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到底有几个师父?菩提祖师背后惊天秘密
小编 2022年4月20日 08:24:00 小说大全 295
各门宗教,最核心的莫过于无上的笃信,阿傩、伽叶公然索贿可以得到支持,但金蝉子不拘小节的“轻慢佛法”,却得不到宽容,这里面更深层次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金蝉子离经叛道,僧道儒法门门皆精,偏离了大乘的信仰,触犯了如来的佛教权威。金蝉子被找了个理由开除佛籍,经过十世修行,才变成虔诚无比的唐三藏,再经八十一难,最终彻底皈依。——其实悟空也是如此,五行山下的五百年镇压,再用紧箍咒加以约束,猴王的叛逆之心全然失去,赎罪的过程不光是身体上的,也是心灵上的。
说到这里,金蝉子和菩提祖师之间的相似性已见端倪,他们都是不拘细节且对别的信仰怀有敬意的僧人。如果接受了这个设定,很多事情就说的通了:金蝉子就在灵山不远,因此菩提的道场也在西牛贺洲;金蝉僧道多修,因此受到了如来的反感和贬黜;菩提不拘小节,因此喜欢活泼的悟空;菩提出生佛家修道长生录,因此用佛门辈分命名石猴。
我们可以回想下唐僧三个徒弟的得名,菩提给悟空定在悟辈,而观音并不知道悟空真名,也给天蓬卷帘定了“悟”字辈,并在得知猴子真名时“喜道”:“我前面也有二人归降,正是‘悟’字排行。你今也是‘悟’字,却与他相合,甚好,甚好。”观音在见如来时一般自称“弟子”,而金蝉也是如来二徒,给徒辈起名,都是“悟”辈,理所当然。
菩提祖师放逐悟空时说:“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
又说“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这几句话乍看着实费解。如果菩提祖师预知悟空将要撞祸,那么留在身边应较为稳妥,放出去“惹祸行凶”才是更加凶险,又怎么能“全性命”,况且悟空已经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获得长生之法,刀削斧砍雷劈火炼都不得死,如何能被“取性命”?
如果反过来想,不是悟空凶险,而是菩提祖师预知到了自身的凶险,结论就豁然开朗了——在西游记的法力体系里,谁还能对神通广大的祖师构成威胁?应该只有一个人了,那就是如来。那么,怎样让一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神仙不能“全性命”呢?
答案就是“转生”。前面说过,金蝉子的转生是不带有记忆和法力的,这就相当于彻底磨灭掉了一个神仙啊!悟空若留在身边,作为爱徒一同“转生”,也是颇有可能的。祖师知道如来将要对自己下手,因此驱赶了爱徒悟空,并特意嘱咐悟空切不可提起自己的学道经历,与其划清了界限。原来菩提祖师让悟空离开,不是为了惧祸保全自己,而是为了避免牵连悟空!
其实,对于菩提祖师就是金蝉子一事,书中也有暗示。
在平顶山,悟空变化了进洞前突然哭了起来,心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之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六叶连肝肺,用尽三毛七孔心。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
“止拜了三个人”?
让我们回到第一回,第一次见到菩提祖师时的场景,“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悟空岂是个欺师灭祖之人?怎么会不记得菩提祖师?正是因为悟空深感知遇之恩,处处动情修道长生录,已悟(看)出唐僧(即金蝉子)就是菩提祖师,所以才认为自己 “止拜了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