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时代的奇人常遇春,拒拜张三丰为师,拜将封王却被张无忌害死
小编 2023年1月30日 20:48:03 小说大全 163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这一点在武侠的世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毕竟翻遍金庸全书,能够无师自通习武成才者也寥寥无几,即便是各部作品中的主角也多半有拜高人为师的经历,而张三丰在金庸武侠世界观里的定位是极高的。
《侠客行》中,就有人如此评价过张真人:“张三丰祖师才算得是古往今来武林中的第一人。”
(张三丰剧照)
既然如此,若某位青年侠士有幸与张三丰处于同一个时代,又有心练就一身神功,继而惩奸除恶,那投师武当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可倚天时代就有位奇人,他就不愿拜张真人为师。
一、武林至尊张三丰
张三丰的威名能够流传千古并非后世之人的盲目崇拜,事实上在他活着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了传奇,武林中人无不崇敬张三丰。
张真人的寿宴,各大门派都会派人前来贺寿,尽管几次寿宴都引发了悲剧,但那与张三丰的号召力无关,正邪两道始终是崇敬他的,且不说他,就连武当七侠在武林中的威望也是极高的,多少也是沾了“张三丰弟子”这头衔的光。
展开全文
(俞莲舟剧照)
比如当年俞莲舟说自己与玄冥二老曾有过交手,说那玄冥神掌伤不了自己,张三丰便因此后怕,他道:“那是托了你们武当七侠大名的福。以这玄冥神掌和人对掌,若是对方内力胜过自己,掌力回激反冲,发掌者不免自受大祸。以后再遇上此人,可得千万小心。”
又如后来赵敏挑战各大门派几乎都是刚正面来硬的,然而在挑战武当派时却要先派刚相去发起偷袭,将张真人打得重伤之后才敢下手。
这都是“一代宗师”和“武林至尊”之类的头衔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张三丰就是这个时代的天花板,所以想拜他入他门下的人自然是数不胜数,但凡事都有例外,张三丰曾主动邀请一人加入武当,却被对方婉拒。
二、拜将封王的奇人
常有人问,张三丰当年为什么不去灭了阳顶天,后来又为什么不参与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大战,其实张真人心里清楚得很,当赵敏杀上武当山时,他以“明教教主”的身份劝说张三丰投靠朝廷,得到的回应却是:“明教虽多行不义,胡作非为,却向来跟蒙古人作对。是几时投效了朝廷啦?老道倒孤陋寡闻得紧。”
可见张三丰向来拎得清主次矛盾,明教之中固然有恶人,但他们始终是抗元的,所以张三丰不会对明教中人赶尽杀绝。
所以当年他带着张无忌遇上常遇春时,见那常遇春年纪尚轻,不愿他被明教恶徒教坏,于是便有心劝他转投武当派,跟着自己的大徒弟宋远桥修道,哪料常遇春这小子居然拒绝了张真人的邀请。
(张三丰、常遇春剧照)
要知道张三丰收门人的标准可是极高的,书中也强调过这一点:“宋远桥是七侠之首,名震天下,寻常武林中人要见他一面亦是不易。武当诸侠直到近年方始收徒,但拣选甚严,若非根骨资质、品行性情无一不佳,决不能投入武当门下。常遇春出身魔教,常人一听早维起眉头,竟蒙张三丰垂青,要他投入宋远桥门下,于学武之人而言,实是难得之极的莫大福缘。”
张三丰亲自邀请常遇春加入武当,这着实是常人难以遇上的好事,本不该错过机会,但常遇春忠于明教也无可厚非。
(朱元璋剧照)
而后来常遇春的经历也证明了他当年的选择算不上“错误”,他追随朱元璋击溃了元军,助朱元璋建立大明,他本人也先后获封鄂国公、开平王,人生经历堪称传奇。
不过在金庸笔下的故事中,他的结局却是因张无忌而死。
三、张无忌的无心之举
当年常遇春身受重伤,那号称“蝶谷医仙”的胡青牛却不愿出手相救,张无忌虽也懂点医术,却远远算不上高明,但总归比见死不救得好,于是他擅自用药,一番胡乱操作下来,常遇春表面是好了,却留下了隐疾。
(胡青牛剧照)
胡青牛在见识了张无忌的一番“骚操作”之后,感叹道:“依你体魄,本来至少可活八十岁。但那小子用药有误,下针时手劲不对,以后每逢阴雨雷电,你便会周身疼痛,大概在四十岁上,便要见阎王去了。”
张无忌因此后悔不已,暗暗立誓要苦心学医,日后定要医治好常大哥,直至书末的屠狮大会时,张无忌仍没忘记自己曾“误害”常大哥,还常会去问常遇春的病情。
比如这段描述:“席间张无忌问起常遇春身子如何,是否遵照他所开药方调理。常遇春哈哈大笑,说道:“教主,你不必担心,老常体健如牛,一餐要吃三斤肉、六大碗饭。打起仗来,三日三夜不睡觉也不当他一回事。”言下之意,自是说不必服什么药。张无忌想起胡青牛昔日的言语,谆谆劝他须当服药保重。常遇春惟惟答应,心下却不以为然。”
其实不难看出,此时的常遇春也始终没有痊愈,但年张无忌对他乱下药的隐患并未根除,而常遇春最后的结局是怎样?书中其实并未交代清楚,直至最后一回中他都活得好好地。
(张无忌剧照)
不过金庸故事中的那些历史人物的命运往往都是与其历史原型一致的,尽管金庸会对其经历稍作“武侠化”的修改,但基本不会对结局进行修改,而在《明史》中就有提到常遇春的结局:“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
常遇春果真没活过四十,回到金庸武侠世界观里来,他不就是因张无忌当年的失误而落下隐疾,与那胡青牛的推测一致了吗?
试想当年常遇春若拜了张真人为师,说不定就不会四十岁就死了,当然,若他真那么做了,也就无法拜将封王了,即便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也可以设置得如此用心,这或许就是金庸故事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