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高僧弘一出家真实原因,好友成神助攻
小编 2023年1月30日 02:48:04 小说大全 144
1912年,浙江省官立两级师范学堂迎来一位新式的校长——经亨颐先生。他提出著名的“人格教育”对该校影响极大,而他请来的名师中——李叔同更是一代大家。
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早早的出国学话剧,攻读音乐、美术,是中国近代的艺术先锋。
李叔同来到浙江前,曾在上海大展拳脚。在同盟会成员成立的《太平洋报》上宣传西洋绘画,因而和柳亚子、苏曼殊等有深入合作。然而报纸忽然停刊了,因为经费的困难,经营者不得不关闭。李叔同在此时受邀来浙讲学,成为了一位教师。
两年后,丰子恺在故乡崇德县第三高等小学毕业,来到杭州已改名第一师范的两级师范学堂。在这里他遇到李叔同、夏丏尊等名师,激发了艺术兴趣,竟成学校中绘画方面的拔尖生。
又过两年,真正改变李叔同的事情发生。
1916年夏天,夏丏尊看到日文杂志的断食修养法,介绍给李叔同。李叔同对此认真起来,觉得此法好处多多,何不一试?
他按照文章说法,选定农历十一月寒露当天断食。他来到了虎跑寺,这里环境优美,是个断食的绝佳地方。李叔同呆了近一个月,等回校后,已然消瘦。
展开全文
经此一事,李叔同自觉离佛门更近。然而他想去拜访一人,此人就是一代儒宗马一浮。
马一浮经历传奇,未满16岁时参加县试,名列榜首,同榜有周树人、周作人兄弟。后来马一浮去上海学英文、法文,去过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说起来他也是吃过洋面包的人,然而他并不急于宣传西学。他将重点放在国学,曾在文澜阁阅读四库全书。后来还广交大德高僧,做起居士,成为佛学造诣极高的大师。
在丰子恺文章《陋巷》中,他将马一浮描绘成“一位身材矮胖而满面须髯的中年男子”。此时的丰子恺正被丰子恺带去和马一浮聊天,“薄学”的丰子恺称“全然听不懂他们的话”。因为两位先生的谈话中,不是佛教语,就是高深的哲学问题。
看来李叔同的佛教徒之心,是越法坚固。此时的他正四处搜集佛书,学习佛学,为以后的生命做准备。
因为李叔同和马一浮交往深,李叔同从马一浮手里拿了不是经书读。在1917年果断决定吃素供奉佛像,一放假就去虎跑寺断食,自觉乐趣无穷。
后来李叔同见别人当了和尚,心中激动,向弘详法师提出拜师。但弘详法师知道李叔同的名望,一时不敢答应。
1918年的正月十五,李叔同拜了悟法师,皈依佛门,成为法名演音字弘一的居士。夏丏尊知道后,懊悔不已,自己不该将那篇文章给他看。后来夏丏尊激愤的说:“做居士究竟不彻底,索性做了和尚,倒爽快。”
李叔同听后一脸笑容,他早已有此打算。到农历七月十三,他正式出家为僧。出家前夜,他为友人母亲书写一方墓志铭,成为他剃度前最后作品。等丰子恺等人去追时,李叔同已完成剃度。
1927年农历九月二十六日,丰子恺拜弘一皈依佛教。当年弘一断食曾为自己取名李缨,而丰子恺的法号是婴行。这也是李叔同向身边人灌输佛教思想的结果,二人缘分不断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