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晋式青铜器”
小编 2022年4月10日 11:58:37 小说大全 324
《中国古代青铜器》系列课程
在钟鸣鼎食的时代,青铜礼器是王室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青铜器炫目的光彩晋霸天下,几乎照耀每个人类悠久的文明。
在考古学上,青铜时代是指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中国的青铜时代具有独特的风采,贯穿夏、商、周三代,历时近 2000年,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地域性。可以说,青铜铸造的文明,成就了一种永恒的记忆。
倾听 晋侯鸟尊
晋国霸业
西周初年,周成王由于小时候的一句戏言,将他的弟弟叔虞分封到了唐地(今天的山西翼城、曲沃一带)。
叔虞的儿子燮父改唐为晋,不曾料到,一个弹丸小国经过以晋献公为代表的几代晋侯的苦心经营,开疆拓土,迅速壮大。
到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时,晋国开始号令诸侯、雄视天下。公元前 585 年,晋景公把都城迁到今天的侯马地区,后来晋悼公又使晋国重新称霸中原,并长达一个多世纪。春秋末年, 由于公族太弱,晋国六卿专政,最终韩、赵、魏三家分晋, 时在公元前 453 年。
晋侯墓地平面图
1965年 侯马铸铜遗址发掘现场
铲释天书
时间掩埋了一切,又让一切重新焕发光彩。
公元前116 年,汉武帝在今天山西汾阳地区获得一件宝鼎晋霸天下,众臣认为这是象征吉祥的宝物,汉武帝亦认为是祥瑞,遂改年号为元鼎。唐开元十年(722 年),此地又发现铜鼎,唐玄宗遂将汾阴县改名宝鼎县。明清以来,山西各地不断出土各种与晋国有关的青铜器。
1949 年后,随着天马—曲村遗址(含北赵、羊舌两个晋侯墓地)、绛县横水墓地、翼城大河口墓地、闻喜上郭墓地、侯马晋国铸铜遗址、白店铸铜遗址、太原赵卿墓各个周代遗址、墓地的发掘,大量的晋国的青铜器和制作青铜器的作坊遗物,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西周初年,周成王的胞弟、周公的侄子叔虞,怀着王室的期许,前去唐地赴任。除了携带一批祭祀重器,叔虞还被容许在那里实行融合夏民和戎狄的政策。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小规模的民族融合,在今天以天马—曲村遗址为中心的地带展开。
西周时期,包括晋国在内,所有分封大小诸侯国,都被强大的姬周文化笼罩。他们各自铸出的青铜器,无论器型还是纹饰,与出自周王室的风格相近。强大的周天子高高在上, 出自同一血缘的诸侯,都在恪尽职守保卫着它。
尽管如此,一种缓慢的变化,开始出现在各个封国的青铜器上。由于环境使然,晋国变化的因素尤多。在姬周文化之外,至少还有三种强大的文化撞击着它。
其一,唐尧文化中龙的形象浮现,晋国占据唐尧旧地,汲取其文化势在难免;
其二,唐国所在区域曾经隶属于夏,夏文化因素也在渗透, 在晋侯墓地中出土的一些三足瓮,就是夏文化的遗存;
其三,晋国被戎狄环绕,带有游牧色彩的戎狄文化折射进来,绳纹双耳青铜罐、铜鍑都是草原风格。一股股新鲜的血液,流进这个诸侯小国的文化躯体里。
不能不提的是,在距离晋侯墓地不远的绛县横水墓地和翼城大河口墓地,还存在有两个失载于古籍的小国——倗国和霸国,其近年来出土的一批装饰华丽、极富神秘色彩的青铜器让人惊奇。
西周绳纹双耳青铜罐出土于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 113 号墓。其形制在青铜器中首见,与在甘肃、青海等地的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双耳罐颇为相似,很可能是西北地区羌戎的遗物。
到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晋国的青铜器出现明显变化。大量的写实动物如熊、猴、蛙、鱼、鸭、鸠,以立雕和高浮雕的形式,出现在各种青铜器上。
绛县横水墓地出土獏尊
绛县横水墓地出土兽形觥
以写实动物为造型是晋国工匠的所爱,在晋侯墓地出土的猪尊、兔尊和立鸟人足筒形器,尤其让人感到栩栩如生。工匠开始在大量的青铜器上, 以写实动物作为装饰纹样。
兔尊
猪尊
立鸟人足筒形器
在同一时期或者更晚,远在“蛮夷”之地的楚国,青铜器上则出现了神秘浪漫之风。
春秋时代的两个超级大国,各自拥有了不同的青铜器风格。风格是思想的反映,反过来也影响了思想。战国时代,三晋大地上涌现一批务实的纵横家、法家,楚国则留下一部恍惚迷离的《楚辞》。
湖北九连墩 1 号墓出土铜升鼎
楚式青铜器给人以生动灵巧的视觉效果,迥异于中原青铜器的凝重威严。典型如升鼎,束腰平底,正是“楚王好细腰”这种楚地特有的审美心理在铜器造型上的反映。优美柔和的弧线与方硬有力的横线搭配,刚柔相济,富于节奏和韵律。
公元前 745 年,晋昭侯将他的叔叔、晋文侯同母弟弟成师封到晋国的一个大邑——曲沃,即今天的闻喜上郭村一带。这时一批造型生动、小巧玲珑的青铜器纷纷问世。最具代表性的,是上郭墓地出土的“刖人守囿”小铜车,可活动的部位有 15 处之多。构思之巧妙,千百年来让人折服。
上郭墓地出土的“刖人守囿”小铜车
奇异风格也在这时出现在晋国青铜器上。鸟首兽身的凤鸟、双角双耳的鹰、双角或双翅的龙和虎,成为晋国青铜器独有的装饰纹样。虽然尚无法与一些写实动物纹样相媲美, 但晋国工匠也不乏想像力。
以侯马铸铜遗址出土的陶范和太原赵卿墓出土的青铜器为例,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晋国的青铜器达到了最为辉煌的阶段。后世的人们甚至专门把出于晋国的青铜器,归纳为晋式青铜器。
饕餮纹模
晋侯鸟尊
除了楚,秦、燕、齐、吴、越诸国,各地也都形成了各自鲜明特色的青铜器风格。晋式青铜器汲取多种文化,晋国处于秦、楚、齐三个大国的半包围圈中,那时的多次大战, 就在晋国与它们之间发生,文化交流同样如此。
“楚材晋用”、“魏绛和戎”、“胡服骑射”,可以看出晋国如何接受、学习不同的文化。包括远在东南沿海的吴国,晋国早就与其有了密切来往。另外,商代青铜器上典型的兽面纹,也广泛运用到了晋国青铜器足部或腹部纹带单元之间的结合部位,以及有些器物的铺首上。
然而频繁的战争使人们疲于奔命,战国中期以后,三晋大地上青铜器逐渐衰退下来。胎体向轻薄、脆弱、粗糙发展, 纹饰比以前简单多了,素面青铜器逐渐增多。
光耀百年
在漫长的600 多年历史里,在一代一代工匠的努力下, 晋国曾经铸造了无数的青铜器精品。这些青铜器门类繁多、造型多变、工艺先进、风格独具,特别是在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晋国的青铜器名满天下,成为中原青铜器的杰出典范, 流播广远。
晋式青铜器的艺术理念、工艺设计和铸造技术皆开当时艺术变革风气之先河,它以中原风格为基础,吸收北方草原文化因素中取法自然的活泼浪漫,在浑厚肃穆中添加灵巧秀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面貌,于列国青铜文化中自成体系, 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