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真的有反骨吗?你怎么看?
小编 2022年4月3日 10:28:31 小说大全 687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今河南桐柏人。身材魁梧,相貌英俊,他最初自襄阳投奔刘备未遇,于是投奔长沙太守韩玄,韩玄因为他傲慢无礼,不肯重用。关羽攻打长沙的时候,与韩玄部将黄忠交战,二人义气相通,不料黄忠因此被韩玄喝令斩首。魏延救了黄忠,投奔关羽。此后,随刘备征战南北,屡有战功。西川平定以后,刘备自领益州牧。封魏延为扬武将军。建安24年,刘备为汉中王,封魏延为汉中太守。刘备死后,诸葛亮兴兵伐南蛮,魏延与赵云为大将,总督军马,诸葛亮临终前,留下锦囊计,等到魏延造反,临阵对敌时拆开,后来魏延造反,被马岱斩于马下。
魏延轻敌狂妄,行事鲁莽,魏延是蜀汉大将之一,虽然勇敢,遇事儿缺少谋略,轻敌鲁莽,往往遭到失败。诸葛亮数次兵出祁山,讨伐曹魏,而魏延则一再献计“愿得精兵五千,取道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而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一步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险棋,诸葛亮深知其考虑不够周详,鲁莽少谋,儿因儿不采用他的建议,魏延却自以为高明,认为诸葛亮谨小慎微,不能重用能人,甚至在蜀汉与曹军对垒的两军阵前,自己率一支部队去奇袭洛阳西。行不到数里,就被杀的大败而回。诸葛亮瓖星祈寿时,司马懿来犯,也是魏延飞奔入账,把七星灯主灯踢灭。
魏延居功自傲,不听劝阻,在追随刘备攻打西川的一路上,他自视甚高,多次与同僚争功,甚至轻视黄忠,在黄忠已得了军令后,还想要抢头功,全然不以大局为重,提出与老将军到刘备面前比试武功,得胜之人,便去出战。后来不听劝告,鲁莽出战,几乎丢掉性命,此后仍然本性难改。
魏延不敷将令,自作主张,常有反心。在蜀国的开国与巩固中,魏延征战之苦累,功劳之显赫,然而他曾几次背信弃义,杀主求降,诸葛亮善于相术,早就看出魏延有反骨,在诸葛亮手下时,魏延常常自作主张,几次招致大败,他提出的计谋一旦不被采用,就怏怏而去,露出不乐之色。在诸葛亮去世之后,他更自恃功高,不顾诸葛亮缓慢退的命令,擅自狂妄地要轻率大军攻打司马懿,还要诛杀杨仪等人。
其实魏延有勇有谋,是不可多得能够独当一面的蜀国大将。但是诸葛亮却一直不能重用魏延。这主要是两人用兵风格截然不同。魏延敢于冒险,诸葛亮一贯小心谨慎,所以在每次战争两人都有分歧。历史上争论不休的子午谷奇谋,如果采纳魏延建议,说不定就能取得出其不意效果。即便是不能成功,就是魏延偏师全军覆没,也不过区区五千人马。但诸葛亮却坚决否定这一计策,他担心万一成功,功劳就是魏延的,这样魏延威望功勋就会超过自己,这是诸葛亮不用魏延的主要原因。
第二,魏延不是诸葛亮的亲信。诸葛亮重用姜维杨仪蒋婉等人,甚至把死后军政大权交给这些人,这让作为蜀国大将重臣的非常失望。
诸葛亮在魏延刚刚投奔刘备就说魏延头上有反骨,要把魏延处死以绝后患。这其实时诸葛亮狡诈之计,诸葛亮知道魏延不是庸才,不用这一招就不能制服魏延,说魏延脑后有反骨绝对是瞎扯淡!
魏延最后造反目的是杀死自己死对头杨仪,并不是要真的反叛蜀国。诸葛亮知道自己一死,蜀国就没人孟镇住魏延。如果任由魏延胡乱作为,势必造成蜀国内部分裂,内部一乱,蜀国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所以诸葛亮是一定要除掉魏延的,这是为蜀国千年大计订下的锦囊妙计。
魏延孤芳自赏,没有几个知心朋友。所以说在他反乱,没有几个人站在他一边。这也是魏延无法成就大事的主要因素。
魏延的一生是复杂的一生,他为蜀国立下了不休赫赫战功,最后却落得身首异处,这是蜀国的悲剧,也是魏延自身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