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百官推上帝位,朝野欢呼雀跃,上位后第一道圣旨却让大臣呆住
小编 2022年7月7日 07:54:08 小说大全 209
俗话说:
“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权与财都是最能腐蚀一个人的东西,有些人在发迹之前可能正直善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权势和财富面前保持自己的本心。在历代帝王里这种现象屡见不鲜,登基前一腔抱负,成王后却抵挡不住内心欲望的膨胀,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孙皓是孙和的儿子,也是孙权最宠爱的一个孙辈,在他出生时,孙权亲自为其取名“彭祖”,希望他能像彭祖一样成为名留青史的人物。后来孙和在二宫之争里失败遭废,孙皓被封为乌程侯,本来是没什么希望即位的,但没想到景帝孙休很早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又非常年幼,群臣就想重新拥立一位更年长的帝王。
这一来二去,有人就想到了乌程侯孙皓。孙皓年轻时非常好学且知礼,又显得贤明而守法,最重要的是他是废太子的儿子,当时朝中很多大臣都属意让他来继承王位。于是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就主动去劝朱太后,朱太后也觉得孙皓人品不错,就说:“我寡妇人,安知社稷之虑,苟吴国无损,宗庙有赖可矣。”
就这样丞相在上,
23
岁的孙皓人心所向,顺利地成为了东吴的第四位皇帝。登基之初孙皓的确有明主之风,《江表传》记载:“皓初立,发优诏,恤士民,开仓禀,振贫乏,科出宫女以配无妻,禽兽扰于苑者皆放之。当时翕然称为明主。”他不仅为百姓着想,还将宫中多余的宫女和珍禽异兽都放出宫外,一时间朝野上下对其赞誉有加。
如果孙皓能一直保持初心,做一个为国为民的明君,那么东吴一定能够绵延得更加长久。然而对权势的贪欲和对享乐的追求,在不久之后就渐渐腐蚀了这颗曾经贤明的心灵,觉得自己治国有功的孙皓开始沉湎于酒色,接着横征暴敛、滥杀忠臣,让从前对他有期望的人们大失所望。
特别是将他一手推上王位的濮阳兴和张布,不免为自己看走了眼而感到后悔,孙皓知道这件事以后,竟然无情地将两位曾经的伯乐诛杀。之后他又杀死多名直言劝谏或是认为存有二心的宗室,比如孙奉、孙奋、孙俊、万彧等等,导致人心浮动,民变四起。
李世民曾经以史为鉴,评价道:“王莽伪行仁义之道,有始无终;孙皓权施恩惠之风,有初无末。二子犹船之泛巨浪,毁在不遥,若驽马之奔千里,困其将至。”很明显,一个帝王即使初期再贤明,如果不能从一而终,最后也只能落得个亡国灭身的下场。
公元
280
年,西晋的铁骑兵临城下,孙皓在大势已去之时更加展现了其懦弱无能的一面,他不顾帝王的脸面,反绑双手、抬着棺材前去投降,只求西晋放自己一条生路。就这样,东吴最终亡在了西晋的手上,其实也是亡在了孙皓的手上。
所以说,不要贪恋一时的辉煌,如果因此居功自傲、粗暴骄盈丞相在上,在物欲的腐蚀下忘却了初心,最终收获的一定只能是自取灭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