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我把你当初恋,你却拿我当备胎!女人清醒才好命
小编 2023年1月29日 02:32:02 小说大全 147
有句至理名言是这样说的:清醒的女人最好命。《甄嬛传》中的女主甄嬛便是这样的女子,但是就连甄嬛这样聪慧过人的女人也踩过坑。
看到《甄嬛传》第43集,甄嬛被皇帝册封为妃,行册封大典当天,甄嬛却因错穿了纯元皇后的衣服而触怒皇帝,不仅错失了封妃的机会,而且还被禁足惩戒。
甄嬛可能万万不曾想到,自己处心积虑才刚扳倒年妃不久,这风水轮流转,就轮到自己了。从表面上看来,甄嬛的失势是皇后的算计;然而,事实上,甄嬛一直高估了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
1.初次得宠后,甄嬛虽圣眷不断,但她并非唯一
甄嬛与皇帝御花园初识,以杏花天影“定情”;赐汤泉行宫,共度新婚之夜,开始正式承宠。.椒房之喜、散帐、吃生饺.......如此种种
突如其来的惊喜和圣眷也没能让天资聪颖的甄嬛免疫于恋爱脑,沉浸于幻想般的少女情愫 。
连续的翻牌子侍寝、陪皇帝下棋、进出养心殿.......如此种种,又进一步奠定了甄嬛对皇帝情意的信心。
展开全文
甄嬛觉得皇帝是钟情于她,而非新鲜于她,或是兴味于她。称呼从皇上变成了四郎,两情相悦。
而这些宠幸的节目对于皇帝来说不过是信手拈来,只要受过宠的嫔妃都是经历过的。
齐妃就曾说过:“行宫的青鸾汤是供嫔妃们沐浴,碧凤汤是供皇后沐浴的。”,可见这些赏赐并非专宠,只要是受过宠的嫔妃都可以享受得到。
甄嬛虽不是急切邀宠之人,但是她有才自矜,心气也颇高,表面上看起来比较谦恭,实际上是有一种自我投射的心理优越感。
她误判了皇帝对她的情意。其实,皇帝对她与其他宠妃并无两样。此时的皇上对他只是兴味正浓!
2.在皇帝的“情话”和溢美之词下飘飘然,自觉与众不同
新婚当晚,甄嬛说只受教于姑姑如何伺候皇上,却不知如何伺候夫君。皇上自称从未听到过其他嫔妃说过这样的话。
皇帝还说甄嬛白头偕老的凡俗心愿,正是他所缺少的,他视若瑰宝。
眉庄曾提及甄嬛第一次侍寝是和皇帝一起走进去的,而其他人侍寝都是抬进去的。
旁人的溢美之词和皇帝的情话都给了甄嬛很多心理暗示,让甄嬛自觉与众不同,也暗合了甄嬛本就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的心理。
甄嬛自觉自己不同,处处可见,别人说东,她偏要说西。
皇帝夸杏花美,她就说杏花虽美,但是结的果实极苦;先甜后苦,反而不好。
正是这些自我心理暗示和别人的溢美之词让甄嬛产生了皇帝宠她就是爱她的错觉,以至于后来眉庄被华妃陷害失宠,告知甄嬛皇帝凉薄,而她却完全置若罔闻,豪不相信。
情话的可信度本身就真假难测,何况是坐拥三宫六院的皇帝,这本是常识。而精明的甄嬛也会一时糊涂,将情话信以为真。
这些情话皇帝给很多人都说过,宠华妃的时候,皇帝也说只喜欢华妃一人。
那么,给甄嬛造成这种错觉,除了皇帝演技高超,是一个情场老手的原因外,也是甄嬛自觉与众不同的性格使然,她觉得自己非池中之物,担得起这份宠爱。
只不过,这时的甄嬛还没有分清宠和爱不是一回事。至少,还分不清皇帝对她是宠还是爱?
3.误把自己的“有用”当成了皇帝的情爱
温宜公主周岁宴上,曹琴默本想刁难甄嬛,故意让甄嬛跳惊鸿舞,使之出丑。结果,甄嬛的舞惊艳四座,皇帝看后说:“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朕不知道的。”
可以说是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甄嬛相当于当面打脸华妃,回敬了敦亲王的调侃,还为皇帝涨了脸。
这一举三得固然足以让皇帝侧目,不过,甄嬛还是没有弄明白皇帝对她的喜爱是什么?
这种喜爱就是价值,是带有功利性的,为自身加持的价值。
众所周知,甄嬛是个才女,诗书了得,又能抚琴。这些兴趣、爱好上的修养能和皇帝产生精神共鸣。从而进一步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一次深夜,皇帝读苏轼的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为什么皇帝会对这首词感慨良多?因为他和纯元皇后就是阴阳相隔,十年生死两茫茫!
随后,皇帝便命苏公公给甄嬛送了一个同心结!
其实这时候皇帝是想念纯元了,而纯元已不复存在,于是就把这个寄托着忧思的同心结送给了甄嬛这个备胎。
这无疑又给甄嬛发送了一个错误的信息,也可以说是她的领悟有所偏差。甄嬛在这段迷情里面,自己太沉醉,丧失了她本来具备的缜密、细心。
精神共鸣显然不是决定两情相悦的必然条件。共同的品味爱好、精神共鸣并非一定是发生在情人间的。
精神共振,相互欣赏,在知己之间、兄妹之间同样适宜。
为何甄嬛就认定了这是皇帝对她的情爱呢?
甄嬛可以揪出给她下药的余氏,借皇帝之手杀余氏,分析出她幕后的主使;
也可以,利用浣碧放出假消息摆华妃一道.......
有这样的心思和手腕,却在权衡皇帝的情感上翻了船。
一直缜密、细心的甄嬛把其他的可能性完全忽略。着实把自己的“有用”当成了皇帝的情爱。
与其说甄嬛看错了皇帝,还不如说她选择了相信更为恰切。
除了满腹诗书,甄嬛又通国策、史书。因而皇帝给了甄嬛很多特权,甚至允许甄嬛议论朝政,频繁出入养心殿。
因皇帝发觉,甄嬛在国事上的利弊分析,某些方面也颇有见地,能够给予助力,为他分担解忧。
于皇帝而言,又多了一“有用”之处,多多益善,岂不乐哉!
4.找到刘畚,向皇帝指证华妃,皇帝对甄嬛抱有疑惑
都知道眉庄失宠被禁足是被华妃所陷害,扣上了假孕争宠的罪名。作为最好姐妹的甄嬛,后来找到了侥幸逃脱华妃灭口的刘畚,为当日陷害眉庄之事进行指证。
在甄嬛的一番操作下,皇帝恢复了沈眉庄的位分,表面上惩处了华妃。可最后,皇帝却说出了自己的疑惑,问甄嬛:“刘畚的事不会是你有意安排的吧?”
皇帝的这一问明显透露出对甄嬛的不信任。华妃是什么样的人?皇帝会不知道?眉庄是不是被陷害的,答案他根本不在乎。
如果皇帝在乎眉庄案的冤屈,首先找到刘畚的人绝不是甄嬛,而是皇帝的人手。这件事,于皇帝简直如儿戏,压根没上心。
至于要不要恢复眉庄的位分,要不要惩处华妃,全在权衡甄嬛眉庄和华妃之间的利弊和情分。
最后,皇帝复了眉庄位分,一是甄嬛已经找到证人,有了翻案的资本;二甄嬛于他用处颇多,还是多少分了他对华妃的情分。所以,他选了一个不痛不痒的折中之法。
最后,华妃将功补过,丝毫没有被责罚。可见,甄嬛和眉庄加起来的分量都不如华妃。
如果说,甄嬛开始被圣眷和情话冲昏了脑袋;那么,这件事,他总该有所警醒了吧!皇帝对她的情分也不过如此。
5.甄嬛失子,皇帝不杀华妃
《甄嬛传》29集,皇帝和皇后出宫去天坛祈雨,小住甘露寺祈福。没有皇帝和皇后的后宫,华妃又恢复了协理六宫之权。华妃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惩治甄嬛的机会,所以就有了华妃罚跪甄嬛,甄嬛第一胎流产的名场面。
虽然后来被证实,真正滑胎的原因是安陵容献上的舒痕胶,但,甄嬛由此恨毒了华妃。新仇旧恨,甄嬛看起来温婉,其实也是个狠角色,每每杀人,温婉底下都是果敢,做完还要装心善。
而就这件事上,皇后对华妃的处分也仅仅是去协六宫之权,降贵妃为妃,非召不得入见。
丧子之痛,尚且如此!
甄嬛质问皇帝为何不杀华妃,以此泄愤。不知道是气糊涂了,还是如此天真?
忌惮年羹尧,顾全当下大局,当然是首当其冲;更何况,华妃和皇帝的情分已久!甄嬛实在是高估了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分量而不自知。
6.皇帝最终赐死华妃,并不是为了甄嬛
华妃真正的倒台始于年羹尧的罢黜,年羹尧有谋逆之心,最终还是难逃一死。华妃在宫中自然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但是,华妃对皇上的感情是真的,又侍奉皇上多年,这一点,皇帝心里是有数的。皇帝原本并不想过于苛刻华妃。毕竟他哥哥大逆不道,皇帝念及多年情分,也不想迁怒于她。
于是,给了她“改过自新”的机会(也是权宜之计),希望她不要生事。可华妃偏偏读不懂圣意,不惜命,一辈子都输在了不能忍上面,好像不跋扈不能活,又放火去害甄嬛。
最终,被皇帝赐死!但是,皇帝赐死华妃却并不是为了甄嬛,而是为了平息众怒,顾忌自己皇帝的颜面。
沈眉庄故意烧伤自己的手,让皇帝看到,以此让皇帝产生同感,心痛甄嬛。其实,根本就是多余,他们告发年世兰的罪状,皇帝基本上都知道,皇帝为何等他们告发了才惩处,只是为了做个样子给大家看而已。
皇帝和华妃有情分,皇帝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甄嬛最后去送华妃最后一程,杀人诛心!取笑华妃以前得宠并非是皇帝所爱,而是因为她是年羹尧的亲妹,其实这时候她还不知道,她也好不了哪里去,她不过是纯元的备胎。
华妃因明艳活泼而得宠,因“有用”而得宠;而她甄嬛因杏花天影得宠,也以“有用”得宠。甄嬛此时的得意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
托霍布斯说:“人每违背一次理智,就会受到理智的一次惩罚。”
婚姻幸福的前提,是看清伴侣!做清醒女人,清醒的女人,最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