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中一直身在一线、出力最多的、声望最被认可的那个人是黎元洪,你知道吗?
小编 2022年4月29日 07:07:50 小说大全 302
关注【历史深处】,读军人时代,看懂近代军阀!
我们之前介绍过辛亥革命中的孙中山与袁世凯,这两位后来先后成为都当过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可无论孙中山还是袁世凯辛亥大军阀枭雄,并没有长期在武昌起义爆发后的一线。在辛亥革命中,另外还有两个重要的人物可是一直活跃在炮火一线的人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他们这两位就是黎元洪与黄兴。如果单从武昌起义开始后的一系列事件看,这两位很早就出现在革命一线,对之后一系列事件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不过历史对这两位不过对于他们的作为,大家的关注度一直不高并,对于他们在辛亥革命过程中的作为提及的也不多,不高,历史深处【军人时代】接下来两期专门介绍这两位在辛亥革命中的作为,这一期介绍黎元洪。
图1、黎元洪
回想一下我们对黎元洪的印象,特别是武昌起义中的黎元洪,一直是被当做笑话看的,没有革命意志,被人从床底下抓出来当上了湖北都督。可历史真的是这样吗?黎元洪真的是这么一位任人摆弄的主吗?我们看一下辛亥革命期间黎元洪的作为,再回头看我们那个模糊的印象,是不是出了岔子?
对于辛亥革命之前黎元洪的经历,大家知道的更少,我们先简略介绍一下。黎元洪是湖北人,但很小的时候就北上,考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之后进入到北洋水师,参加过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甲午之后,黎元洪投奔两广总督张之洞,进入到张之洞遍练的自强军中。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之后,黎元洪跟随张之洞回到湖北,成为张之洞湖北遍练新军的重要帮手。之前我们介绍彰德会操时,当时黎元洪所带领的南军在会操中大放异彩,黎元洪一举成名。
图2、张之洞
武昌起义爆发的当晚黎元洪确实没有什么作为。可以想见,面对突发的情况,黎元洪一定在抉择。后来被部下绑架胁迫当上造反派带头人的事,多半是黎元洪半推半就之下的表演。可是也就是10月10日那个晚上,转过天来的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的仪式上黎元洪就被推举为鄂军都督,汤化龙为湖北军政府议会主席兼鄂军总参议。之后辛亥革命,湖北乃至全国的局势很长时间都是以黎元洪为首的。
图3、汤化龙
10月12日,黎元洪为首的湖北军政府通电全国宣布武昌光复,并要求黄兴、宋教仁等革命党人到鄂,并请孙中山回国主持大局。邀请同盟会的大佬们主局武昌起义,是黎元洪走的第一步棋。谁知道接下来会怎样?但是尽量的把同盟都找来,才是上策,毕竟武昌起义那点兵力人马,对抗偌大的一个清廷,确实压力山大。
之后黎元洪一方面整顿武昌新军、招募新兵、积极防御。同时积极寻求各方面的外援。10月14日辛亥大军阀枭雄,黎元洪派夏维松等到汉口会晤各国领事首席代表,要求其承认武昌民军为交战团体,遭拒。从10月18日开始,黎元洪为首的湖北新军与清军展开了辛亥革命过程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阳(汉阳)夏(夏口,今汉口)战争的序幕。阳夏战争,从1911年10月18日开打,一直到11月27日结束,历时41天。虽然最终汉阳、汉口都落到了清军手上,但在这个期间全国18省独立,辛亥革命的最终成功,于阳夏保卫战中民军打出来的硬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其中作为领头人的黎元洪功不可没。前一期我们介绍过黄兴时,看过整个战役的经过,这里就不赘述。
图4、阳夏战争中的革命军
在阳夏战争的进行的同时,黎元洪同时积极的寻找同盟、在外交上寻求突破口、并利用和北洋派之间的关系积极沟通。此时清廷当权的袁世凯和黎元洪都是练新兵出身,之前在彰德会操时也有过交集,互相沟通起来相比他人要通畅很多。在全国各地积极响应武昌起义,纷纷独立的时候,黎元洪开始了积极的串联工作。在保全革命火苗这方面,黎元洪实际做的努力,相比其他人更直接、更有效。
11月7日,黎元洪致电独立各省军政府,征询共同组织政府的意见,以便各国承认民军为交战团体。是黎元洪第一个提出了成立联合政府的倡议。9日,黎元洪再次致电各省,要求各省都督派代表来鄂会谈组建临时政府。只不过在11月15日,各省都督代表在上海召开第一次代表会议,并定名为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之后接受联合会要求,23日湖北军政府代表居正赶到上海参会。虽然黎元洪试图自己主导成立联合政府,中间有各方势力的角力,但也正是在他推动下才有了各省都督府代表的联合会。
图5、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
在成立临时中央政府这事上,黎元洪更是积极。在1月19日,通电各省都督,告知中央临时政府暂分七部:内务、外交、教育、财政、交通、军政、司法,除了多数省已推举伍廷芳、温忠饶外,其他要求各省协商。20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承认武昌为民国中央军政府。
与此同时,与清廷的议和也在进行。11月14日,湖北军政府代表与清廷代表在汉口俄领属会谈,但因共和、立宪问题未达成协议。26日,袁世凯会见英国公使朱尔典,请出任调停,表示愿意与湖北军政府达成停战协定。朱尔典马上发电给汉口领事,要求转告黎元洪。紧接着在27日,汉阳失守,黎元洪派外交次长接洽美国驻汉口总领事,要求其斡旋停战三日。双方终于在12月2日,达成停战协定。而这一次的停战协定是之后,南北双方停战的基础。双方的停战,保证了之后南北和议进行与开展。
图6、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
12月5日,各省都督代表联合会议议定和谈条件:“一、推翻满清政府;二、主张共和政体;三、优待旧皇室;四、以人道主义待满人。”同时密电伍廷芳来湖北主持与清廷的和谈工作,并给伍廷芳指派了副手胡瑛、王正廷。而另一边,清廷也于12月7日任命袁世凯为议和全权大臣,由袁世凯指定代表赴南方和谈。12月9日,清廷和议代表唐绍仪离开北京,并于11日抵达汉口。之后因伍廷芳无法到鄂,唐绍仪才离开武昌前往上海。南北和谈,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黎元洪促成的。
看之前的几件事,辛亥革命最大、最惨烈的阳夏战争是黎元洪牵头的湖北军政府在打,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因黎元洪促成才成立,民国中央军政府在黎元洪主导下成立,停战协议、南北和议又是在黎元洪推动下才开始,有如此功劳,黎元洪自然而然成为各方拥戴支持的对象。于是就有了接下来,这一系列拥立黎元洪的举动。
12月17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以黄兴来电力辞大元帅,并推荐黎元洪自代,遂改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并决议黎元洪暂住武昌,由副元帅代行大元帅职责,组织临时政府。20日,黎元洪接受大元帅名义,并委黄兴代行职权。1月3日,在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之后,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推举黎元洪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清帝退位,袁世凯被推荐为临时大总统之后,南京临时参议院在2月20日,黎元洪再次被任命为临时大总统。
图7、黎元洪与孙中山
在南北定都之争的时候,黎元洪的立场是争执双方争取拉拢的对象。在南北之争的关键时候,1912年2月21日,黎元洪的大本营湖北临时议会通电各省,建议各省选举代表10到12人,在汉口另组临时中央议会,得到了14个省份的支持,其中大部分是辛亥革命独立的省份。黎元洪的这一举动,让南京临时政府乖乖缴械,同意定都北京。
辛亥革命如果单论个人作为,革命一方没有一个人的作为和影响力能超过黎元洪的。正是这样的最为,让他有了当副总统的声望。再回头想想我们一直以来的黎元洪的印象,是不是改抹掉重写了?历史深处之【军人时代】这一期就到这里,下一期我们介绍当上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
历史深处之【军人时代】,和您一起解读近代中国的军人政客们,各大媒体平台搜索【历史深处】关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