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悍、铁血、掷地有声,史上最霸气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小编 2023年1月20日 20:48:03 小说大全 138
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匈奴单于大概要算呼韩邪单于了,知名度高于著名的冒顿单于。他之所以名声如此之大,并不在于他的疆域如何大、军队如何强或牛羊如何多,盖因他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事情:
第一,在困境之中接受了汉朝的帮助,投靠了汉朝,让中央的统治者感觉到了什么是泱泱大国,达到了圣人说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境界。
第二,呼韩邪单于在到长安进行友好访问时,把大汉帝国最美丽、最有气质、最能代表古代妇女优雅风格的王昭君(王嫱)要走当了阏氏。
新中国元老董必武老人曾经赋七绝一首,称赞呼韩邪单于和王昭群夫妇俩对平息战乱、促进民族友好所做的杰出贡献: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位于呼和浩特近郊的昭君墓
东西两汉北方面临强大的匈奴,边患十分严重,连年战争,令无数胡汉百姓葬身于战火中,虽不乏间或的和亲,但战争却一直是主旋律。民间传说王昭君去匈奴和亲是不情不愿的,在走到匈奴王庭今呼和浩特近郊的大黑河时,纵身跃入这条黄河的支流……这当然是传说,但也表达了民间对向匈奴和亲的不甘。连年烽火成就了诸多百战名将,像如西汉的卫青、霍去病、张蹇、李广,东汉的窦固、窦宪、班超等都是两汉超一流的战将,因为杰出的战场表现或战争功绩而彪炳史册。
我们今天说的是另一位抗击匈奴的名将,虽然他的名头不及卫青、霍去病那么响亮,但他同样为维护大汉帝国的边境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他的那句名言中国人几乎无人不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名言和霍去病的“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一样,奏响了西汉抗击匈奴的最强音。
说这句话的人,是陈汤。
不过,说起陈汤,还得从呼韩邪单于说起。
展开全文
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影视形象
呼韩邪单于投靠大汉之后,从富庶强大的中原王朝攫取了一票又一票的好处,眼见着从一个穷途末路众叛亲离的亡国君主,因为得到了汉朝的帮助,就变得兵强马壮、富得流油。这一切,都让呼韩邪单于的哥哥兼政敌郅支单于恨得牙根痒痒,前不久,弟弟还是自己的手下败将,这一切,本来应该是自己的。原本纵横草原不可一世的大匈奴,如今居然分裂成两部,弟弟呼韩邪单于成为南匈奴之首,自己率领落败的北匈奴,在故国游荡,朝不保夕,虽然一度强大,但毕竟是孤立无援哪!甚至在一怒之下杀死汉朝和平大使谷吉之后,不得不向西迁徙,去投康居国,这一切,都是呼韩邪单于的错!
看来这郅支单于的头脑,确实不如弟弟好使,打不过人家汉朝,还敢杀人家的使者,杀了人家的使者,又不敢正面硬扛,只能灰溜溜跑路。这一跑就是上万里,从北亚一路跑到了中亚。
头大无脑的郅支单于一路骂骂咧咧,带着残余的部众到了康居国。
郅支单于
康居国曾是中亚大国,位于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一带,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据说就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马萨格泰人,一度强盛无比,曾令伟大的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无功而返,曾令万王之王大流士折戟沉沙,甚至割下了波斯帝国缔造者居鲁士大帝的的头颅……但这时,康居国的荣光已经暗淡了,他们请郅支单于来是搬救兵的,他们遇到了麻烦,东边的乌孙国仗着自己身高马大,经常欺负康居国。
作为北匈奴第一任大单于的郅支同志,率领着他的健儿们一路风餐露宿、顶雨冒雪上万里,终于来到康居国,见到了比自己更缺心眼儿的康居王。回头一看,五万匈奴大军,只剩下了三千人。以一人之身,换得敌人四万七千人的性命,划算!够本儿!如果谷吉泉下有名,想必也会暗自得意。
总之郅支单于和康居王这两个活宝胜利会师之后,都非常高兴,一个正缺牛羊正缺地盘,康居人献上了;另一个正缺军队正缺战力,匈奴人奉出了;都有一种正想睡觉有人递了个枕头的感觉。为了表示合作诚意,康居王把女儿嫁给了远道而来的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也本着互通有无的原则将女儿嫁给了康居王,双方互为同志加互为翁婿,战斗情谊十分牢固。
康居国位置示意图
郅支单于不想白吃白喝白要人家的女儿,决定露一手给康居人看看,毕竟我们还流着马背民族彪悍的血液,我的手下,毕竟还是来去如风如电的草原骑士,是天生的战士!我惹不起强大的汉朝和叛徒弟弟呼韩邪单于,还惹不起你一个小小的乌孙国吗?打丫的!
还算是强悍的匈奴大军抓住乌孙国一顿胖揍,郅支单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匈奴曾令整个亚欧大陆为之颤抖,小小的乌孙国这帮龟孙算什么,只够塞塞牙缝,昨天还在欺负康居国的乌孙国境被匈奴人随意出入,入则屠城,出则抢掠,乌孙国销烟滚滚,一片哀鸿。看着乌孙国被揍得鼻青脸肿,康居王笑了:小样,跟我斗!分分钟KO你。
康居王笑着笑着就笑不出来了,因为他发现自己也成了郅支单于KO的对象。
野蛮而好斗的郅支单于根本没把康居王放在眼里,抬手就打,张口就骂,比在自己家里还随意,完全把康居人当成了奴才。康居王也曾是大国之主,自然有他的尊贵和骄傲,如今被一帮野蛮人如此羞辱,怎能忍得下去,他决定找郅支单于理论:“我们都是王,地位平等,你这样对我,这口气我怎能咽得下去?”
郅支单于问他:“你要怎样才能咽气呢?”
康居王大怒:“你不能这样对我,我是你岳父!”
郅支单于发挥了他仅有的一点幽默,转身把自己的皇后(阏氏)、康居王的女儿拉过来,一刀砍了,对康居王说:“现在不是了。”
康居王气得一口血喷了出来,康居国群情激愤,太不把我们康居人当回事儿了!他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匈奴人的暴行!
郅支单于笑了:“不服?我有办法,专治各种不服。”他下令把康居国出言不逊的人统统抓起来,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平头百姓,一律扔到河里喂王八。
康居人吓坏了,噤若寒蝉,再不敢多说一个字。初战告捷的郅支单于决定再接再厉,继续给康居人颜色看。他觉得康居人胆敢聚众议论匈奴人的不是,纯属吃饱了撑的,需要用体力劳动消化消化:你们给老子去修城墙。
匈奴战士
郅支单于修城墙不是为了当秦始皇,他是厌倦了东游西逛的游牧生活,不想再逐水草而居,而是希望安定下来。而安定下来,就需要有一个城,正好康居人闲得慌,就让他们去筑城。
不久,城就筑好了,极其壮观,极其坚固,极其实用,屹立在都赖河畔,史称单于城或郅支城。代价便是千万康居人的血、汗和泪。
自此,本来穷途末路的北匈奴万里西征,在中亚重建草原民族的荣光,借壳上市,鸠占鹊巢,一度强盛无比,彪悍的战略令中亚各国闻风丧胆,争先称臣上贡,一个强大的殖民国家在中亚诞生了。
郅支单于的重新强大,对大汉帝国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都是一种威胁。但汉朝忍了,说:“你们只要把被害的和平大使谷吉的尸体还给我们就行了。”
郅支单于闻言冷笑:“行啊,没问题。我们地处康居国,偏远闭塞,正准备归顺大汉,并且要遣子为质,到大汉皇帝的身边伺候他呢!”他不仅不肯交还谷吉的遗体,还三番五次殴打汉使。
如今的匈奴控弦百万,疆域万里,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狼奔豕突的郅支单于了。大汉帝国听出了郅支单于的弦外之音,狼子野心不会收手,是恶狼总会吃人的。
在这个关键时刻,陈汤站了出来。
陈汤的艺术形象
陈汤小时候家里很穷,很是过了一段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基本生活状态可以用“乞丐加二流子”形容。但穷困潦倒并没有击倒强大的陈汤,他的坚持、执着、强悍和本领逐渐为人所知。不过,这个家伙品行有着严重缺陷,为了在长安求得一官半职,父亲去世他都没回家看一眼。
郅支单于犯横的时候,陈汤正担任西域都护府副校尉,顶头上司是甘延寿——延寿这个名字在汉朝特别吃香,通读西汉历史的时候会跳出无数个叫“延寿”的人。
陈汤对甘延寿说:“郅支单于远窜西域,无城可守,无弩可使,无兵可用,我们调集大军,联合乌孙,就可以一举击溃他们,让他们守无可守,逃无可逃,这正是进击匈奴的大好时机,也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甘延寿说:“对!我马上奏请朝廷发兵。”
陈汤反对:“朝廷肉食者都是酒囊饭袋,和他们商量,不会有什么结果。”力主不令而行,为了促使西征成行,他假传圣旨,调集各路大军以及盟国部队,大举西征。
令西域各国闻风丧胆的匈奴军队
甘延寿无法反对,只得听之任之。两人将西征大军分成两路,南北夹击,直指都赖河畔,于郅支单于城会师。汉军将单于城包围,与守城的匈奴士兵展开弓弩对射,参加对射的双方分别是大汉帝国的远征军和以郅支单于和他的妻妾为首的匈奴弓箭队,对射中,单于的妻妾中有好几个被射死,郅支单于本人也被汉军射穿了鼻子。
被破了相的郅支单于逃回他的宫内。第二天,陈汤下令汉军总攻,论起城池的攻防,游牧民族匈奴远不是农耕民族汉人的对手,郅支单于城总共才建成了几天!城池当天就被攻城,双方在城中展开了巷战,失去了战马的匈奴人在城市中完全是待宰的羔羊,毫无抵抗能力。匈奴人很快被消灭,伟大的新匈奴国的大单于、呼韩邪单于的哥哥、王昭君的大伯子郅支单于,也被汉军一枪刺死。
就这样,横行西域数年、曾经呼风唤雨的匈奴新国一举被灭,西域从此得心安宁,丝绸之路再度畅通无阻。甘延寿和陈汤的大军凯旋班师,两位将军为大汉帝国立即盖世功勋。
丝绸之路示意图
平定郅支单于后,甘延寿和陈汤上报朝廷,汇报此次西征的情况,请注意,是在西征结束之后才向朝廷汇报的,并未在事先请示。上疏很简单,只有不到两百字,姑且全文抄录如下,鉴于文章很容易懂,就不做翻译了: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就是在这份上疏中,陈汤说出了那句中国历史上最强悍、最铁血、最霸气、最掷地有声的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功劳卓著的陈汤回国之后,并不怎么顺利。他的不孝、贪财、私藏战利品的不轨行为和假传圣旨被文官们抓住不放,一再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而冲在攻击陈汤大军最前沿的是丞相匡衡,没错,就是给一代又一代小朋友留下刻苦读书好榜样的那个凿壁偷光的匡衡。
宦途不顺的陈汤在大汉帝国的官场起起伏伏,最后竟落得免职为庶人,徙居敦煌,在大西北茫茫瀚海大漠中待了好几年,直到临去世前才被皇帝老儿格外开恩,允许回长安居住。不久,这位名震青史的民族英雄就在孤寂落寞中死去,这个时候已经是西汉王朝的尾声了。
王莽执政后,下令对陈汤平反,肯定了他对国家的贡献,追封他为破胡侯,谥曰“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