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杨潇:逃离10万+,以脚步走进历史的细节
小编 2023年1月17日 04:32:02 小说大全 150
杨潇/图据受访者
正如当时评委对他的颁奖词所总结的那样——“丰富的媒体工作经历和在世界各地的行走经验,是支撑杨潇非虚构写作最实在的养料和底气。”对于杨潇来说,“在行走中观察”“在行走中写作”似乎已经自然镶嵌在他的生活中,当他行走于世间,仿佛浸泡在属于他的非虚构创作资源库中。
一
杨潇/图据受访者
展开全文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图据出版社
杨潇首先想到的是关于铁路的选题。他曾经写过一篇《坐火车横越美国》,记录了自己在美国搭乘长途列车,行驶3924公里,沿途所看到的风景、遇到的人,以及相关的美国铁路历史,“当时这篇文章反响还不错,所以我本来准备重走一下成昆铁路,我做了很多很详细的攻略,比如说怎么穿行老轨道?火车突然来了怎么办?沿途有哪些大站小站?结果开始这个计划时,我在长沙出现了一个多礼拜的空档,偶然间发现了这一条‘西南联大之路’。”
杨潇背上背包,重走“湘黔旅行团”之路/图据受访者
这一趟旅行是偶然的,更是未知的。“开始走的时候,你并不知道它能产生什么东西,也不知道你会遇到什么人、能不能碰到有意思的事,甚至于我能不能找到相关的遗址,我都不知道,我只能先不管结果上路去找。”
鹅翅膀桥以下即当年的湘黔官道/图据受访者
二
杨潇目前正在创作的最新非虚构作品,是一部关于德国20世纪历史的书。
访学经历,在杨潇心中埋下了一颗“以博物馆为线索,书写德国20世纪历史”的种子。回国后,只要发现了关于德国20世纪历史的相关资料,他都会想尽办法买到或者找到电子版。
查阅资料的杨潇/图据受访者
但“行走”仍然是杨潇创作非虚构作品必不可少的部分。
杨潇被这些问题深深吸引,他说,如果以前大家对于“德国面对自己国家黑暗历史”是一个比较粗线条的认知,那么他希望能把这个分辨率提高一点,“我想弄清楚,到底是哪些制度,哪些因素,哪些历史变化,甚至于哪些代际的变化,促成了这么一个情况。”
通往“鹰巢”的汽车站指示牌。图据图虫创意
这部已经筹备了10年的关于德国历史的非虚构作品,对于杨潇来说,不仅在写作情感上与《重走》很不一样,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困难,“《重走》中的很多素材,是真的觉得和自己生命紧密相关的,所以我会有很多觉得很感慨的东西;但我现在写的这本,毕竟是国外的事,我只是觉得‘它很有意思’,但暂时还没有感受到像《重走》那样的‘贴近生命’般的热情和激情。这是我面临的现实情况,也是我在接下来的创作中需要解决的难题。”他笑言,“所以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写完,明年初能写个大概吧。”
三
杨潇在南岳寻找联大文科教授曾居住的“停云楼”/图据受访者
在国内的文学创作市场中,相比于虚构作品,非虚构作品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选题广度上,都难以望之项背。提及国内文学创作体裁的倾斜,杨潇感叹道:“当下谈论非虚构写作的人很多,但真正动笔的人少之又少。”
在杨潇看来,对于一篇合格的非虚构作品来说,无论主题人物或故事是什么,它背后一定需要有一个重要的议题,“比如说美国作家何伟(彼得·海斯勒)写的《江城》,看起来写的是一个小小的涪陵,但正因为他写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节点上,那么他这篇作品就是有很强的公共性的。还有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是讲环境保护的。这些都是对人类很重要的选题。”
何伟(彼得·海斯勒)的非虚构作品《江城》
但是,相比于虚构作品,非虚构有它自己难能可贵之处。在杨潇看来,非虚构最大的价值就是“真实”,这也是杨潇对自己作品提出的要求——处处有信源、信息有出处。“我需要百分百真实,因为这是与读者的预期相关的。”
杨潇结合虚构小说解释道,“当一个读者面对‘虚构作品’和‘非虚构作品’时,他对故事的戏剧性程度预期是不一致的。如果你知道这是一个非虚构作品,你的期待就不会太高,如果它达到了一定的戏剧程度,读者就会感叹‘天呐居然有这种事?’”这既是非虚构作品创作的容易之处,也是困难之处:容易在于它不需要达到小说一样极致的戏剧程度,就可以满足读者;困难之处在于无法编造,似乎只能“看天吃饭”,等待事情发生后按照逻辑还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