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拜别金庸,外媒这样用英文描述他的“江湖”丨外媒说
小编 2024年10月29日 17:22:09 小说大全 1023
10月30日下午,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在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94岁。
他的悄然离世震惊了世人。这位“大侠”曾让无数海内外读者流连于他所创造的武侠世界。
《太阳报》称他为“伟大人物之一”。
《太阳报》:文学巨匠金庸逝世,享年94岁——与病魔长期斗争之后,这位武侠小说销量达3亿本的中国传奇作家逝世。
《南华早报》称,他的小说超越了政治、地域和意识形态的阻碍。
《南华早报》:各界纷纷悼念中国文学巨匠金庸先生,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史诗级作家,他诠释了武侠精神。
新加坡《海峡时报》也发表文章:
《海峡时报》:中国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享年94岁
文章称,这位著名的小说家于香港逝世,结束了他漫长而光辉的文学生涯。
香港《明报》发表的悼文称,金庸的离世是“《明报》、香港新闻业甚至中国文学的巨大损失”。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生于浙江海宁,1948年搬去香港,从事编剧、电影评论和记者的工作。
1955年他写了第一本小说《书剑恩仇录》,并立即成为畅销书。到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封笔,金庸一生总共写了15部武侠小说,为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创造了一个瑰丽潇洒、快意恩仇的江湖。
年轻时的金庸
除了创作小说,金庸还是一个优秀的媒体人。1959年,他与人合资创办了香港报纸《明报》。他担任报社总编辑多年,同时编写连载小说和社论。
不少外媒纷纷发文,表达他们深深的怀念和哀悼。一些媒体对他的文学成就和生平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BBC:跨越地域和时代的武侠文学泰斗
BBC中文发表文章,称金庸为跨越地域和时代的华语武侠文学泰斗。
文章称,金庸是“华语世界独步天下的文化现象”,“任何一个会说中文的人都有可能受过他的影响”。
他是华语世界独步天下的文化现象,他一个人就几乎代表了一个文学类别,从香港报刊读者到中国内地电视观众,从平民百姓到国家领导人,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商人到新世纪的欧美学者武侠小说,任何一个会说中文的人都有可能受过他的影响。
图片:BBC中文网
而正是因为这种穿越了时空的影响力,金庸的作品才能如此打动人心:
一句出处不详的话时常被引用:“凡有华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卫报:对中国产生热情的绝佳启蒙
《射雕英雄传》被译成英文期间,以及今年年初在英国出版之际,《卫报》发表了多篇报道。
在去年4月19日的一篇文章中,《卫报》把金庸比作中国的托尔金。
《卫报》:英雄的重生:“中国的托尔金”欲将征服西方读者
(编者注:金庸《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第一卷名为“A Hero Born”,《英雄诞生》)
今年3月,英国小说家马塞尔·泰鲁( )在《卫报》上发表书评:
金庸《射雕英雄传》书评:扣人心弦的武侠世界
文章称,从上世纪50年代发表第一部作品开始,金庸就是作品被读过最多次的中文作家(the most read alive)。
而金庸笔下的世界,也让他与西方的托尔金(《指环王》作者)、J·K·罗琳(《哈利·波特》作者)和乔治·马丁(《冰与火之歌》作者)齐名:
他的作品被改编成了电视剧、电影和电子游戏,他笔下那个富有激情、使人沉迷的世界使他获得了读者的喜爱,有如西方创造书中世界的托尔金、J·K·罗琳和乔治·马丁。
更重要的是,金庸作品这种足以跨越文化的穿透力,将帮助世界读者对中国产生“终生的热情”:
《射雕英雄传》将会是西方读者对中国产生终生热情的绝佳启蒙之作,让读者了解中国的历史、文明,纠正世界对中国巨大的、长久的误解。
纽约客:武侠类最好的作家
《纽约客》在文章中表示,他作品的影响力有《哈利·波特》和《星球大战》加起来那么大:
查良镛以他的笔名金庸为众人知晓,他作品的文化影响力有《哈利·波特》和《星球大战》加起来那么多。
图片:路透社
文章称,尽管在他之前并非“前无古人”,但金庸仍是武侠类小说中最好的作家:
金庸的学识、情感、紧凑的情节与生动的文笔让他成为了武侠类最好的作家。而出版人、小说家陈冠中说,“当然,在金庸之前也有其他的武侠小说作家和功夫小说,就像在鲍勃·迪伦之前也有民谣音乐一样。”
外媒如何理解金庸的“江湖”
江湖,是金庸小说营造出的一个让人迷恋的世界。刀光剑影,名来利往,儿女情长,尽在“江湖”二字中。
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令狐冲想退出江湖时,任我行说:
“这个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武侠小说,你怎么退出?”
这恐怕是对“江湖”最为精辟的解释,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外媒在介绍金庸时,也逃不出中国武侠小说中特有的这个“江湖”。
波士顿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 Liu在石英网()的报道中阐释“江湖”的含义,称其自有一套“规矩”:
“江湖”的字面意思为“江和湖”,但其意蕴很难翻译成英文,因为它常用来表示和古代传统社会平行存在的社会环境,其生存法规和道德准则自成一派。“江湖”和“武林”休戚相关,后者指代会武功的人组成的群体。
《神雕侠侣》杨过和小龙女
《纽约客》强调了江湖是远离朝廷管辖的灰色地带。
这些小说人物在江湖中闯荡。“江湖”从字面上直译就是“江流与湖泊”,但是它实际上喻指一个由沉淀在社会底层,远离庙堂之外的商贩和豪杰们组成的地下世界。
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
《海峡时报》点出了“江湖中人”的生存方式:
金庸的作品大部分都基于“江湖”世界而发生,这是一个武林中人在闯荡中相互比试,授艺和遵循严格道义的武力社会。
随着金庸著作的英译本越来越多,他的“江湖”也开始吸引更多的外国读者。
印度著名导演、演员阿米尔汗,就是金庸的书迷,不久前刚看完《鹿鼎记》,他昨天也在微博上发帖悼念。
听闻金庸去世的噩耗,我非常难过。 他的《鹿鼎记》带给我很多欢乐。我几个月前才读过这本书,真希望能见到他。他为一代又一代人带来如此多的快乐,我是他的超级粉丝。我向他的家人表示衷心的哀悼,愿他安息。 再次表达爱与尊敬。 阿米尔。
除了英文版的《射雕英雄传》,此前还有三部正式出版的英文版金庸小说,分别是:《雪山飞狐》(Fox of the Snowy )、《鹿鼎记》(The Deer and the )和《书剑恩仇录》(The Book and the Sword)。
此外,还有大量武侠爱好者在网络上翻译金庸的著作,这些英译本让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侠”、“江湖”、“武功”渐渐被西方读者所接受。
外国人是如何翻译金庸武侠世界里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的呢,我们不妨来看几个,译文综合各种译本和网友的译法。
武林:the world of the
侠义: code and ; for and
打狗棒法: Beats the White ;the Dog Staff
葵花宝典:the
降龙十八掌: Palms
九阴白骨爪:Nine Yin Claw
黯然销魂掌: Palms
玉女心经:Jade Heart Sutra
蛤蟆功:Toad Skill
屠龙刀: ; Sabre
江南七怪:Seven of the South
陈玄风: Chen
梅超风: Mei
丐帮:the 's Sect
日月神教:the Sun Moon Holy Cult
古墓派: Tomb Sect
虽然译文中必不可少地会缺失一些文化内涵或文字韵味,但对金庸著作的翻译仍然是意义重大的。
正如《射雕英雄传》的译者,郝青玉所说:
“翻译会产生的最大损失,只能是不翻译这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