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诗歌精选》--中国作协创研部
小编 2023年1月31日 04:32:04 小说大全 189
《2022年中国诗歌精选》
《2022年中国诗歌精选》
中国作协创研部 选编
长江诗歌出版中心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目录
第一辑
与诗人谈语言和诗歌 吉狄马加
器识 胡弦
与神对饮 欧阳江河
阆州,广德二年 臧棣
杜甫 李浩
深渊 聂权
湛卢 丁鹏
在黄河的时光里(节选) 高凯
为黄河立传 金石开
先路考 王久辛
另一片天空 刘立云
展开全文
1692年,午时的明月 刘笑伟
芯片 王学芯
站点 王二冬
距离 龙小龙
向大炮学习表达 姜念光
送别 李少君
第二辑
母亲 何向阳
年龄 韩东
我:人物之一 雷平阳
网兜 大解
切开一枚苹果 谷禾
戏 张二棍
月亮照耀我们 玉珍
小凉寺的钟声 刘年
爱过的身体空空荡荡 段若兮
立春日:未完成的思考 马泽平
平静书 康雪
我看见时光在消失 林莽
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交换 一度
萨克斯 应文浩
发现 爱松
顺其自然 田凌云
美人母亲 李琦
蜂鸟鹰蛾 伽蓝
威尼斯船歌 张定浩
春风优渥 吴少东
空事情 葭苇
遥寄纳兰容若 赵汗青
妈妈的字条 王山
记忆练习 卢卫平
序诗 周瓒
因为在静园旁边交谈而想到的 李琬
老友 李继豪
在破山寺禅院 柏桦
纸飞机 黄梵
诗人 草树
诗人之死 刘棉朵
有太多的存在被列为无足轻重 薛依依
对称 杜绿绿
叹者在我背后 叶延滨
三渔村 梁平
给母亲的诗 邵丽
无题·其二 林白
任何喜欢 文珍
多余的缘分 葛水平
母亲 焦典
中年的大海 干海兵
男性的母亲 臧海英
阿尔茨海默病 华清
第三幅自画像 张执浩
为了生活总得走来走去 海男
川北麻将——给J君 陆健
所谓奇迹 周鱼
兄弟 高兴
过时的想象 巫昂
写作动物 蔡天新
借山而过 蒋一谈
梦中流出的眼泪 余笑忠
冬日狂想曲 徐晓
物自体 朵渔
麻雀令 彭家洪
春日 袁永苹
滇牡丹 施施然
我们 桉予
回忆已经太迟 代薇
中秋 陈人杰
我脚下美丽的毯子正被抽走 戴潍娜
回忆 周园园
平安夜的早晨想起母亲 伊沙
从医院出来 熊焱
垮掉的一切 金铃子
大学时代 于坚
江河万古流 张巧慧
隐没的北斗 李啸洋
一直往南,就是北了 羽微微
六月 江汀
凄切 梁晓明
另一个自己 苏历铭
那些喜欢灵魂的 赵卫峰
山鲁佐德 育邦
我爱上了…… 晴朗李寒
一生的选择 秦立彦
第三辑
尽头 莫言
微型地窖 霍俊明
熬冬 张炜
顶喙凤仙花 李元胜
深秋夜行 江非
在金沙江畔,听潘灵讲孙世祥 王单单
浇水记 沉河
后地湾 郭晓琦
南山 阳飏
梦里的母亲 牛庆国
暴雪 阿信
老院子 包苞
一条河流陪着我走了一会 李满强
桑科草原 赵琳
秋日郊外 熊曼
沼泽地 夭夭
我们的白鹭 桑子
陶罐铺 梁书正
草地时间 北乔
明月简史 卢辉
劈木头 孙方杰
在果园里 亚楠
轮椅上的老人 李松山
布谷 甫跃辉
南海日出 曹宇翔
大无奈 胡亮
雨中,私语 柳宗宣
水杉 中海
草木间 李郁葱
和布克赛尔小城以北 马行
劈柴生火 人邻
马在黑夜里的样子 庞培
乡村章节 马占祥
乌鸫 郑小琼
氛围 杨键
红豆杉 谈雅丽
摩尔,或玛丽安 黍不语
荒草间 祝立根
葵花 田禾
交响 剑男
在乐山大佛对岸江边喝茶 龚学敏
雪豹,长江源 王自亮
自然课(节选) 哨兵
枯木引 叶丽隽
唐古拉山 单永珍
致先人 李轻松
南方的甘蔗林 严彬
在乡下(节选) 刘汀
借宿 康承佳
家庭教育 芦苇岸
雪的补偿 第广龙
捡石头的人 姚辉
在高处 杨康
下雪了 张烨
叠石志 方舟
苦力马 张远伦
塔 毛子
种果树 江一苇
乡村教书匠 林典铇
高岗 李樯
胡杨 侯马
我想…… 周所同
腾格里沙漠 陈亮
所有的鸟鸣都是流浪的故乡 黄明山
秦岭早春记 程川
安详 李林芳
电 王士强
入秋记 尤克利
桂花树下 周瑟瑟
九月 蓝野
大树 赵之逵
东张西望 尹马
落日的合唱在地衣上滚过 池凌云
一个声音 何泊云
那女孩的星空 杨碧薇
光明的事物 邰筐
盐工 车延高
春天 树才
启示 罗振亚
黄河 吕约
弹花匠 李寂荡
太湖散板 宗仁发
郊外 娜夜
樱桃园 路也
第四辑
金色手表 沈浩波
我心里已没有兵器 商震
绿色自行车 杨克
最先亮起的 冉冉
虎年初一 师力斌
静物 韩文戈
从丝瓜森林开来的卡车 沈苇
你觉得能留住些什么 杨庆祥
博物馆之暮 陈先发
三世西湖 西渡
气温骤降的夜晚 古马
女孩与桃 刘傲夫
关于爱的对峙 苏笑嫣
仰望 娜仁琪琪格
布衣 徐庶
急转弯 华楠
雷峰塔 袁绍珊
酒的器皿 蒋在
玉林路 蓝格子
树叶 念小丫
上海记 陆辉艳
过宜兴 林苑中
美食家 马拉
鲈鱼在春风里 白玛
宾夕法尼亚煤镇 朱朱
回旋曲 冯娜
火地岛 蓝蓝
雪饮 陈巨飞
美人鱼 梁智强
游泳馆闭馆 筮维
晚樱 敬丹樱
出生地 李自国
大英博物馆 王彻之
晚春 黄咏梅
很久以后的事 李黎
影子的诗学 吴小虫
空荡 丁东亚
海甸岛叙 孙文波
清晨有喜 安然
春剪 小海
遛影 周庆荣
樟树下 北鱼
西海子公园 安琪
记录 白小云
江南札记 王尧
海边的厨房 希贤
南方高速 李昀璐
技艺 王家新
威廉斯堡大桥 姚风
在快餐店里度过的中午 张曙光
在街边 张晚禾
有时我在二月的星空下行走 徐钺
没有人的公园 麦豆
散钱 谈骁
风筝 王夫刚
中轴线纪事 王家铭
红色花朵 高建刚
醉男 刘川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诗 吕达
黑色尘埃 老井
我的小女儿也该嫁人了 榆木
阵雨速写 童作焉
观甘庭俭木刻寄鄢家发先生 李海洲
四周记 余怒
祝你一帆风顺 小西
自贡 陈东东
凝视弗鲁贝尔的《天鹅公主》 翟永明
波德莱尔 梁鸿鹰
在老年公寓 荣荣
那些年,被我偷偷拆封过的信件 汤养宗
我知道与同代同类人见面该如何行礼 西川
真正的名字(编后记) 李壮
真正的名字(编后记)
李壮
1
在这篇“编后记”的开头,我想要引用一首这本年选的“编外之诗”。全文如下:
我的脑子很早就坏掉了
医生是这么说的
身体也坏掉了
它自己告诉我的
脑子不灵活
记不起妈妈的样子
眼睛不明亮
是太阳还是月亮
脚不健壮,走不到四方
耳不聪慧,听不到八面
他们都在说再见
我也该跟他们说再见
我不怕死亡,不怕遗忘
记得我的人本来就不多
我也记不清那么多人
我来的时候没有衣袖
走的时候也无云彩
多得是尸体成了泥土
我迟早是盒子里的尘埃
父母告诉我的道理
我告诉了我的下一代
我还嘱咐他们
告诉下一代的下一代
一代又一代
这些曾交于我保管的
我现在都交还于她
这首诗没有题目。我甚至都不知道作者的真实姓名是什么——这首诗出自网易非虚构创作平台“人间theLivings”微信公众号上一篇名为“一个临终精神病患者最后的甜蜜愿望”的文章,在文中这首诗的作者名叫“老褚”,然而,出于隐私保护考虑,该文“人名均为化名”。
没错,老褚是一个在精神病院住了差不多一辈子的人,原因是精神分裂症。那篇非虚构文章的作者是老褚的心理治疗师。这位治疗师写道,当时,“我把老褚的诗给几个做诗歌类公众号的朋友看过,希望他们能帮我发出去,不要稿费,但没人愿意”。而在文中,这句话的上一句,是“当晚,老褚被紧急转入市中心医院的肿瘤科。过了两天,小褚神色匆匆地到医院办理老褚的转院手续”。
这是诗背后的故事,或许也是这首诗的“发生学”:老褚得了胃癌,大家都瞒着他,但他自己猜到了。
现在,这首诗大约可以算是“发出去”了。并不是因为作者特定的身份,或者什么“疾病的隐喻”。这首诗固然并没有好到“非放入年选不可”的程度,但我的确在诗中看到了某些正日渐稀缺的品质:真诚,质朴,对浮夸、刻意和表演性语言姿态的拒斥(甚至干脆就是“不掌握”),以及一种真正与生命自身相关的平静的悲伤。
为此我感谢老褚——这位“不具名”的,我在现实世界中从未相识过却能在文字世界里彼此对话的陌生的朋友。我想老褚大概也是会高兴的,假如他真的能够知道的话:是的,那篇非虚构文章发表出来的时候,老褚就已经去世了。
2
之所以引用这首诗,转述这个故事,是因为我愿意强调:诗应当是一件与生命相关的事情。它的生发应当与生命有关,它的落脚同样如此。
诗应当是一种生命之间的对话:在生命的感受和生命的表达之间,在作者的生命和读者的生命之间;从无名的、不可说出的震颤,到文字的、尝试具化为形式的震颤;从一时一地一个人的震颤,到众多的、传递给不可预知的未来时刻的震颤。
为此,我必须感谢这本诗选所涉及的所有作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们的这些诗作击中了我——在对纸质刊物或微信公众号推文的阅读过程中,与一首漂亮的诗歌迎面相撞,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倘若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我并不熟悉甚至从未听闻的诗人,这种幸福感又几乎是加倍的。
同时,必须感谢出版社的策划老师和各位编辑,以及在我之前负责编选过这本年选的老师们。是你们的努力和付出,让更多优秀的诗作得以走向广大的读者,获得更加广泛的传播。
此外,我也必须致歉。这本诗歌年选的收录量大概在300首上下,这个数字很大,但在中国诗歌现场巨大的文本生产量和同样巨大的诗歌发表平台数量(传统报刊以及网络自媒体)面前,又显得很小。任何选本的容量都是有限的,任何凡人的视野和阅读量更是有限的,因此挂一漏万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在这里,我要向出于种种原因被这本书错过的优秀诗人及优秀诗作致歉。遗珠之憾,责任在我。万望诸位师友海涵。
3
下面,谈谈这本书的体例问题。
我把所有的入选诗作分成了四辑。这当然不是“看脸”“随缘”式的行为,有必要大致向读者介绍一下,这四辑的分法为何、逻辑何在。
第一辑里的诗作,大多体现出较为鲜明的现实指向和社会历史关切。其间所涉,关乎文明,关乎文化,关乎我们的公共生活、公共记忆、公共关怀。同时,这些诗作还涉及更加广义的“他人的故事”——特殊的人群、特定的行业,以及并不特殊却空气般环抱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具体又象征的“他人”。
如果说第一辑的诗作侧重“他人”“外部”,那么第二辑里的作品,则更多地属意“自我”“内部”。我们从中可以读到,我们这个时代的诗和诗人,是怎样以自己的方式,去持续地探索心灵、表达生命,试图重建个体灵魂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我们将会看到,那些看起来私密的情感与关系,是怎样在语言之中超越了私人生活的最初领域,而在人类心灵的更广阔天地里,留下刻痕与共鸣。
第三辑的目光,投向的是乡土自然空间。乡村书写以及更加广义的自然书写,到今天依然是中国诗歌产量最丰、品质最高的领域之一。事实上,不仅仅是传统的“乡土题材”,那些具有广义上的乡土感(书写传统亲情关系或气质上具有较明显的“熟人社会”的文化印记)的作品,也被我放置在这一辑。
与“乡土自然空间”对应,第四辑则集中关涉“城市人造空间”。城市化大潮是当下中国醒目的历史景观,都市正在成为我们最普遍、最重要、最典型的生活空间和经验场域。城市的柏油路面之下,埋藏着当下诗歌创作最重要的“新增长点”。处理都市题材、关注现代生活的诗作,大多收录在第四辑中。同样,具有广义上的城市感(以当代生活方式和情感结构为基础、具有“陌生人社会”的文化印记)的作品,也在其中。
以上是这本诗选的大致体例思路。在编选过程中,我尽力试图协调好不同美学风格、不同作者年龄段乃至不同的作品来源出处(例如,在传统的文学期刊之外,我还收录了一些首发于新媒体平台和个人社交媒体的作品)之间的平衡关系。但如前所说,依然难免存在诸多遗漏、疏忽乃至不妥之处——再一次,万望广大读者和文学界的朋友们海涵。
4
最后,这篇以故事开头的“编后记”,我同样准备以故事结尾。
去年的《2021年中国诗歌精选》出版后,我自己手里留有几本样书。在必要的存档留备之外,有几本样书被我送给了朋友。其中一位朋友比较特殊,他是我楼下连锁理发店的一位年轻洗头小哥。有一次他为我的夫人洗头,聊天中发现我夫人写小说,也从事编辑工作,便热情介绍自己是狂热的诗歌爱好者,进而喜出望外地同我夫人聊起了文学。回家后,夫人把他的故事讲给我,还给我看了他自己写的诗。于是后来,他也变成了我的洗头小哥。
客观地说,他写的诗并不算太好。《2021年中国诗歌精选》出版后,我送了他一本。我希望他多读好诗,这样自己也能写得更好些。
几个月前,我们收到他发来的微信,说自己已经离开北京回老家了。他说北京的生存压力实在太大,像他这样的年轻人,难以奢望一辈子留在这里。但他说,他还是会继续写诗的。这个世界上其他许多事,是自己决定不了、说了不算的;但喜欢诗,坚持写诗,他自己说了算。
后来,他又发来自己最新的诗作。他真的还在坚持写,并且,真的比以前的作品好了一些。
当然,“好”或“不好”原本也不重要。对绝大多数写作者来说,世界上总有写得更好的人;对真正虔诚的诗人来说,觉得自己“不够好”、渴盼并相信自己可以“更好”,大概也是一生的常态。重要的是,我们还在继续写诗,我们的心里还有爱和光。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上其他许多事是我们决定不了、说了不算的;但喜欢诗,坚持写诗,我们自己说了算。
感谢诗歌。我们的尊严,我们那个真正的、愿意为自己所承认的名字,在诗里。
此中有我们所能企及的完整。
这本诗选献给你们。愿你们喜欢。
2022年冬,于北京
《2022年中国诗歌精选》
中国作协创研部 选编
长江诗歌出版中心