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大丞相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的最后结局
小编 2022年9月3日 16:44:23 小说大全 269
我是小树,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您分享精品历史故事与真实历史事件揭秘干货。
诸葛瞻,生于227年卒于263年,字思远,琅琊郡阳都县人。三国蜀汉重要大臣,蜀汉大丞相诸葛亮之子。远祖,诸葛丰,祖父,诸葛珪,父亲,诸葛亮,母亲,黄氏。伯父,诸葛瑾,吴国高级官员,官至大将军。兄,诸葛乔,本为诸葛瑾次子,后因诸葛亮一直无子,收为养子,蜀汉官员,官至翊武将军。妻子阿斗,刘氏,蜀汉后主阿斗的女儿。
蜀汉阿斗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瞻出生诸葛亮老来得子。这年蜀汉丞相诸葛亮正好四十六岁。阿斗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丞相诸葛亮率兵北伐魏国进兵至武功县的时候。一日,写书信与家兄诸葛瑾,信中称"小诸葛瞻今年已经八岁了,这孩子虽然聪明伶俐。但是弟弟我只是怕他从小没有吃过苦,将来会恐怕会变得不成大器,家兄以后可令家侄们多多教导此子"。在北伐的战场五丈原,七星灯被吹灭之后诸葛亮知晓天命,便写成了《诫子书》留与长子诸葛瞻。此书只有短短百字却浓缩了诸葛瞻的父亲诸葛亮一生的治世精华,成为与出师表齐名的绝世之作。
《诫子书》全文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此家训文极为短小精悍,用词言简意赅,文体中清新雅致,道理清晰不事雕琢,通俗易懂而且平易近人,这都是这篇家训的独到之处。小树小人认为比出师表写得要好,因为怎么看那篇就是一个工作汇报。有点扯远了,咱们书归正传,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之后,长子诸葛瞻世袭了其父的爵位武乡侯。蜀汉阿斗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诸葛瞻十七岁时,迎娶了蜀汉的公主,阿斗的女儿为妻子,并被阿斗授为骑都尉当了驸马爷。
蜀汉阿斗延熙七年,公元244年,驸马诸葛瞻担任羽林中郎将一职,又先后担任射声校尉、侍中。蜀国人们都十分怀念大丞相诸葛亮,这时的小诸葛瞻精也十分精通书丹青书画阿斗,所以蜀汉政权的人们都很喜欢诸葛瞻的文才。每当蜀汉朝廷颁布了利民的好政令,就算不是诸葛瞻提出的。但是老百姓们都会说:"这是一定是诸葛武乡侯所提出的"。因此诸葛瞻的名望受到了言过其实的夸奖,他并没有他的父亲诸葛亮的能力。
蜀汉阿斗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东吴国太傅诸葛恪因为在东兴之战中打败了魏国的军队,于是诸葛瞻打算大举用兵配合吴国打击魏国,当时诸葛瞻官至蜀国的侍中。大将张嶷休书一封给诸葛瞻,书中提及诸葛恪此时动兵,不可能大胜可能兵败。果不其然,诸葛恪在当年就被魏军杀得大败而归,而且刚刚回国就被东吴宗室的孙峻所获后被斩杀。
阿斗延熙七年至蜀汉景耀三年也就是244年到260年之间,诸葛瞻官路一直恒通,被老岳父阿斗直接提升为尚书仆射,加官军师将军。阿斗景耀四年公元261年,诸葛瞻被阿斗任命为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诸国事之政务,统领蜀国政事。当时权臣大宦官黄皓弄权,蜀汉朝中大臣互相的庇护他,一直没有人出来纠正这一弊端,诸葛瞻也没有提出过针对老黄的异议。
阿斗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大将军姜维北伐失败退回蜀地,诸葛瞻与董厥等人认为姜维这是好战而无功,致使蜀国国贫民弱,于是联合上表给后主阿斗,坚决的要求让将军姜维担任益州刺史一职,以削夺他的统兵之权,以保蜀汉基业长存,但是后主没有批准。阿斗景耀六年/魏国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当年冬天,魏国征西将军邓艾率兵奇袭阴平,自景谷道攻入蜀汉腹地,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张飞的孙子)、尚书郎黄崇(黄权的儿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的侄子)统率着蜀国最后能出动的大军前往抵抗魏国的进攻,当大军抵达涪县之后。尚书郎黄崇多次劝说诸葛瞻,一定要率先抢占要地以防魏军进攻,不要让魏军进入平原之地,但是这时的诸葛瞻却迟疑不定,并没有采纳小黄的策略,黄崇因为诸葛瞻的失误而痛心。
魏国大将邓艾则是率后直插蜀军要害,蜀军前锋部队被魏军打得大败而逃,诸葛瞻一直在后退直至退守绵竹城,邓艾派出使者带来亲笔书信,劝降诸葛瞻:"汝若降吾,定上表魏王封琅邪王,保汝富贵荣华。"诸葛瞻见到书信大怒,命人斩杀邓艾来使,亲自率兵出城应战。大之战前,诸葛瞻誓师悲愤地对大家说道:"我于蜀汉之内不能除去黄皓一党,于外不能制衡姜维,率大军又不能守卫蜀疆土,因此我大罪有三,我还有什么面目回去面见父亲大人呢?"于是率兵准备与魏国决战。就在此时,黄权之子黄崇也在激励属下将士们与魏军决一生死,李恢之子李球也率部准备好决战,于是蜀魏最后一战,也就是绵竹决战爆发了。
诸葛瞻在绵竹摆出了决战的阵势等待邓艾所率领的魏国大军,邓艾派出长子邓忠打关阵,又派出大将师纂以为偏军,结果两部人马都被诸葛瞻率兵成功打的大败而回,邓艾大怒要将二人全部斩首,在众将的劝说下以两带罪立功,于是两人再度出战,这次则率部以命相博,一阵击败蜀汉大军,诸葛瞻、张飞的孙子张遵等人全部战死。诸葛瞻之子诸葛尚听说父亲所率的蜀军大败之后,叹息说:"我父子深受了蜀国这么多的恩惠,而没有报效国家,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于是率亲兵冲入魏国大军敌阵之内战死。西晋大儒干宝曾经说过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就连三国归晋的皇帝司马炎也曾说过:“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其言也是对诸葛瞻的最终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