论是情节本身的作用还是塑造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以及揭示出什么样的主旨,都分析准确,这说明该考生对文本读得深入,对小说内容等把握准确。
1.丰富人物形象,既丰富老太婆温情的形象,也显现出马的懂事与责任。
2.推动情节发展,为老太婆出事故及马自我责备铺垫,推动其情节展开。
3.吸引读者,以马视角写,引人入胜,十分独特。
4.深化小说的主题,人与动物之间也有温情,人们要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5.侧面烘托老人及老马的生活环境。
五、答题策略:做题有思路,切入有角度
1.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
如位于开头,就有“设置悬念”或“埋伏笔”;如在结尾,就可能“照应上文”;还要考虑推动“情节的发展”或“造成情节陡转”等。注意情节技巧;抑扬、线索、呼应、铺垫、悬念、伏笔、时空交错、误会、巧合、急转、点题、出人意料的结尾等。
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
两个方面:表现了人物的某种感情,塑造人物某种性格。
3.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
常用术语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4.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
一般来说是点题、突出主题或揭示主旨。常用答题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
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
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常用答题术语有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六、真题回放
1、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锄》(李锐)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8分)
参考答案:六安爷层面(4分)1、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2、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
小说主旨层面(4分)1、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2、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
(情节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 对人物感情的表现 与小说主题的关系 与读者感受的关系)
2、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古渡头》(叶紫)
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2、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3、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情,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4、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情节结构本身的作用 情节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情节对人物感情的表现 情节对小说主题的作用)
3、爱心小贴士*答题要规范:
(1)层次清晰。全面解读文本,分要点答题;
(2)讲究思路。根据答题策略,逐一过滤答题点(对“情节的作用”,对“人物形象”的作用,对“环境”的作用,对“主旨”的作用,对“读者感受”的作用)。
(3)文本意识。先概括术语,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七、课文回归
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开篇写了“路遇李小二”这一情节,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参考答案】
“路遇李小二”这一情节不能去掉。
1.为人物出场提供了环境:“李小二”的酒店为招待林冲及接待东京来的陆谦等人提供了场所。
2.情节方面:交代了故事起因,点明了林冲与高衙内的矛盾,说明林冲与李小二的亲密关系,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人物形象方面: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也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虽身在危难之中却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八、课堂精练:
天火
阿来
多吉跃上那块巨大的岩石,口中发出一声长啸,立即,山与树,还有冰下的溪流立刻就肃静了。
岩石就矗立在这座山南坡与北坡之间的峡谷里。沟谷对面,向阳的山坡上没有大树,枯黄的草甸上长满枝条黝黑的灌丛。草坡上方,逶迤在蓝天下的是积着厚雪的山梁。
多吉手中一红一绿的两面小旗举起来,风立即把旗面展开,同时也标识出自身吹拂的方向。他挥动旗子的身姿像一个英武的将军。他口诵祷词。多吉是在呼唤火之神和风之神的名字。呼唤本尊山神的名字。他感觉到神灵们都听到了他的呼唤,来到了他头顶的天空,他的眉宇间掠过浅浅的一点笑意。
他在心里默念:“都说是新的世道,新的世道迎来了新的神,新的神教我们开会,新的神教我们读报纸,但是,所有护佑机村的旧的神啊,我晓得你们没有离开,你们看见,放牧的草坡因为这些疯长的灌木已经荒芜,你们知道,是到放一把火,烧掉这些灌木的时候了。”
神们好像有些抱怨之声。
多吉说:“新的神只管教我们晓得不懂的东西,却不管这些灌木疯长让牧草无处生长,让我们的牛羊无草可吃。”
他叹息了一声,好像听见天上也有回应他叹息的神秘声音,于是,他又深深叹息了一声,“所以,我这是代表乡亲们第二次求你们护佑。”他侧耳倾听一阵,好像听见了回答,至少,围在岩石下向上仰望的乡亲们从他的表情上看到,他好像是得到了神的回答。在机村,也只有他才能得到神的回答。因为,多吉一家,世代单传,是机村的巫师,是机村那些本土神与人群之间的灵媒。平常,他也只是机村一个卑微的农人。但在这个时候,他伛偻的腰背绷紧了,身材显得孔武有力。他混浊的眼睛放射出灼人的光芒,虬曲的胡须也像荆刺一样怒张开来。
“要是火镰第一下就打出了火花,”多吉提高了嗓门,“那就是你们同意了!”说完这句话,他跪下了,拿起早就备好的铁火镰,在石英石新开出的晶莹茬口上蒙上一层火绒草,然后深深地跪拜下去。
“神灵啊!
让铁与石相撞,
让铁与石撞出星光般的火星,
让火星燎原成势,
让火势顺风燃烧,
让风吹向树神厌弃的荆棘与灌丛,
让树神的乔木永远挺立,
山神!溪水神!
让烧荒后的土地来年牧草丰饶!”
唱颂的余音未尽,他手中的铁火镰已然与石英猛烈撞击。撞击处,一串火星迸裂而出,引燃了火绒草,就像是山神轻吸了一口烟斗,青烟袅袅地从火绒草中升起来,多吉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团升着青烟的火绒草,对着它轻轻而又深长地吹气,那些烟中便慢慢升起了一丛幽蓝的火苗。他向着人群举起这团火,人群中发出齐声的赞叹。他捧着这丛火苗,通了灵的身躯,从一丈多高的岩石顶端轻盈地一跃而下,把早已备好的火堆引燃。
几十支火把从神态激越庄严的人们手中伸向火堆,引燃后又被高高举起。多吉细细观察一阵,火苗斜着呼呼飘动,标示出风向依然吹向面南朝阳小说环境描写作用,因杂灌与棘丛疯长而陷于荒芜的草坡,他对着望向他的人群点了点头,说:“开始吧。”
举着火把的人们便沿着冰封峡谷的上下跑去。
每个人跑出一段,便将火把伸向这秋冬之交干透的草丛与灌木,一片烟障席地而起,然后,风吹拂着火苗,从草坡下边,从冰封溪流边开始,升腾而上。剩下的人们,都手持扑火工具,警惕着风,怕它突然转向,把火带向北坡的森林。虽然,沟底封冻溪流形成的宽阔冰带是火很难越过的,但他们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每一个人都知道,这火万一引燃了北坡上的森林小说环境描写作用,多吉蹲进牢房后,也许就好多年出不来了。
就因为放这把山火,多吉已经进了两次牢房。
今天,上山的时候,他从家里把皮袄与毛毯都带来了。有了这两样东西压被子,即使在牢房里,他也能睡得安安心心,暖暖和和了。大火燃起来了,引燃了那些荒芜了高山草场的坚硬多刺的灌丛,沿着人们希望它烧去的方向熊熊燃烧。来年,这些烧去了灌丛的山坡,将长满嫩绿多汁的牧草。
烧荒的滚滚浓烟升上天空,这大火的信号,二十多公里外的公社所在地都可以看到了。要不了几个时辰,公安开着警车就会出现在机村,来把多吉捕走。(有删改)
问题:小说设置多吉呼唤神、跪拜神、唱颂词这些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小说增添了神秘感和庄严感。
②塑造多吉和村民的形象。呼唤神、跪拜神、唱颂词点明了多吉巫师的身份,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虔诚的信仰及敢于改变现实困境的责任感表现出来,也借此表现了村民的质朴。
③照应了题目“天火”,并暗示了主题。(每点2分)
七、本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