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神黄巢有多恐怖,晚唐人口五千万,黄巢之乱导致人口损失800万
小编 2023年1月21日 11:22:58 小说大全 153
《水浒传》中宋江浔阳楼喝醉了一首反诗,诗中有这么两句“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自吹自擂溢于言表,但是酩酊大醉的宋江,也承认黄巢是个大英雄大丈夫,所以才借诗言志,要超越黄巢。那么黄巢究竟是何许人?
黄巢有一个吉尼斯记录,号称杀人800万,当时的全国总人口也才5000万多一点。数据可能有些夸大,但也足以证明黄巢破坏力的惊人。
目连救母
关于杀人800万,有一个传说。传说黄巢是佛陀弟子目连僧的转世,目连的母亲青提夫人家里很有钱,但是为人吝啬贪婪,追求享乐,儿子多次规劝,当面答应的挺好的,等到儿子外出,依然我行我素,大肆宰杀牲畜,只为口腹之欲,从不修善,死后堕入饿鬼道,吃多少东西都吃不饱。目连得道之后,发现母亲在地狱受苦,心有不忍,运用神通打开地狱之门,800万恶鬼蜂拥而出,母亲也顺势逃走。逃到人间的恶鬼纷纷投胎转世,天下大乱。佛陀大怒,把目连贬入凡间,转世为黄巢,让他将800万恶鬼一一招回地狱,于是有了一句俗语:黄巢杀人八百万——劫数难逃。
民间传说多有穿凿附会,大概是想要说明这些人有不得不死的理由。黄巢虽然未必杀了那么多人,但他却是实实在在的大唐掘墓人,他领导的黄巢起义摧毁了唐王朝的统治秩序,加速了这个王朝的灭亡,开启了五代十国的乱世。
01
黄巢出身盐贩世家,是没有营业执照的那一种。在古代无照贩盐基本和走私差不多,许多小盐贩组织起来,推举一个领头人,合伙干掉脑袋的勾当。
制盐
黄巢家就是盐贩领头人,说是盐枭,其实也就比普通百姓日子稍微好过一点,时不时还受到官府和驻军的盘剥,社会地位比商人还低。黄巢家迫切想要改变家族的社会地位,最好的途径就是读书做官。黄巢出生后,家人把希望寄托到了黄巢身上,小小年纪的黄巢表现可圈可点,五岁就能写诗。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诗中黄巢自比青帝,青帝是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掌春天时令。小小年纪的黄巢思维角度和常人不同,同样有神童之称的骆宾王小时候写的无非是“鹅鹅鹅”,但黄巢的诗让人看到了两个字——野心。
爷爷看到黄巢写的诗,兴奋地把他举了起来:“你小子是块读书的好苗子,加把劲,日后好金榜题名。”
在家庭的支持下,小黄巢头悬梁锥刺股,目标只有一个:考中进士,光宗耀祖。
02
春去秋来,日月如梭。小黄巢长大了,长成了一个孔武有力的好男儿。受家庭影响晚唐枭雄,黄巢也学了一点武艺,骑马射箭击剑样样精通,身体锻炼得棒棒的。
寒窗苦读十年,光耀门楣的时刻来了。背负着家人的期待和梦想,黄巢向长安出发。可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第一次参加科举的黄巢,没考上。
黄巢并不灰心,这次就当积累经验了,下次一定能高中。
第二次出发,目的地,长安。
结果又是名落孙山。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进士科本来就难考,我还年轻,下次一定能考上。
第三次,目的地,依然是长安。
又是没考上。
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考不上?小时候大家都说我是神童,怎么一个小小的科举却三番五次考不上?是大家骗了我还是朝廷对我不公?
黄巢的心气很高,这点从他五岁写的诗就能看出来,努力却没有收获的黄巢考出了火气,他开始质疑科举制度的公正性,进而对整个大唐王朝彻底失望,大唐的科举制度为自己制造了一个掘墓人。
愤怒的黄巢挥笔写下自己的成名作——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温文尔雅的黄巢黑化了,变得杀气腾腾,怨气冲天。
然而目前来说并没有卵用,处在社会底层的黄巢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宣泄的出口。
03
盛唐经过安史之乱的荼毒,社会经济早已面目全非。周边强敌环伺,内部流民四起。南诏侵袭西南,吐蕃虎视眈眈。更严重的是藩镇割据,偌大的唐王朝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有京畿之地。
806——820年间藩镇势力图(红色区域为藩镇)
公元868年7月爆发庞勋之乱,庞勋带领800戍卒从广西桂林出发,一路所向披靡,九月就打到了江苏盱眙,破城之后抚慰百姓,河南、山东、安徽的流民纷纷归附,实力大增,盱眙百姓更是帮助庞勋守城,应对官军围剿。大唐调兵遣将,靠沙陀骑兵的强悍,用了一年零三个月才最终平定。泱泱大唐已经成了纸糊的老虎,秋后的蚂蚱。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一群体长几厘米的小生灵,扇动着灰绿色半透明的翅膀,从湖北出发,北上扫荡了河南的庄稼,接着向西进入了帝国的心腹重地陕西,前方就是帝国的心脏——长安。这群小生灵有个可爱的名字——蚂蚱,又名蝗虫。到了长安,它们惊奇地发现,这里的天子无比圣明,这里的大臣贤良方正,这里的官吏恪尽职守,这里的百姓安居乐业。他们被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感动了,放弃了内心的渴望,不再看一眼田野里即将收割的庄稼,它们很羞愧,为自己给湖北、河南人民造成的伤害而羞愧,所以它们义无反顾的选择绝食而亡。
这很明显是骗人的谎言,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信了,大臣感动了,大明宫中的皇上也感动了,称赞这群蝗虫是义虫。除了那些京畿之地的百姓,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在大灾之年得不到任何赈济,需要上缴的赋税也一点都不能少。贫穷的家庭即将卖儿鬻女,家破人亡。
这个谎言是真实的,因为它以公文的形式出现在长安市长杨知至的官方报告中,并且通过了大唐中央政府的权威鉴定。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们都在感叹皇上的圣德比天高比海深,连蝗虫都被感化了。
天子脚下尚且如此,地方吏治糜烂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04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山东盐贩王仙芝造反了,据说黄巢也参与了组织策划,但并没有亲自举义旗,他还在观望,因为造反是一个高危行业,作为一个文化人,有必要先找个靶子趟趟路。
王仙芝造反的主要是受贪官污吏欺压,无奈铤而走险。
往常遇到天灾,百姓还能离开家乡外出讨饭,但现在每个地方的人都在挨饿,哪里都讨不来饭,难道只能在家等死?等死是不可能的,中国的老百姓虽然温顺,但是在造反和等死之间进行选择,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
大唐的统治者也明白,不救灾百姓是要造反的,那就救吧,可是钱从哪来?国库没钱,贵族、地主、官宦都是自己人,思来想去,唐政府瞄准了盐贩子。
王仙芝也是盐贩子,世道不好,四处都是流民,盐没销路了,官府又打击得厉害,想要从盐贩身上榨油水,没有活路了,那就扯旗造反吧。
王仙芝扯的大旗叫“天补平均”,号召大伙投奔他,有什么不平我来平,基本和以往的农民起义一个思想一个套路,起义军自称草军。
但王仙芝也有开创性的贡献,起义队伍采取流动作战的方式,专挑一些防守薄弱的小城池下手,打不下来就跑,打下来就抢,给唐军的围剿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乱世之中,兵源充足,王仙芝的势力慢慢发展壮大,成了气候。
给乱军助力的是各方藩镇,乱军刚起事的时候,根本就没人向中央报告,大多是选择把起义军赶出自己的辖区了事。
05
半年后,黄巢看到草军还活蹦乱跳的,就带着几个人入了伙。王仙芝是个大老粗,但黄巢肚子里还是有墨水的,他做了一句谶语广泛传播: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草军起义正是从曹州开始的,谶语吸引了不少活不下去的百姓加入,队伍很快发展到几万人。说是几万人,真正能作战的只有五千人,其余多是老弱妇孺。但草军一点都不怂,朝着东都洛阳进军,那里可是大粮仓,攻下那里,以后就不用饿肚皮了。
但这次唐军反应很快,迅速派了援军,于是草军劫掠了一番洛阳外围后,又打到湖北去了。
唐僖宗脑仁生疼,打又追不上,不打又受不了,怎么办?招安吧。造反毕竟是风险极高的买卖,折本的可能性极大,现在朝廷递出了橄榄枝,如果接受混个一官半职,光耀门楣不在话下。
草军一把手王仙芝放弃攻打湖北蕲春,和朝廷签订招安合同。但是这个合同签的有点问题,也可能是故意的,签合同前王仙芝没有和其他草军将领商量,在他想来自己去当官,其他人原地解散。
王仙芝、黄巢结义地——好汉坡
可是大家都不是傻子,造反是因为没有活路,现在有活路了你要一个人独占,那能行?草军二把手黄巢第一个站了出来,把王仙芝揍了一顿,招安的事吹了,兄弟情分也完了。那就分家吧,于是两兄弟把部队一分为二,黄巢带了两千人去打山东郓州、沂州,王仙芝带三千人去淮南活动。分家之后的王仙芝又和朝廷谈了几次投诚的事,但都无果而终,充满幻想的王仙芝在淮南逡巡不前,最终唐军合围把王仙芝包成了思念汤圆。
06
王仙芝死后,黄巢部成了草军主力,号称冲天大将军。名头虽响但日子却不好过,四处碰壁,被唐军追得左奔右突。
黄巢明白,继续在中原地区游荡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这里离大唐的统治中心太近了,隋唐两代又持续经营东都洛阳,得另寻出路。
黄巢起义流动作战示意图
痛定思痛的黄巢把注意力放到了南方,那里的政府力量薄弱,适合草军发展。黄巢把自己的战略称为避实就虚,黄巢带领草军开始南窜,窜得很彻底,从东南沿海绕了一大圈,到了帝国的南部——广东。
起义的第四个年头,黄巢到了广东,这时候他已经60岁了,他迷茫了,他退缩了,起义太苦了,像过街老鼠一样,被官军追着打,他想放弃,想被招安,想在广州做土皇帝,过上稳定的生活。
于是黄巢向朝廷上书,请封自己为天平节度使。唐僖宗拒绝得干脆明了,但他也想让黄巢消停,答应给黄巢一个四品官——太子率府。
黄巢也是经历过科举的,对朝廷的官职都略有了解,知道这个官职没有实权,自己是造反起家的,手里没实权就只能像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看清楚大唐朝廷的嘴脸,黄巢怒了,不管我多努力,你就是看不上我是吧,那我就好好闹腾闹腾,怒火攻心的黄巢拿下了岭南重镇广州。
大唐朝廷调兵遣将想把黄巢堵死在岭南烟瘴之地,黄巢在岭南待得也很不习惯。带过去的兵多是北方人,水土不服,非战斗减员严重。将士们都有北还之意,集体劝说黄巢,黄巢也不想窝在岭南一辈子,决定率军北伐。
07
公元879年,黄巢从桂林出发,沿湘江进逼江陵。一路上应者云集,一天就攻破了路上的绊脚石——潭州,十万唐军血染湘江。草军号称五十万,旌旗遮天蔽日。
江陵守将不战而逃,黄巢兵不血刃占了江陵。意气风发的向襄阳进军。北伐以来,一切都很顺利,战无不克攻无不胜,一路势如破竹。草军上下志得意满,大摇大摆向襄阳进发。
俗话说骄兵必败,草军在荆门遇伏,十之七八都做了刀下鬼。但黄巢已经得到游击战的精髓,他收拾残兵,放弃襄阳,转战江西。江西的贪官和流民依然很多,草军很快恢复了元气。
黄巢的目标依然是长安,襄阳过不去,那就打洛阳吧。他没有忘记曾经在洛阳失败过一次,洛阳是一座坚固的城池,是一块滋滋冒油的肥肉,当然也可能是草军的坟墓。
但是随着近几年草军的屡败屡起,各地藩镇也都看明白了,中央军就是纸老虎,草军起义之前,各地藩镇对大唐朝廷的指令还不敢明目张胆的对着干,现在朝廷已经指挥不动藩镇了。
乱世之中,实力为王。大家都想保存实力,避免被吃掉,继续做自己的土皇帝。黄巢再次攻打洛阳之前,也担心藩镇一起对付自己,毕竟再凶猛的狮子也打不过一群饿狼,所以他放出风去,只找大唐皇帝算账,其他人只要不挡路,他是不会找麻烦的。
各藩镇都不想黄巢找自己麻烦,洛阳被围愣是没人往前凑。在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洛阳肯定是守不住的。十七天后,洛阳留守刘允章率百官向黄巢投降。黄巢从此拥有了自己的基地,他迅速补充给养,十几天后进攻潼关。潼关是长安的门牙,拔掉潼关,长安将无险可守。
大唐朝廷的最优选项是派精兵能将据险守潼关,长安还有十万神策军,但神策军的控制权在唐僖宗的阿父大太监田令孜手里。田令孜想保存实力,只派了两千由乞丐流浪汉临时组建的军队拖拖拉拉增援潼关,潼关毫无悬念地陷落了。长安顿时门户大开,无险可守。田令孜慌了,他要带着唐僖宗走唐明皇的老路。唐僖宗和田令孜没有通知百官,没有通知宗室贵族,甚至没有通知神策军,只带着五百士卒逃到了巴蜀天府之国。
08
880年十二月五日,黄巢进入长安,八天后,登基称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大赦天下,安慰城中百姓:我起兵是为了百姓,不像李唐那样不体恤百姓,你们只管好好过日子,不要担心。
刚进长安城的草军还能和城中居民秋毫无犯,但仅仅两天后晚唐枭雄,局势就乱了,草军士兵抢劫杀戮,把所有坏事做了个遍。
逃到巴蜀的唐僖宗给藩镇更大的权力,同时下诏沙陀领袖李克用率兵平叛。李克用的沙陀骑兵来去如风,骁勇强悍,草军抵挡不住,大败而回。各方藩镇闻腥而起蠢蠢欲动,黄巢的部将朱温也投降了,黄巢也在战斗中中箭。
公元883年,黄巢退出长安。黄巢没有跑远,来到了河南蔡州,他要打秦宗权,秦宗权之前投降自己,后来又背叛自己,黄巢最恨言而无信的人,虽然他自己也是一丘之貉。
这时他还有十五万部众,他要在蔡州找自信,重整士气。秦宗权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怎么抵抗,又投降了。黄巢接着向陈州进军,可是陈州周围早已什么都没有了,陈州守将得到黄巢来袭,实行坚壁清野政策,把粮草、百姓都迁到城中。黄巢上头了,黄巢不甘心,自己只怕李克用的沙陀骑兵,小小的陈州城还能阻挡自己?
陈州被团团围住,黄巢在陈州城北大兴土木建造皇宫,继续过皇帝瘾。他从长安逃跑的时候没忘记带走后宫嫔妃,现在后宫佳丽就在军中。接下来是持久战,围困陈州三百多天将近一年。
09
围城过程中,黄巢发现无粮可吃了。陈州城因为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城中积蓄了很多粮食,还能坚持住。草军可就惨了,十几万张嘴,吃饭是个大问题。
去哪找粮食呢?中原这几年流民遍地,有吃的也不会有那么多流民了。黄巢想了个办法,他把前人发明的捣磨寨发展成人肉加工流水线。在陈州城外建了几百个巨硾,从周围抓来大批难民,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赶到巨锤里砸烂碾碎,捣磨成肉糜,供军队食用。
附近的难民吃完了,就去周围的州县去抓捕难民。还不够吃就把战死的士兵送到磨盘上。此举或许也是为了威慑陈州守军,但却事与愿违,试想谁也不想死后被送到磨盘上加工成肉糜供人使用。陈州守军不想,所以他们死也要死在城头上,草军也不想,所以他们攻城的时候不卖力。
黄巢在陈州旷日持久的围城行为,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固定靶子。朝廷大军云集,沙陀骑兵一马当先,黄巢没敢交战,灰溜溜走了,陈州解围。
李克用像条猎狗,持续追杀,黄巢屡战屡败,最后只剩下几千疲弱之师。老部将尚让也投降了,他熟悉草军的打法,穷追不舍。黄巢不敌逃往山东兖州最后逃到泰山虎狼谷,被自己的侄子林言砍下了首级邀功,时年六十五岁,在临死的时候他仿佛又看见了漫山遍野肆意盛开的菊花。
黄巢的时代草草落幕,但他打开了唐朝灭亡的潘多拉盒子。一大批日后割据一方的枭雄在黄巢起义过程中初显峥嵘,日后颠覆大唐的朱温更是黄巢的老部下。
黄巢从籍籍无名的私盐贩子,到坐上皇帝宝座仅仅用了五年。这人生轨迹蹿升速度不但汉高祖刘邦赶不上,明太祖朱元璋更是望尘莫及。
虽然黄巢最后以悲剧匆匆收场,但他活得真实,活得肆无忌惮,他目标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不想像大多数人那样日复一日,重复做枯燥无味的事情,他喜欢刺激,想要人生变得精彩。上天给不了自己想要的,那你用自己的双手去抢,去夺。
人生就是大闹一场,悄然离去,至少曾经绽放,人生已不虚妄。
黄巢做到了,历史最终记住了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